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段文晖谈“室温超导材料”:如果属实能拿诺贝尔奖

2023年03月09日22:12:27 科学 7984

日前,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兰加·迪亚斯(ranga dias)及其团队日前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宣布,他们已经创造出一种可以在室温(room temperature)条件下实现超导的全新材料。该消息引发全球关注。

据悉,该超导体由氢、氮和镥(lu-n-h)三种元素材料混合。在放置在“金刚石压砧”装置中并加压后,在约21℃温度下、及1万个标准大气压的压力下进入超导状态,电流不再具有阻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段文晖谈“室温超导材料”:如果属实能拿诺贝尔奖 - 天天要闻

↑图据罗彻斯特大学官网

媒体报道称,如果室温超导研究成果属实,人类将有望实现基本不发热无阻碍的电力设备,并让超导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大规模应用。这将极大改变输电模式,改变人类现实生活。

3月9日下午,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段文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已经关注到相关消息。“超导材料研究一直全世界关注的重点。如果这项研究成果属实,即可以被重复,那么一定是拿诺贝尔奖的一项研究。”

“另一方面,兰加·迪亚斯及其团队的声誉不太好,他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被《自然》杂志撤稿,成果也被大家质疑。”段文晖说,“我相信(这次的研究)很快就会有答案的。”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则表示,不了解前述美国物理学家所做的工作,无法对此作出评价,“一篇论文、一个小实验做出来的东西,跟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根本不是一回事。”

据悉,兰加·迪亚斯曾有两次“前科”。2017年,他所在哈佛大学团队宣布合成出了“首个金属氢”,他是第一作者。然而,该研究未能通过重复验证,后来他称由于操作失误,该金属氢样本已经消失。由此金属氢成为一桩“悬案”。

2020年,迪亚斯团队在《自然》杂志论文中报告了一种含碳、硫、氢的化合物在15℃下表现出超导性能。但2022年9月,在所有论文作者都不同意的情况下,《自然》杂志编辑部因该论文实验数据遭质疑等原因撤掉了这篇论文。

不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兰加·迪亚斯称他们有信心这次研究会通过科学界的验证,这次研究已经在罗彻斯特大学实验室和其他实验室进行重复验证,并且有第三方进行验证。此外,他们还重新提交了2020年发布、2022年被撤稿的论文,认为编辑当年提出的问题对实验数据质量或该团队的结论没有影响。

兰加·迪亚斯称,这种新的室温超导材料将改变整个超导行业,这将使得一系列技术成为可能,这些技术将改变我们使用、存储和传输能源的方式,更不用说在计算、交通和医疗设备中的更多种应用了,“这将是一项重塑21世纪的革命性技术。”

国际科学界仍对此表示审慎态度。美国物理学会“杰出审稿人”、日内瓦大学凝聚态物理学家德克·范德马雷尔3月9日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鉴于迪亚斯的“前科”以及他对《自然》编委会撤稿决策的反应,“这些作者已经失去了可信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段文晖谈“室温超导材料”:如果属实能拿诺贝尔奖 - 天天要闻

↑中科院物理所科普评论文章截图

中科院物理所官方微信3月9日发布文章也称,这项工作无疑是突破性的,如果能经得住重复验证,未来可能“发诺奖”(诺贝尔物理学奖)。

该文章同时写道:“但物理学的研究终究不是一家之言,任何科学研究都应该经得起验证,这个也不例外,这项工作势必要经过行业内各个研究组的重复,如果经过多次重复之后,确定该结果的正确性,那将是划时代的工作。目前很多人对这个结果持观望态度,一方面是因为重复实验结果还没出来,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迪亚斯之前的‘前科’。”

红星新闻记者 李文滔

编辑 张莉 责任编辑 魏孔明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