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2024年04月27日22:32:38 科学 2694

谢集潇,1999年出生于北京,从小酷爱航天。

2020年7月,海南文昌,天问一号发射,他当时是北京服装学院广告专业的学生。

摄影师 谢集潇:官方的发射直播更关注的是任务或者型号本身的内容,我们想提供的是新闻之外的另一种视角。我们想通过更精美的影像去记录一次发射,机位可能不是最近的。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摄影师 谢集潇:最出彩的画面是天舟二号发射的时候,当时正好是夜间的发射,整个海滩上全是黑的,只有些星星点点手机的光。点火升空以后,火焰把整个沙滩照亮,一下子就能看见沙滩很多人,大家拿着手机跟着火箭开始转头的过程,我们觉得特别震撼。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摄影师 谢集潇:我还在念大三的时候,临发射前,我还以为这是一次“平平无奇”题材的拍摄;但是当你看见火箭点火升空,过了一会儿,远处火箭巨大的声音撞到你身上的时候,你能感觉到自己同样被这样一次发射感染到了,我觉得这是人生难得的一种体验。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摄影师 谢集潇:到了2021年4月份,要发射中国空间站第一个舱段,这又是一个特别精彩,特别震撼的事情。我们在网上发了一个招募,当时没想到一下子一百多人在网上填了我们报名的问卷。实际那一次拍摄有六七十人参与进来。他们都是自己花钱买机票,订酒店,很多学校甚至是学校的摄影社团,十个人一块过来。既然大家都对这个事这么感兴趣,就想能不能把它变成持续稳定的团队。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摄影师 谢集潇:天和核心舱发射以后,整个中国空间站建造一期工程,我们是全程参与了。像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我们慢慢都有些合作。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摄影师 谢集潇:山东海阳一个海上的发射场,主要是以发射民营任务为主的海上发射场。今年年初,一个民营航天公司在海阳做一次发射,是世界上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射,在船上我架了机位。因为离火箭太近了,我们也错误预估了火箭点火时候巨大的推力,一点火那个爆发力,我们有几台放在船上的相机,直接被冲到海里去了。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摄影师 谢集潇:慢慢我们发现,原来中国除了官方的发射以外,其实还是有很多民营航天公司的。越来越多的民营航天公司,我们都开始有接触。有的是我们拍他们的火箭发射,有的是我们去拍他们的发动机试车。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蓝箭航天媒体公关经理 王轶辉:他们对这个行业的向往,有好奇心的追求,以及有一些梦想在。所以特别希望可以和他们一起创作出一些比较好的作品。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摄影师 谢集潇:我们想把全球范围内航天相关的资讯让更多人知道,像之前星舰的几次试验,我们都进行转播和解说。太空探索这件事情是不分国界的,真正热爱航天的或者做航天的人,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国家,我们都是怀揣着星辰大海去追逐航天。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摄影师 谢集潇:嫦娥六号目前的志愿者招募还在进行中,预期这次可能会有一百多人参与到整个嫦娥六号科普内容的制作中。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摄影师 谢集潇:我们希望能伴随着中国航天的成长,去建立一个专业的航天和群众之间的桥梁。

(编导 徐新)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研究人员日前绘制出尼罗河一条现已干涸的支流地图,认为它可能帮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刊载。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区是自吉萨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间的一片沙漠。那里距离尼罗河有数十公里远,但发现了港口遗迹。埃及学家...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 天天要闻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5月2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举行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新闻发布会。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较禁捕前增加47种。长江鲟从禁捕前监测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出现范围扩大。新闻发布会现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表示...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国首届量子精密测量赋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会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正式亮相。该显微镜由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自主研制,这标志着我国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图片来源:国仪量子国...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 天天要闻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联合发布公报,宣布完成了业内首次对 μ 子进行“冷却”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实现世界首个 μ 子(渺子)加速器迈出了一大步。据介绍,研究团队在 J-PARC 中心使带一颗正电荷的正 μ 子减速到几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状态,并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闻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来“小满”节气,民谚有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进入“小满”节气,雨水丰盈,江河的水逐渐增多。根据广州市水文气象数据统计,5月20日广州市降暴雨,其中白云、花都、增城等区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点落在地面,溅起水花。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受强降雨影响,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 天天要闻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陆文杰)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类群,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关键性指标。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常州鸟类生境状况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翱翔在青山绿水间,野外鸟类记录不断刷新,珍稀鸟类频频亮相。它们用翅膀为生态环境投票,实名认证了常州生物多样性工作的丰硕成果。在5·22国际生物多样...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 天天要闻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埃隆·马斯克,这个科技界的狂人,他总是有着让人震惊的想法和计划。这不,他又在火星上动起了脑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么把人送上火星,还在想方设法要在那上面建个城市。图片来自网络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可是挺活跃的,他就在那儿说,未来30年,火星上肯定会有人类城市。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划重点:- ️  英国政府研究人员发现,防止 AI 聊天机器人发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应的保护措施可以被简单的技术绕过。-   通过测试,研究人员发现五个系统 “极易受到攻击”,甚至在没有有针对性地绕过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也能产生有害回应。-   安全防护可以通过 “相当简单” 的攻击绕过,例如指示系统以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