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类全部灭亡,数亿年后,地球上还会再次进化出人类吗?

2024年02月14日10:25:10 科学 1926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深度长文,希望您能够认真看完,感谢您的支持!

地球是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在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海洋生物,有陆地生物,有两栖生物和微生物等等,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从诞生以后人类就开始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奥秘,经过几千年的科技发展,现在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当人类走出地球之后,人类才发现自己的渺小,面对浩瀚的宇宙,人类什么都不是,我们的地球在宇宙中就如同一粒沙子一样渺小,不过人类能够在短短几千年的时间内,站到地球食物链的顶端,这已经说明人类非常厉害,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简单生物进化而来的,由最初的单细胞生物进化为多细胞生物,由多细胞生物进化为海洋生物,由海洋生物进化为两栖生物,由两栖生物进化为陆地生物。

假如人类全部灭亡,数亿年后,地球上还会再次进化出人类吗? - 天天要闻

人类的诞生能够追溯到6000多万年前,这个时期是灵长类动物诞生的时期,灵长类动物和其它哺乳动物不同,它们的大脑发育早熟,立体视觉改善和面部缩小,用扁平指甲取代爪子,以及拇指对其它手指的相对性,在灵长类动物中,分为原猿和猿类,人类属于第二类,其特征是升高增加,面部眼窝移位导致视力的改善,大约在3000万年前的溅新世晚期,这些猿类之间出现了突然的形态增加,这表明人科的差异能够追溯到那个时期,最古老的灵长类动物是原猿人,目前这一群体的代表是马达加斯加的狐猴,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眼镜猴,而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可能是一些小型树栖哺乳动物,它们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灵长类特征,比如说前肢和后肢相对较长,多功能的手和脚,复杂的视觉系统以及社会行为。

假如人类全部灭亡,数亿年后,地球上还会再次进化出人类吗? - 天天要闻

除了人类之外,其它的灵长类动物也表现出了智慧和社会性,比如说大猩猩和黑猩猩能够使用工具,猴子展示了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些特征揭示了灵长类动物群体中存在着智慧和智力的连续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化成功,直立行走是非常关键的,直立行走使得早期人类能够释放双手,以使用工具、收集食物和制造物品,大脑的扩展也是人类进化的关键特征,它使得我们具备了高度的智力和复杂的语言能力,使得文化传承成为了可能,文化传承允许人类代代相传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推动了我们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近代祖先是早期智人。而早期智人是由猿人的体质不断的发展,大约在距今30万年的时候,进化到了早期智人的阶段,这个阶段大体相当于旧石器时代。

假如人类全部灭亡,数亿年后,地球上还会再次进化出人类吗? - 天天要闻

早期智人的经济生活来源于采集和狩猎,使用工具主要是打造石器,这一时期的婚姻关系,已经摆脱了原始社会的杂交,进入群婚的早期阶段,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人类的祖先最早起源于非洲,6万年前人类一批一批走出非洲,4万年前,人类遍布世界各地,1万年前人类开始进入农业时代,人口剧烈发展,在大约6万年前,第一批人类走出亚洲抵达澳大利亚,5万年前,进入欧亚干草原,4.5万年前,一批又一批人类走出非洲,抵达中亚东部和印度等地,在4万年前,亚洲胡歌西伯利亚出现人类,3.5万年前欧洲的人类最远已经达到了西班牙,巴斯克语言出现,之后人类在全球各地开始慢慢的出现,如果将人类文明发展进行划分,我们大概能够分为四个阶段。

假如人类全部灭亡,数亿年后,地球上还会再次进化出人类吗? - 天天要闻

第一个阶段是人猿时代,在距今大约7.5万年前,多巴山火山喷发,地球大气层和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只剩下了基因优良的人类,第二阶段在距今4万年前,地球环境开始逐渐改善,智人重新从非洲走向了世界各地,第三阶段冰河时期,在大约2万年前,天气寒冷干燥,食物也非常少,人类经常和大型动物发生斗争,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它们选择了群居生活,群居生活不仅仅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还能够有效的抵抗外来侵略者,而且频繁的交流能够使猿类的大脑变得越来越聪明,这是人类能够走下去的重要转折点,第四个阶段是新时期时代,在大约1万年前,地球环境变暖,海平面开始上升,人类不再四处狩猎,转而开始驯化动物,建造房屋、种植粮食等等。

