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出差一去半年,能养个宠物撸一撸吗?丨Young望星空 追星逐梦

2022年12月27日21:37:03 科学 1141

Young望星空 追星逐梦

不知不觉中,时光的脚步已经来到2023年的门前。回首刚刚度过的三百多个昼夜,彷佛是一个个台阶,每一步都记录着中国航天的发展。在元旦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为广大读者准备了科学时光趴第9季“Young望星空 追星逐梦”科普跨年活动,请大家和我们一起,进行一场激动人心的追星逐梦之旅吧!

审稿专家:赵良玉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飞控系副教授


每当我们想象在太空中的生活时,总会联想到科幻作品中,未来的人类像生活在地球一样居住在充满科技感的宇宙空间站里的画面。科幻作品中,在宇宙中的人类不仅吃饭睡觉与地球无异,甚至还能像在地球一样饲养着猫猫狗狗当宠物。


虽然这样的幻想距离人类今天的科技水平还显得有些遥远,但我们不难想象,在空间站和宇宙飞船漫长的在轨运行/宇宙航行中,如果能有一只毛茸茸伙伴的陪伴,应该会对航天员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好处。毕竟,谁能拒绝一只太空猫咪呢?

太空出差一去半年,能养个宠物撸一撸吗?丨Young望星空 追星逐梦 - 天天要闻

来源丨postable.com


所以,在空间站里,到底能养宠物吗?


那些上过太空的动物

其实在人类登上太空之前,作为人类的替身和太空探索的先锋,动物们已经早早地去太空旅行过了。


最先登上太空的动物是果蝇。1947年2月,美国曾利用缴获的纳粹德国V2型火箭将一批果蝇送上太空,以研究太空辐射对遗传和免疫造成的影响。


最出名的太空动物应该要数苏联的太空犬莱卡,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只进入地球轨道的动物。1957年11月3日,莱卡乘坐斯普特尼克2号飞船发射升空。在当时,让其安全返回地球的技术尚未完全掌握,因此莱卡的旅程注定了悲剧性的结局。

太空出差一去半年,能养个宠物撸一撸吗?丨Young望星空 追星逐梦 - 天天要闻

太空犬莱卡 来源丨NASA


计划中,莱卡应该在完成一周环绕地球的飞行后吃下含有毒药的食物被安乐死,然而根据2002年公布的一些资料显示,在升空4小时后,莱卡就已经因为太空舱过热而中暑死亡了。最后,在环绕地球飞行了五个月以后,莱卡的遗体与斯普特尼克2号一同坠落进入大气层焚毁。


第一次成功从太空返回的动物也有两条狗,分别叫做“贝尔卡”(Belka)和“斯特拉卡”(Strelka),它们乘坐斯普特尼克5号飞船于1960年8月升空,在一天后返回地球。这艘飞船里还搭载了兔子、大鼠、小鼠、苍蝇以及一些植物和真菌,最终飞船上的所有生物都安然返回了地球。

太空出差一去半年,能养个宠物撸一撸吗?丨Young望星空 追星逐梦 - 天天要闻

太空犬斯特拉卡 来源丨维基百科


除了前面提到的动物,上过太空的实验动物还包括猴子、黑猩猩、猫、龟、蛙、鱼及很多种昆虫等。另外,腔骨龙和慈母龙的化石也曾经跟随美国的航天飞机上过太空,算是为数不多“登上过太空”的古生物了。


在空间站里养宠物,有啥问题?

那么,在空间站里饲养宠物要面临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首先,作为宠物饲养在空间站里的动物需要不能干扰航天员的正常工作和科研任务,因此容易发出叫声、容易误触空间站中各种开关的动物显然是不合适的。


其次,空间站里的动物需要和航天员一样能够适应微重力环境,因此比较敏感,容易出现应激反应的动物也不适合作为太空宠物。


第三,在空间站里的宠物(如果饲养在航天员居住区)还需要不能对空间站本身造成损害,因此太空宠物还不能有啃咬硬物的习惯,也不应该有严重的掉毛情况。

太空出差一去半年,能养个宠物撸一撸吗?丨Young望星空 追星逐梦 - 天天要闻

猫咪虽然可爱,但四处飞散的猫毛很可能造成空间站仪器的故障 来源丨pixabay


看到这里有的小伙伴已经想说了,难道不能通过人工训练来让宠物实现这些需求吗?答案是很难。我们前面提到的曾经上过太空的太空犬也都曾受过专业的训练来保证它们能够适应太空环境,但动物毕竟不是人类,即便是经过训练的动物也不能保证它百分之百不会做出不适宜的举动。


因此,专门训练出供给航天员在空间站中饲养的猫狗等宠物不仅成本过高,而且具有潜在的风险,所以现阶段想要看到太空猫咪、太空狗子等这样地球上最普遍的宠物,可能还需要等待技术的发展革新。


有什么能养在空间站的动物吗?

