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2023年12月01日20:53:06 科学 1672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文|正经的烧杯

编辑|正经的烧杯

«——【·前言·】——»

在北方人的餐桌上铁锅炖完全称得上是一种特色,其中铁锅炖鲶鱼的味道让很多人意犹未尽。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鲶鱼虽然肉美刺少,但是这类常见鲶鱼的主要食客还是在北方。南方人则是食用一种和鲶鱼很相像的鱼类佳肴,和鲶鱼一样是餐桌上的常客。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但是,这种佳肴已经成了过去式了。因为这种原材料已经成了钓到就需要放生的“牢底坐穿鱼”。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钓到就要放生的“牢底坐穿鱼”·】——»

鲶鱼是一种对于当地气温和水情比较有要求的鱼类。由于北方的气温和水情是很适合鲶鱼的生存,在北方就有了很多以鲶鱼为原材料的菜系。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这件事在南方就不同了。在南方生长的鱼类虽然同属于鲶鱼但是比起北方的鲶鱼那可就珍贵多了。很多在南方的钓鱼大多数都没有见过这种鲶鱼,辨别的方法也是非常简单的。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北方鲶鱼的背部光滑,几乎全身都是黑色。而南方这种鲶鱼的背部有着明显的黄点,这种珍稀品种的鲶鱼在南方市场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两百元一斤。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因为背部的黄点酷似烧饼上的白芝麻,因此就有了芝麻剑鱼的名字。由于芝麻剑鱼本身非常稀少,又被一些资深钓鱼佬们称之为“牢底坐穿鱼”。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除了背部有明显的黄色斑点之外,这种芝麻剑鱼的长相还是很有迷惑性的。整体外观就是常见鲶鱼的样子,一样是扁平状的头部,进水时的口型不仅宽大而且很圆。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背部的黄斑就是芝麻剑鱼最方便辨别的线索,如果在野外钓鱼钓到这种类似与鲶鱼又背部长有黄点的鱼类。二话不说,赶紧将其放生。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芝麻剑鱼在鱼类的体型中属于中大型鱼类,目前有记录的最终体重为15公斤,体长足足有1米。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芝麻剑鱼能够有芝麻二字,除了本身的背部的黄点形似芝麻之外,还因为经过烹煮的芝麻剑鱼会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芝麻香味,也正因为芝麻剑鱼这种特性而名声大噪。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尤其是芝麻剑鱼不仅有着美味的口感,营养价值还非常高。当时的人们对芝麻剑鱼的认知还不够完善,于是单纯的将其当作一种经济鱼种。为了满足食客的需要而进行大肆捕捞。在日复一日发热捕捞下,芝麻剑鱼日渐稀少。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曾经的芝麻剑鱼虽然是鲶鱼中的稀有品种,但是整体分布非常广泛。尤其是在广西广东等地经常看到芝麻剑鱼活动的踪迹。后来由于人类的打死捕捞和温室效应的影响,芝麻剑鱼从原来的餐桌常客变成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得不让人感到一阵唏嘘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前面我们就曾经说过鲶鱼是一种对于气温和水情要求比较高的鱼类。随着温室效应导致的气温的回暖,加上南方水质受到了部分污染,芝麻剑鱼几乎完全消失匿迹。哪怕曾经分布广泛,现在很多大小河流都已经看不到他的身影了。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芝麻剑鱼为何越来越稀少·】——»