假如人类全部灭亡,数亿年后,地球上还会再次进化出人类吗? - 天天要闻

随着社会的演化越来越复杂,以苏美尔文明代表的人类开始出现,第五个阶段是青铜时代,在5000年前,原始农牧业和手工业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青铜文化开始发展,这个时期凡是青铜铸造业较为发达的地区,都成为人类古代文明的中心,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第六个阶段是铁器时代,3000年前人类开始冶炼,从而代替了青铜器,第七个阶段是工业革命时期,这时候人类的科技飞速发展,经过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已经发展到了现代社会。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人类的科技发展速度很快,要知道恐龙曾经在地球上统治了1.6亿年的时间,恐龙都没有进化为智慧生命,而人类在短短几万年的时间内,能够进化为智慧生命,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很快。

假如人类全部灭亡,数亿年后,地球上还会再次进化出人类吗? - 天天要闻

虽然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在人类发展科技的道路上,也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破坏,现在地球温度持续升高,全球变暖非常严重,科学家认为,如果长久的发展下去,那么南极和北极的冰川将会全部融化,到时候海平面至少会上升70米左右,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这会导致地球上所有的沿海城市都会被淹没,原本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只占到总面积的百分之29,如果说所有的沿海城市全部被淹没,那么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将会变得更小,这可能导致人类发动战争,一旦人类发动战争,那么人类文明或许就会毁于一旦,即使人类没有发动战争,那么冰川融化也会给人类带来其他灾难,比如说冰川里面的病毒会苏醒,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在冰川里面,有很多远古病毒,这些病毒没有死亡,它们只是冬眠了。

假如人类全部灭亡,数亿年后,地球上还会再次进化出人类吗?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对这些远古病毒进行了研究,以了解它们的基因组和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根据研究发现,远古病毒中可能有一些会对现代人类产生影响,科学家在西伯利亚的一个冰层中发现了一个长期存在的病毒,这个病毒可以感染大约一半的人类细胞,虽然这个病毒不一定会感染人类,但是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些被冰层保护的远古病毒,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类已经看到了一些冰川里的病毒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在2005年,科学家在格陵兰岛上发现了一个长期存在的病毒,这个病毒能够感染鸟类,并且在暖化的气候下扩散到北极地区。另外,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尝试从冰层中提取DNA,以了解远古物种的演化和生态历史。

假如人类全部灭亡,数亿年后,地球上还会再次进化出人类吗? - 天天要闻

这些远古病毒除了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之外,它还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病毒会影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这可能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一旦生态环境被破坏,那么人类将会面临更多的自然灾难,生态环境被破坏可能会导致水源被污染,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工业废水和城市废水排放到自然界中,不仅仅污染了鱼类,还污染了海洋生物,还会使饮用水变得有害,导致人类出现疾病,而土壤污染也是一个大问题,大量的森林砍伐,使得土地沙漠化,这些问题会导致生态平衡被打破,物种灭绝,生态系统崩溃,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当地球的整体环境都被破坏以后,那么人类离灭绝也就不远了。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上,地球上的生命一共经历了5次生物大灭绝。

假如人类全部灭亡,数亿年后,地球上还会再次进化出人类吗? - 天天要闻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3亿年前,当时海洋中生活着各类生物,这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海平面的下降,氧气的减少和气候变化等多个因素引起的,科学家认为这次生物大灭绝导致地球上百分之85的生物都死亡了,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3.5亿年前,这个时期地球的植物非常茂盛,所以导致氧气过剩,气候环境和海洋化学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地球上百分之70的海洋生物和百分之29的陆地生物都灭绝了,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2.5亿年前,这也是地球史上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一次生物大灭绝。此次大灭绝发生在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之间,不仅直接导致96%的海洋生物消失,还消灭了70%以上的陆生脊椎动物。此外,此次大灭绝甚至还殃及到了昆虫物种,这在地球史史上也是唯一一次。