如果说完全不能在空间站饲养宠物,其实也不对。毕竟事实上有许许多多的实验动物已经被送上了太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饲养太空宠物应该也不是不行。这里咱们就以比较常见的宠物动物分类来分别看看有没有适合饲养在空间站里的。


猫和狗:经过了上面的分析,猫和狗显然不是适合空间站的宠物。除非将它们长期限制在一个固定的区域,但这样又对动物的健康不利,所以暂时排除。


宠物鸟:与猫狗类似,宠物鸟不仅存在容易应激的问题,鸟类先天的生理结构决定它们无法定点排泄,而且随着羽毛的生长,还会有羽粉脱落的问题。如果在空间站饲养鸟类,很可能会出现鸟粪羽粉满天飞的惨状。

太空出差一去半年,能养个宠物撸一撸吗?丨Young望星空 追星逐梦 - 天天要闻

鹦鹉的叫声和羽粉,也是个问题 来源丨pixabay


宠物仓鼠:包括仓鼠、豚鼠刺猬等小型哺乳类宠物或许是空间站里相对合适的选择,它们个头不大,用几十厘米的饲养箱就可以很好地饲养,而且在太空实验的历史中,各种实验鼠可以说是太空中的常客了,所以如果想要在空间站里饲养毛茸茸的宠物,各种仓鼠应该是相对最合适的。

太空出差一去半年,能养个宠物撸一撸吗?丨Young望星空 追星逐梦 - 天天要闻

在太空,可能需要将仓鼠养在一个具有密闭循环装置的饲养箱里 以避免垫料的碎屑飞散 来源丨pixabay


爬宠:从可以养在饲养箱中这点来看,很多爬宠,例如宠物蛙、龟、蜥蜴等动物也符合。不过虽然蛙和龟曾经登上过太空,但从容易应激这点来看,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似乎并不适合;另外,这些动物由于需要从容器中饮水,而太空中的水会呈现球状,因此也存在溺水的风险,也就更加不适合饲养在空间站中。


鱼:在太空养鱼听起来可能有点疯狂,然而实际上已经有好几种鱼上过了太空。1973年,一对鳉鱼被送上了太空,在之后的实验里,还有鱼类胚胎、斑马鱼孔雀鱼、牡蛎蟾鱼等其他一些鱼类被送上太空进行相关实验。

太空出差一去半年,能养个宠物撸一撸吗?丨Young望星空 追星逐梦 - 天天要闻

斑马鱼是常见的观赏鱼,也是非常常用的实验用鱼 来源丨pixabay


上面的鱼类名字是不是有点耳熟?没错,斑马鱼和孔雀鱼正是我们在花鸟市场最常见的两种观赏鱼,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航天员们已经实现在太空养鱼了!总而言之,从技术角度来说,现在在空间站里饲养仓鼠和观赏鱼这样的宠物应该是可行的,但想要吸猫撸狗,恐怕还为时过早。


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就将在天宫空间站里迎来中国人在太空的第一个春节。在未来,我国的航天员还将在月球建设研究基地,为中国人的“星辰大海”之梦继续向前迈进,就让我们一边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加油,一边小小地期待着有一天,我们的动物朋友也能陪着我们一起遨游太空吧~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科学家警告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会爆发,爆发威力更大 - 天天要闻

科学家警告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会爆发,爆发威力更大

近年来,意大利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发生了多次引人注目的火山喷发。近日,专家警告,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变得更加活跃,甚至发生喷发。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表示,融化的冰川可能正在悄悄为未来更具爆炸性和更频繁的火山喷发埋下伏笔。“冰川通常会抑制下方火山的喷发量,” 研究...
【公共数据库挖掘】牙线竟含“永久化学物”?6千人大数据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径 - 天天要闻

【公共数据库挖掘】牙线竟含“永久化学物”?6千人大数据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径

利用公共数据库发现牙线使用与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复杂关系,看懂“挖数据”发文的黄金机会!关心健康的你,可能听说过PFAS,一类被称为“永久化学物”的有害物质,因其在环境和人体中极难降解而备受关注。它们存在于不粘锅、防水服、食品包装等众多产品中。那么,我们每天使用的牙线,是否也可能成为PFAS的暴...
【野聊聊气象】“烧烤”or 蒸煮” - 天天要闻

【野聊聊气象】“烧烤”or 蒸煮”

【来源:黄山交通旅游广播】各位好,我是小野。昨天,我们进入了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此时,暑气正浓、高温频发,南北方有的“蒸煮”有的“烧烤”,咱们黄山就好了,二者皆有。继昨天“烧烤”之后, 受“丹娜丝”影响,周四之前我市将有一次风雨过程,
其实,《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韩子昂” - 天天要闻

其实,《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韩子昂”

在电影《流浪地球》里,韩子昂作为重型卡车的高级驾驶员,执行着运送发动机推动燃料火石的任务。然而,《流浪地球》还是落后现实了。在内蒙古伊敏露天煤矿,重型卡车根本不需要韩子昂。几百辆由中国华能、徐工集团、国家电网、华为联合出品的全国首型取消驾驶室的纯电无人矿卡——“华能睿驰”矿卡正在伊敏煤矿同时“打工”...
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孙大业逝世,享年88岁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孙大业逝世,享年88岁

讣告 | 沉痛悼念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大业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无党派代表人士、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孙大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18时14分在石家庄逝世,享年88岁。孙大业先生,1937年7月生于浙江杭州,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 天天要闻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天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标志着盛夏的登场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蒸煮模式”这一时节,暑气蒸腾全国从南到北,正是荷花竞相盛放之时偶有清风拂过,满塘荷香给炎热的夏季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 天天要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专业创始人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严家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4岁。严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进入哈工大读研,1985年任教授。历任哈工大热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闻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号台风 “丹娜丝”备受关注。最新消息显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时,“丹娜丝” 为热带风暴级,台风中心位于距离浙江省温岭市偏南方向约 190公里的东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9 级(23 米 / 秒,约 83 公里 / 小时)。“丹娜丝”将先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8日早晨起逐渐转向偏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