由于芝麻剑鱼越来越稀少,很多人会认为是不是芝麻剑鱼本身的繁殖能力也比较弱。因为一些鱼类即使经过大量捕捞。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后也会慢慢缓过气来。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事实上的芝麻剑鱼的繁殖能力并不弱,正是由于芝麻剑鱼的繁殖期较短,产卵量也很可观才会曾经广泛分布。芝麻剑鱼的产卵量可高达1.5万到3万枚。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正因为芝麻剑鱼本身时拥有相对强大的繁殖能力的,依然无法摆脱濒危物种的鱼类命运,才更叫了解芝麻剑鱼的人感到十分惋惜。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国内对于芝麻剑鱼的人工养殖研究始终不得法,由于人工养殖技术不如其他受保护动物完善,这也间接使得国家对于野外芝麻剑鱼的保护行动更加的迫切。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随着芝麻剑鱼的野生种群逐渐减少,芝麻剑鱼的处境只会越来越糟糕。现在已经到了季度脆弱的程度,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能够钓到芝麻剑鱼绝对是运气的证明。这份宝贵的经历值得收藏,但是不要对自己心存侥幸。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一些人在钓到芝麻剑鱼后并不会在意国家法规的禁止,直接带到市场出售。这种行为当然是不对,一旦贪心起,面对的很可能被处罚金和牢狱之灾。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有的钓友会在钓到类似芝麻剑鱼这样的第珍稀鱼类时,会选择使用手机拍摄留念。之后也会将放生的视频录下,以备不时之需。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越是经验老到的钓友越知道面对这些珍惜动物如何让自证清白,如果以后有钓友钓到这种珍惜物种也可以这样留证。

«——【·难以养殖的芝麻剑鱼·】——»

由于芝麻剑鱼是难以养殖的淡水鱼类,能够在市场流通的数量自然非常稀少。哪怕目前身价已经涨到了200元一斤,仍旧是有价无市。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在目前的养殖过程中最大的问题除了数量之外,还有是对芝麻剑鱼鱼肉质量的把控。想要整体提高芝麻剑鱼的品质的难度非常大。相比较普通鲶鱼只对于水情和气温有明确要求,芝麻剑鱼除了水情和气温还对于当地海水的咸度有着自己的需求。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芝麻剑鱼只有在当地咸度较低的水域中才能有更加快的生长速度。,芝麻剑鱼的养殖难度较大,但是并非没有人能够人工养殖。只是相比较其他生物,芝麻剑鱼的人工养殖需要足够优质的饵料。同时需要严格把控光照和温度,所以至今能够养殖芝麻剑鱼的渔户特别少。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既然芝麻剑鱼不好养殖,为什么在某些市场却有成堆的鱼贩子声称自己卖的是芝麻剑鱼呢?其实这就是糊弄不经常钓鱼的普通人,将从国外引进的斑点叉尾𫚔。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斑点叉尾𫚔又名叉尾𫚔,是一种专门从美国引进的经济鱼种。这种鱼类由于食性很杂,成长很快所以很快就在国内流行了起来。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根据统计,我国斑点叉尾𫚔的产量已经是长江干流渔业总捕捞量的三倍有余。这种叉尾𫚔的价格并不贵,基本批发价在10元一斤左右。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中国引进叉尾𫚔的历史基本从1985年就开始了。经过了对于美国引进原种的驯化,仅仅四年后就繁育成功了适合我国水域的新品种,叉尾𫚔最有名的繁殖地点是嘉鱼县,是全国最大的叉尾𫚔鱼种苗繁殖和供应基地。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当初选择引进叉尾𫚔是看重了这种鱼类的养殖周期比较短,相比较其他鱼类更加容易回本。我国在培育叉尾𫚔之前,更多是以养殖草鱼为首的四大家鱼。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草鱼的养殖历史很长,所以很多渔户都有自己养殖草鱼的手段。这也导致了草鱼的价格始终不高,为了提高利润才会选择新的鱼类投资,试图进行转型。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叉尾𫚔虽然实在1989年才真正培育成功,由于本身刺少肉丰很快就受到了大众喜爱并得到快速的推广,尤其是国内培育的叉尾𫚔鱼苗精良,叉尾𫚔已经成功做到了出口转内销。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虽然叉尾𫚔的养殖前景受到广泛的看好,但是叉尾𫚔与芝麻剑鱼还是有本质的差别。芝麻剑鱼的胡须天生就是白色的,像叉尾𫚔这样的黑色胡须自然时有问题的。由于芝麻剑鱼和叉尾𫚔两者的价格相差较大,大家在选购时还是需要小心辨别。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应求,为何钓到要放生? - 天天要闻

«——【·结语·】——»

现在提倡保护芝麻剑其本质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我们的地球一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气候变化还有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保护生态平衡和阻止生物多样性丧失既是守护地球也是守护人类自己。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