假如人类全部灭亡,数亿年后,地球上还会再次进化出人类吗? - 天天要闻

关于这次生物大灭绝的主要说法是大陆板块移动导致的,最早的时候,地球的大陆板块是一整个,随着大陆的漂移,地球上的大陆板块开始移动,板块的移动使得地球上的火山大量喷发,地球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次生物大灭绝非常严重,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2亿年前,这次生物大灭绝导致地球上百分之76的生物都灭亡了,而当时地球上已经出现了很多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成为了当时地球上的霸主。科学家认为这次生物大灭绝可能和地球上含氧量有关系,科学家推测当时地球上的氧气含量非常多,以至于出现了巨型昆虫,而氧气含量过高也会导致容易发生火灾。当时地球上应该发生严重的火灾,大量的火灾使得当时很多生物都死亡了。

假如人类全部灭亡,数亿年后,地球上还会再次进化出人类吗? - 天天要闻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6500万年前,这个时期也被称为是白垩纪时期,科学家推测当时有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导致地球上百分之90的生物都灭绝了,当时地球上的霸主是恐龙,如果不是这颗小行星的撞击,恐龙可能到现在还活着,人类就是在恐龙灭绝之后才开始慢慢进化的。既然地球历史上出现过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那么地球上历史上可能还会出现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当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来临时,人类能够躲过一劫吗?如果按照人类现在的科技来说,发生大规模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人类也无法避免灭绝的命运,相比于其它生物,人类并不是很强大,如果人类消失以后,地球上还会出现新的人类吗?

假如人类全部灭亡,数亿年后,地球上还会再次进化出人类吗? - 天天要闻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简单生物进化而来的,人类是由猿类生物进化而来的,虽然现在科学家还不知道为什么猿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会出现分歧,但是人类能够进化成功,和当时的地球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即便人类全部消失,那么数亿年后,地球上可能不会再次进化出人类,而是进化出其它的智慧生命,毕竟生命的进化并不是只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生命的发展是多样性的,任何生命都有可能进化为智慧生命,所以很多科学家认为,即使是人类消失以后,经过几亿年的时间,地球上可能不会再次进化出人类来,但是一定会进化出智慧生命来,不过大家也不需要担心,出现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时间可能还早。

假如人类全部灭亡,数亿年后,地球上还会再次进化出人类吗? - 天天要闻

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特别大的自然灾害,那么地球不会迎来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时间,虽然说地球现在的环境在不断的恶化,但是人类也在慢慢的改善地球环境,只要人类坚持下去,地球的环境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想要在短时间内造成生物大灭绝,除非有小行星的撞击,或者是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全球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出现的概率是非常小的,毕竟地球内部比较平稳,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火山喷发,而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也不是很大,虽然说小行星撞击地球所产生的威力是巨大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就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的,但是科学家对地球周围的小行星进行了观测,发现在短时间之内,并没有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所以我们也不需要担心。

假如人类全部灭亡,数亿年后,地球上还会再次进化出人类吗? - 天天要闻

如果说再过几千年或者是几万年,地球迎来第六次生物大灭绝,那么对于人类来说,可能已经不再是威胁了,要知道现在科学家已经在宇宙中寻找类似地球的行星,目前开普勒452b是一颗和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开普勒452b一直都被科学家称为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因为它和地球非常相似,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这颗行星公转一圈的时间大约是385天,而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大约是365天,这就相当于开普勒452b的公转时间仅仅比地球的公转时间多了20天,除了这些之外,这颗行星的光亮、质量都和地球非常类似,这颗行星的体积要比地球大1.6倍,在这颗行星上面还存在液态水资源。这颗行星围绕G型主序星开普勒452公转,这颗恒星位于天鹅座,质量比太阳大百分之4,半径大百分之10,年龄大约是60年,表面温度和太阳比较像。

