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党派成员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

2024年04月01日20:35:30 科学 1432

近日,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官网发布消息,2024 年度新选举产生 152 位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 Fellow),以表彰他们在医学与生物工程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两位党派成员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 - 天天要闻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官网截图

在本次AMIBE官网公布的名单中,共有4名中国学者当选2024年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分别是清华大学程京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程震研究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龚启勇教授和复旦大学张凡教授。团结君注意到,其中有两人为民主党派成员,分别是民建中央副主席程京和民进复旦大学委员会委员张凡。

两位党派成员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 - 天天要闻

程京

程京,现任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技术总监,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程京主要从事DNA芯片、蛋白芯片、细胞芯片和芯片缩微实验室的研究开发和在健康管理、疾病诊断、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研究,以及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大健康管理相关研究。他主持建立了国内急需的疾病预防、诊断和预后分子分型芯片技术体系,领导研制了基因、蛋白和细胞分析所需的多种生物芯片,实现了生物芯片所需全线配套仪器的国产化,被媒体誉为“中国生物芯片第一人”。

程京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7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8年)、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08年)、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2014年)、光华工程科技奖(2014年)、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2016年)等荣誉。

两位党派成员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 - 天天要闻

张凡

张凡,现任民进复旦大学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上海市生物医学检测试剂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复旦-陶氏化学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此次,张凡因其在近红外探针设计与合成、生物医学成像和光学成像仪器设计等方面的杰出贡献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

张凡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物纳米技术及生物分析,如早期癌症诊断与治疗,药物储存与释放,体内与体外生物医学成像分析等。其自主研发的荧光寿命成像设备和探针试剂已实现转化,目前已在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等单位用于临床前研究。他入选2018-2023全球高被引学者,撰写出版英文专著2部,受邀在Nature conference等国际会议上作大会邀请报告30余次。

张凡曾获2022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22年科学探索奖、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第四完成人)、2019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表彰。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是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领域著名的非营利学术组织,汇聚了世界医学与生物工程领域的精英,其中包括3名诺贝尔奖得主、24位美国总统奖得主、221位美国工程院院士、113位美国医学院院士及48位美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Fellow由世界医学与生物工程领域最杰出(Top2%)的学者组成,每年经国际同行提名与严格评选产生,是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截至目前共有接近3000位学者获得此荣誉。此前,民进会员刘庄,农工党党员欧阳宏伟,九三学社社员樊春海、马光辉等曾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

(以上根据民建中央、民进上海市委会、复旦大学官网资料整理)

作者 _ 煌言

本期编辑 _ 邱凌 林紫文

审核 _ 万李娜 黄昌盛

监制 _ 邵宏华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两位党派成员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 - 天天要闻两位党派成员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 - 天天要闻两位党派成员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 - 天天要闻两位党派成员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 - 天天要闻两位党派成员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第五期“新发现·科普书单”揭晓 《黑洞之影》《控糖革命》等入选 - 天天要闻

第五期“新发现·科普书单”揭晓 《黑洞之影》《控糖革命》等入选

新民晚报讯(记者 郜阳)在上周末的第三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上,第五期“新发现·科普书单”揭晓,20种入选图书,其中“科学人文”子书单8种,“科学生活”子书单8种,“科学少年”子书单4种。新一期“新发现·科普书单”的评选范围是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出版的科普新品。经过16位初评专家和7位终评专家的认真评审,最终《...
极强地磁暴带来多彩极光是怎样产生的? - 天天要闻

极强地磁暴带来多彩极光是怎样产生的?

前几天,新疆阿勒泰等地观测到了极光现象,而我们以往听说的极光,往往是在南北极或者纬度很高的地方才有。那么这次极强地磁暴带来的极光与通常极地出现的极光有什么不同呢?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这次的极光现象进行了分析。画面里的极光视频,是5月11日凌晨,摄影和天文爱好者在新疆阿勒泰天文台拍摄...
历史上最惨的宇航员! - 天天要闻

历史上最惨的宇航员!

谢尔盖·克里卡廖夫,这位前苏联宇航员的传奇经历,无疑是人类航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太空生涯跨越了苏联和俄罗斯两个时代,见证了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新篇章。克里卡廖夫不仅以其卓越的航天技术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更以其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成为了宇航员们心中的楷模。
广东启动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系列活动 - 天天要闻

广东启动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系列活动

5月19日,以“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为主题的“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广州举办,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林业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主办。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目前广东在全省同步启动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系列活动,各地通过开展生态徒步行、野生动植物标本展、生物多样性科学画...
人工智能如何运用于数学、脑科学、生物医药?三位院士这样说 - 天天要闻

人工智能如何运用于数学、脑科学、生物医药?三位院士这样说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各学科与AI技术的合作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18日举行的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暨首届科技文化节开幕式上,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人工智能专家围绕AI与数学、脑科学、生物医药的融合运用展开对话。 左一到左五分别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数字经济研究执行负责人杨燕青,中国...
日本东京地方法院驳回AI“发明”专利申请:发明人仅限于人类 - 天天要闻

日本东京地方法院驳回AI“发明”专利申请:发明人仅限于人类

IT之家 5 月 19 日消息,据 NHK 报道,当地时间周五,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就 AI“发明”的设备是否能获得专利一事作出裁决 —— 以“发明人必须是人类”为由,裁定不为其授予专利。据报道,居住在美国的原告为人工智能自主发明的设备申请专利,发明人的名字却是“自主发明本产品的人工智能 DABUS”。早在三年前,专利局就已经...
追江豚|铜陵张明浩:将绿水青山留给下一代 - 天天要闻

追江豚|铜陵张明浩:将绿水青山留给下一代

“我曾经亲眼看着白鱀豚的离去,现在绝对不能让江豚离开我们了。”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张明浩就开始从事长江野生动物保护。三十年来,张明浩经历了过度捕捞、水质污染,最严重的时候铜陵江面几乎无鱼可钓。如今,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江面上鱼群嬉戏,代表长江生态的物种江豚再度归来。“目前在铜陵...
全球首例古潜山裸眼侧钻分支井技术在中国气田应用 - 天天要闻

全球首例古潜山裸眼侧钻分支井技术在中国气田应用

中新社天津5月19日电 (王在御 王君妍)记者19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全球首例古潜山裸眼侧钻分支井技术在中国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成功应用,标志着中国在深层潜山油气藏开发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