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所有“天体”都是圆型?是什么力量让宇宙做到如此的整齐划一

2023年01月02日22:19:11 科学 1964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不知道你小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地球、太阳和月亮都是圆形?当我们在纸上或者电脑上想勾画天空时,自然而然的就会画出一个圆。

为何所有“天体”都是圆型?是什么力量让宇宙做到如此的整齐划一 - 天天要闻

长大之后随着对天文知识的愈加了解,更是发现宇宙中所有的天体皆是圆的,不单单是地球、月球和太阳,我们已知道的所有行星、恒星和卫星都是圆形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整个宇宙做到如此的”整齐划一“的呈现出相同形状呢?

为何所有“天体”都是圆型?是什么力量让宇宙做到如此的整齐划一 - 天天要闻

神奇的万有引力定律

星球是圆形的,这跟万有引力定律有关。

万有引力定律我们都不陌生,从小我们都读过”牛顿苹果“的故事。牛顿因为苹果成熟后向下坠落而引发了思考,为何物品会向下而不是其他方向呢?

为何所有“天体”都是圆型?是什么力量让宇宙做到如此的整齐划一 - 天天要闻

著名科学家牛顿在17世纪的时候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后被誉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成果之一,对后来的科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其中对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影响最大。

为何所有“天体”都是圆型?是什么力量让宇宙做到如此的整齐划一 - 天天要闻

万有引力定律可以为人们揭秘了宇宙天体的规律,可以为天文学的测算提供了方法,后面几颗著名行星的发现都是万有引力定律被应用于天文学的佐证。

当代的天文科学家们遵循这牛顿提出的公式,根据当前的天文观测资料,就可以算出这些星体在宇宙中的运行轨迹。

为何所有“天体”都是圆型?是什么力量让宇宙做到如此的整齐划一 - 天天要闻

当然,任何理论和科技的产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关于万有引力的相关猜想,其实诞生于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后被古希腊一众先贤补充,后经一代代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不断地完善,才终于有了我们目前了解的万有引力定律。

为何所有“天体”都是圆型?是什么力量让宇宙做到如此的整齐划一 - 天天要闻

因为宇宙中这一规律的存在,支配着各个星球、天体的运动,比如说卫星绕着恒星转,就是卫星和恒星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原因。

其实任何一个物体,当其引力到达平衡的时候,就会是一个圆形,这是非常稳定的一个状态。

所以,我们已知的星体都会遵循这一规律,呈现出一个非常稳定的球形。

不过,万有引力定律也并非是被看作能解释一切的,牛顿的很多理论,后来也被验证为不完全正确。

而人民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过分的依赖牛顿提出的公式,用公式来计算,解决问题,但已经很久没人真的关注到“力学”的本质和这些公式的本来意义。

当然,也有一批科学家在此相关领域孜孜不倦的探索,力求真相。

为何所有“天体”都是圆型?是什么力量让宇宙做到如此的整齐划一 - 天天要闻

比如,后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里描述的宇宙则并不同于被人广泛认可的牛顿力学中的宇宙。

以爱因斯坦的观点来看,相对论中的引力更像是一个几何,而并非单一的力学,引力可以看作是一种“时空弯曲”的能量,任何物体都有能量。

爱因斯坦从相对论的角度对宇宙的认知,则是跟牛顿力学角度的宇宙有非常多的不同之处。

不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有很多暂时无法解释的物理、天文现象,但这也不影响我们所处的星球和大部分的天体都是球形这一结论。

为何所有“天体”都是圆型?是什么力量让宇宙做到如此的整齐划一 - 天天要闻

如何证实地球是圆的?

如今,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家都相信地球是圆的,也有很多从宇宙传回来的影像资料可以证实。

那你知道吗?在此之前,人类为了证实地球是圆的,可谓是付出了很多代价,甚至是牺牲了生命。

为何所有“天体”都是圆型?是什么力量让宇宙做到如此的整齐划一 - 天天要闻

其实哪怕到如今,西方科学界仍有“地平说”的信徒们在坚守地球并非是圆的这一观点。

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著名的地理学家从“影子现象”中得到了地球应该是圆形这一结论,且在古希腊的文化中,圆形和球形都是完美的完名词,那我们生存的地球当然也是完美的。甚至有古希腊的数学家,尝试着算出了地球的直径,且误差并不是很大。

但任何时代,违背当时广泛认知的学说,都是会被人侧目而视的,尤其是在宗教统治的时代,甚至一言不合就会被处死。

为何所有“天体”都是圆型?是什么力量让宇宙做到如此的整齐划一 - 天天要闻

16世纪,西班牙迎来了大航海时代,出现了很多的海上探险家,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麦哲伦

麦哲伦率领着他的船队,历经磨难,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重新回到了西班牙,这其中牺牲了非常多的水手,但也是第一次用实际行动向人们揭示了地球是圆的这一真理。

为何所有“天体”都是圆型?是什么力量让宇宙做到如此的整齐划一 - 天天要闻

其实到了麦哲伦时代,大部分的人都相信地球是圆的这一结论,否则西班牙王室也不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投资麦哲伦的船队。

汉代张衡的几本著作里,也反复的提到了地球圆如弹丸,甚至还推测了地心引力和地质结构。

为何所有“天体”都是圆型?是什么力量让宇宙做到如此的整齐划一 - 天天要闻

据说根据出土的唐代墓穴来看,里面已经有了“地球”元素的国外金币,可联想那个时代,中外的文化交流已经很频繁了,已经可以接受地球是圆的,我们仅仅是地球上的一处罢了。

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简单能证明地球是圆的的办法,比如:

1、可以带上望远镜去港口看远去的船

远去的船,并不是越来越小,而是逐渐消失在地平面上,当然当船回来的时候,也是从地平面上逐渐出现。

为何所有“天体”都是圆型?是什么力量让宇宙做到如此的整齐划一 - 天天要闻


2、观测星空

这也是非常多的古代先贤用的方法,从亚里士多德就开始观测不同的星座,但在不同维度上看到的星空一定是不同的。比如中国古人就十分喜欢观测“北斗七星”,要知道,这可不是随便在哪都能看到的。

倘若天地都是平的,那不同地区观测到的星空也应该是相同才对。

为何所有“天体”都是圆型?是什么力量让宇宙做到如此的整齐划一 - 天天要闻

当然,无论是物理还是天文科学知识都浩瀚如海,哪怕是这些名留史册的科学家们穷尽一生也只能探究一二,远不是几篇文章,几句话可以解释的清的,想要了解更多,还需要后人更多的努力。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