假如人类全部灭亡,数亿年后,地球上还会再次进化出人类吗? - 天天要闻

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6倍,体积是地球的5倍,所以它的表面重力是地球的2倍,如果人类站在这颗星球上面,会承受自身2倍的体重,它和恒星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5AU,处于恒星系的宜居地带,有很多科学家认为,这颗星球上面或许已经诞生了生命,只不过现在科学家还不能够确定,如果说这颗星球上面没有诞生生命,那么人类未来移民到这颗星球上面也是有可能的,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是速度,以现在人类的飞行速度,人类根本没有办法飞到这颗行星上面,但是人类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小编认为,只要人类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人类的飞行速度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快,再过几千年或者几万年的时间,人类一定能够飞到这颗行星上面,到时候即使地球上出现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时间,那么人类也依然能够生存下去,小编希望人类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地下动脉”托举繁华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亮相 - 天天要闻

“地下动脉”托举繁华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亮相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重点板块宣介会上,“真如翠谷”与“真如之心”两大优质地块首次亮相。“真如之心”地块即铜川路水产市场原址,被誉为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目前已完成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随着这一核心地块即将入市,真如副中心H型地下公共车行通道(以下简称“H型地下通道”)的全面贯通也将提上...
多面性的双氧水 - 天天要闻

多面性的双氧水

‌‎‎‌‎‎‌‎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H₂O₂),是一种常见且独特的化学物质。它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正如许多化学物质一样,双氧水具有着复杂的性质和多面的特性,这些特性既可能带来巨大的益处,也可能
迈威生物跃过“J曲线”转折点 - 天天要闻

迈威生物跃过“J曲线”转折点

迈威生物为爆发中的创新药BD浪潮,又添了一把火。日前,其宣布两项BD合作,与齐鲁制药就长效G-CSF产品8MW0511达成的合作(3.8亿元首付款+1.2亿元里程碑款),是本土商业化的经典双赢;而与谷歌系抗衰老巨头Calico围绕IL-11单抗9MW3811的联手(2500万美元首付款+5.71亿美元里程碑款),则彰显全球视野下的价值挖掘能力。两项...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 天天要闻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紧扣全年任务目标,以“大干100天 决胜上半年”劳动竞赛为载体,全面掀起夺油上产热潮。广大干部员工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用汗水书写担当,用实绩回应挑战,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环保平稳受控,经营业绩稳健向好,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石...
武汉一救援队把无人机“开发到极致”,实现“套圈”式救人,台湾同胞:技术毋庸置疑 - 天天要闻

武汉一救援队把无人机“开发到极致”,实现“套圈”式救人,台湾同胞:技术毋庸置疑

2025年7月2日上午,在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期间,第四届“汉江湾”汉台水上救援交流活动在硚口区汉江湾上演。武汉云豹救援队联合台湾苗栗县水上救生救难协会、苗栗县救难协会、桃园市水上救难协会,首次以完整建制展开跨海峡救援协作综合演练。 联合救援协作综合演练现场。图/九派新闻 上午9时,随着信号弹升空,云豹救...
麻省理工学院新算法可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复杂机器人系统 - 天天要闻

麻省理工学院新算法可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复杂机器人系统

Nature期刊最新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展示了机器人控制领域的重大变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视觉运动雅可比场"技术,能够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各种复杂机器人系统,彻底摆脱了传统建模方法的束缚。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 天天要闻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当AI从工具到与人类齐平,再到超越人类,我们该如何自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虔向在座的听众们抛出这一问题。这是在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人民政府礼堂举办的“以科学的态度认知人工智能与我们的关系——从初始到对未来的期许”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现场,陈虔为西红门镇政府近百位公务员带来一场融合AI技术解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