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某,被判有期徒刑七年三个月!

2024年03月25日16:05:14 科学 1097

3月24日上午,

@央视新闻 发布了一则

“涉黄AI换脸案”的新闻,

瞬间冲上热搜。

虞某,被判有期徒刑七年三个月! - 天天要闻


“AI换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只需要一张照片,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合成技术,任何人都能成为视频中的主人公,甚至连表情和动作都能以假乱真。然而,这项新技术在令人感叹“科技改变生活”的同时,却让一些人产生了不良想法。

通过AI换脸

违法牟利6万余元

2020年

浙江杭州的虞某接触了“AI换脸”软件

为吸引流量

他利用该软件

制作大量淫秽视频并传播

其中被换脸的有不少都是女明星

据虞某供述

为了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流量

他在社交软件上创建了

“浏览群”和“私人定制群”

“浏览群”主要用来传播“AI换脸”的淫秽视频

吸引、招揽观看者

其中包括一些经过虞某换脸的视频

当有人提出“定制换脸”的需求

虞某会将这些人引入所谓“私人定制群

虞某声称

“只要能看到脸的都能换”

有人甚至要定制暗恋女生的换脸视频

而对于这些

未经同意就擅自侵犯他人敏感信息的违法行为

虞某也是来者不拒

虞某,被判有期徒刑七年三个月! - 天天要闻

虞某,被判有期徒刑七年三个月! - 天天要闻

据检察机关调查

虞某根据“AI换脸”视频的

长度、清晰度等难易条件

按照5分钟300元、10分钟500元等

标准来收取定制的费用

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章蕾:他通过VIP定制,就是客户提要求“我今天想要把脸换成是谁的脸,你帮我定制一下,我支付相应的报酬”,通过这样的方式牟利。

虞某,被判有期徒刑七年三个月! - 天天要闻

据萧山检察

截至案发

公安机关共在虞某某所组建的公开群内

查获淫秽视频1200余部

图片1600余张

通过销售换脸淫秽视频以及

定制换脸淫秽视频等违法行为

虞某先后收取口令红包200余次

总金额共计6万余元

除追究刑责
检察机关还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认为

作为“AI换脸”技术的使用者

虞某通过传播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方法和手段

使得更多“不特定主体”个人信息

被侵害的社会危险性进一步扩大

因此

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

在依法追究虞某刑事责任外

同时还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2023年7月

杭州互联网法院对这起公益诉讼案进行审理

这也是我国首例关于“AI换脸”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公益诉讼案的审理判决


虞某,被判有期徒刑七年三个月! - 天天要闻

杭州互联网法院经审理认为

虞某利用“AI换脸”技术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事实确凿

因此支持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

提出的全部诉讼请求

判令被告虞某:

  • 删除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
  • 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 赔偿损失共60000元,这些款项将专门用于个人信息保护、人脸深度合成技术不当应用的治理等公益事项。

最终

虞某犯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被判有期徒刑七年三个月

并处罚金6万元

注意!“AI换脸”用来搞笑
也存法律风险

法官认为, “AI换脸”技术

即便只是用来搞笑或者制作恶搞照片

也有可能涉及侵犯肖像权、名誉权

造成严重后果的

还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

而“AI换脸”技术的滥用

看似是对被侵害的个人的

人格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的侵害

实际上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践踏

是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和清朗的网络空间的挑战

杭州互联网法院常务副院长朱敏明: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往往专门针对这项新技术的法律法规会有所滞后,但是总的来说我们现在国家整个的法治体系已经相当完善,每个人你哪些行为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做的,它的原则性规定都是已经比较健全了。我想正常人都是能够判断得出来的,你去运用这项新技术,你的目的是有益于整个人类,有利于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福祉的提升,还是说为了个人谋取不当的利益。那么我就想把握好这个界限,这些新技术都是能够为我们美好生活服务的。

网友呼吁:尽快规范

看到审判结果

多数网友表示

支持严惩!坚决抵制!

虞某,被判有期徒刑七年三个月! - 天天要闻

有网友呼吁

规范AI使用

虞某,被判有期徒刑七年三个月! - 天天要闻

有网友提醒

在网上发布照片要小心

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发现不法行为第一时间报警

虞某,被判有期徒刑七年三个月! - 天天要闻

虞某,被判有期徒刑七年三个月! - 天天要闻

虞某,被判有期徒刑七年三个月! - 天天要闻

近年来,AI换脸技术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

与此同时

该技术被滥用的案例也频频发生

前不久,用AI“复活”去世明星的事件

引发了广泛热议

(点击查看此前报道)

对此

央广网发表了评论:

别让不法行为毁了新技术

也毁了自己

AI换脸

这是新技术产生的新玩法

但不管怎么玩

都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

绝不能踩线越界

运用AI技术将他人的

脸部信息合成到色情视频中

再将视频售卖牟利

显然已经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

还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

严重挑战了社会公序良俗

侵权人的伏法有力说明了一个道理:

尽管现在还没有专门针对AI技术的法律法规

但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已经比较完善

足以惩治运用新技术违法犯罪的行为

谁都必须对此心怀敬畏

管住滥用新技术的心和手

一项先进技术的产生并不容易

我们要依法用好

别让不法行为毁了新技术

也毁了自己

对于此事

你怎么看?

来源:广州日报综合自中国青年报、央视新闻、央广网、潮新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 天天要闻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体世界里,免疫系统就像是守护健康的“齐天大圣”,时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准打击敌人,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的“妖精”,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自我”与“非我”的识别。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妖怪们变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图蒙混过关。人体里也一样,各...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 天天要闻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保密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七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