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仍然面临着新冠疫情和流感疫情叠加流行的风险,特别是今年冬季。”11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2022年“世界流感日”科普宣传与学术会议上表示,新冠疫情期间在流感防控的科学问题上,仍需加强攻关。
中国科学院院士董晨也表示,目前全球仍面临较高的流感和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任重而道远。
“今年6月以来,欧洲出现新一轮禽间流感疫情,同时美国也出现前所未有的禽类感染H5N1疫情,存在极高的溢出并感染人风险。所以流感和新冠叠加,是我们今冬明春面临的非常大的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指出,当前新冠疫苗接种水平逐步提高,但流感疫苗接种率却普遍偏低。
多位专家在会上提醒,应格外关注今年冬天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那么,为什么今年冬天叠加流行可能性大?如何应对可能到来的叠加流行呢?
世界多地发现XBB病例
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是BA.2.10.1和BA.2.75亚谱系重组,具有更高的再感染风险。
近日,已有多地发现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的病例。
马来西亚
10月31日,马来西亚卫生部宣布,该国发现4例感染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的病例。目前他们出现了发烧、咳嗽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已被要求自我隔离7天。
日本东京
当地时间10月27日,日本东京广播公司(tbs) 新闻网站报道,日本东京都政府当天公布,东京首次确认有6例奥密克戎变异毒株“XBB”感染病例。
英 国
英国卫生安全局28日发布最新新冠变异病毒技术报告说,由于生长优势,一些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亚型毒株的出现,可能让新冠病毒近期传播加快。
这份基于流行病学数据的技术简报指出,多种奥密克戎亚型毒株正在英国传播,其中不少产生了突变,可能会具备一定程度的免疫逃逸能力。
英国卫生安全局主管临床和新发感染事务的官员米拉·钱德说,新冠变异毒株出现并不意外,疫苗接种仍是防范未来新冠感染潮的最佳方式。
接种疫苗仍能对XBB病毒发挥作用
10月5日,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副研究员曹云龙在社交平台发文称——
XBB的免疫逃逸能力暂时是变种病毒中最强的,其免疫逃逸能力明显高于BA.2.75.2和BQ.1.1,也高于BR.2、BM.1.1.1和CA.1。
香港特区政府专家顾问、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丘倩怡专访时指出,XBB.1变异病毒株有很强免疫逃逸能力,因此进入社区后传播速度较快。但他又强调,XBB病毒并不会导致更严重的症状,接种疫苗,体内的t细胞仍然能够对XBB病毒发挥作用。
呼吸道病毒应成为传染病防控重点
“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都是呼吸道病毒,呼吸道病毒感染往往潜伏期短、传播迅速、传播范围较广,传播性强,发病率高,较难控制。”
钟南山指出,呼吸道病毒造成的疫情一旦暴发,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进而成为全球传染病中防控的重点。
图片来源:网上会议截图
如何有效应对可能到来的叠加流行?
钟南山认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在呼吸道病毒诊疗和控制中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在新冠疫情中,推动发病机制基础研究,加速临床快速诊断手段的研发,为临床疫情的防控实践与疾病预后的判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来自俄罗斯、英国等不同地区的学者共同认为,新冠疫情期间的防控经验值得借鉴,例如研制快速可及的诊断手段或将对防控流感疫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得借鉴的还有在新冠疫情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国在呼吸道病毒研究方面取得了标志性的系列成果。”董晨表示,基础研究在呼吸道病毒、病原学、结构生物学、免疫学、跨种传播与感染致病机制、临床救治、疫苗药物和抗体等方面取得进展,形成了较好的技术储备,可为流感的防控策略提供指导。
===
内容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上观新闻、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