重庆2亿年前是片海 听地质专家解密“沧海桑田”

2024年04月29日14:52:16 科学 4542

你能想象我们现在居住的地方,在几亿年前是一片海洋吗?

4月21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承办的“探秘天险洞村地质遗迹”第55个世界地球日科普考察活动在云龟山举行,向公众讲述重庆地质变迁,普及地质遗迹和地学知识。

古生物化石见证重庆海陆变迁

云龟山,地处渝北区明月山,因酷似巨龟卧行云间而得名。站在山脊,向东可俯瞰长寿全城,向西远眺渝北,山上还发现了不少地质遗迹。 

进入云龟山景区南门,沿着主干道一路向前,来到观音阁前,一大片石芽岩溶景观映入眼帘。

重庆2亿年前是片海 听地质专家解密“沧海桑田” - 天天要闻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里是什么?”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区域地质高级工程师张雪峰指着一块凸起的螺状石问道。

“这是化石”“这是石头”“这像是海螺”……小朋友们立即开动脑筋,大声答道。

“这是菊石,因为它表面线纹像菊花而得名,最早出现在早泥盆世,在二叠纪得到快速发展,中生代最为繁盛,白垩纪末又全部灭绝。” 张雪峰介绍,菊石化石产于浅海沉积的地层中,并与许多海洋生物化石共生。

“在2亿多年前,重庆这里曾经是一片广阔的海洋。由于造山运动,地壳上升,海底变成了高山,重庆经历了由扬子海到巴蜀湖再到陆地的演变过程。因此,生活在海洋中的菊石,就呈现在了地面岩石上,成为海陆变迁的有力证据。”张雪峰说。

重庆2亿年前是片海 听地质专家解密“沧海桑田” - 天天要闻

可观百米悬崖峭壁

在云龟山上,能观察到的地质遗迹,远不止菊石化石。从观音阁石阶而上,有一大片石林岩溶景观,置身其中,欣赏岩溶作用后所留下的千姿百态,发现自然之美,感悟自然力量的神奇。

在观景平台,可看到一蜿蜒绵长的悬崖峭壁,崖壁长约500米,高差约100米,坡度约80°,险峻壮观。

“这是断层崖,是因为构造应力挤压岩层,褶皱变形过程中,岩层断裂、错落,断层盘的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大家现在身处的云龟山,就是断层的上盘山体。” 张雪峰向大家介绍道。

重庆2亿年前是片海 听地质专家解密“沧海桑田” - 天天要闻

“房后苍翠青山环抱,门前汩汩清泉流淌。”在半山岩溶槽谷之中的古村落廖家湾,岩溶泉出露处,地层属于三叠系嘉陵江组灰岩,泉水沿岩石裂隙渗流而出,在槽谷底部天然溢出,吸引不少人来此垂钓。

“保护地球要从了解、学习开始。”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科技处负责人表示,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已经成为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培养社会大众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途径。今后,还将开展类型多样的科普活动,多措并举传播地球科学知识,让更多小朋友从小对地质遗迹、地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上游新闻记者 郭欣欣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名单来了!成都15个科技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 天天要闻

名单来了!成都15个科技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023年度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人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25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4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39项在国家公布的获奖名单中由在蓉科研团队、科学家牵...
浙江30项成果获奖!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布 - 天天要闻

浙江30项成果获奖!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布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浙江共有30项科技成果获奖。  其中,浙江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5项,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25项。
嫦娥六号探测器即将返回到地球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探测器即将返回到地球

嫦娥六号探测器即将返回到地球。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实现月背采样返回,即将回到地球。这是我国月球科研的一大突破,快来看看这次探索的成果。在北京时间6月2日早晨,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稳稳着陆,它携带着月球的秘密礼物准
谱写新篇章 勇当先行者③丨苏州吴江:千亿新材料产业积厚成势 - 天天要闻

谱写新篇章 勇当先行者③丨苏州吴江:千亿新材料产业积厚成势

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投产国内单体最大的异质结光伏项目启动全国第一家由民营企业牵头组建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吴江……近几年吴江新材料领域传来的好消息接连不断太浦河北,三白荡旁是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该基地是江苏省重
祝贺!李德仁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天天要闻

祝贺!李德仁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上午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李德仁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1939年12月,李德仁出生在江苏泰县溱潼镇(现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11岁时,李德仁考入泰州中学。他办公室的书柜里,至今保存着一张当年的成绩单,除了体育,
致敬!李德仁、薛其坤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天天要闻

致敬!李德仁、薛其坤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今天上午揭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分别授予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李德仁是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攻克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
世界周刊丨最长热浪 - 天天要闻

世界周刊丨最长热浪

6月21日,我们中国人迎来24节气中的夏至。在北半球更多地方,盛夏酷暑的感觉则早已到来。从南亚次大陆到阿拉伯半岛,从美国西部到墨西哥湾,“超级热”已经成为人们的共同感受。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下属国家环境信息中心预测,2024年有50%的几率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跻身史上5个最热年份的几率则高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