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自由人——评《玫瑰与蠕虫》

2022年07月16日01:52:03 科学 1202

就算是从H.G.威尔斯算起,科幻小说中有关人类与外星人接触的题材已经有了一个世纪之多的历史了。但这一题材至今还吸引着科幻作家去创作,还吸引着读者去阅读。

其中原因之一也许是,现实世界中人类还没有与外星文明真正接触过,连一点茫茫宇宙中某个星球上可能有智慧生命的证据都没有。这就为想象留下非常广阔的空间(但不知道如果人类真的与地外文明接触之后,此类题材是否还能得到青睐)。

在科幻作品中,地球与外星文明接触的结果也基本只有两大类,和平或是战争。也会有少见的第三种,比如克拉克的《与罗摩相会》,高等文明对人类文明不屑一顾。

与外星文明交战的故事,往往会变成将人类历史的某些段落、或者作者对历史规律的总结(如权力争夺与战争不息之类)搬到太空再次演绎的老套。而这一点恐怕在古罗马琉善《真实的故事》里就写过了。

最后一个自由人——评《玫瑰与蠕虫》 - 天天要闻

《玫瑰与蠕虫》这本2015年的科幻作品也几乎是类似的写法。某个文明正在向地球加速而来,对方的目的可以肯定是为了毁灭地球。面对压力,地球人联合起来,组建了拥有最高权力的太空舰队,并且殖民月球、金星等。在击退了一波进攻后,权力分割,有人想统一太阳系,有人想独立。而人类文明却难逃覆灭的命运。

从历史角度来说,这些都不新鲜,而统治者的短视、暴戾、虚伪与制造恐怖也是常事。关于这部小说中的历史重现,读者甚至可以看到,这些殖民地的官方建筑几乎都遵循了某些民族的神话传说与二十一世纪前的独特艺术。比如某个会议厅竟然仿照拿破仑三世的风格进行装饰!二十五世纪的人还在听二十一世纪的流行歌曲!这恐怕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谁叫作者的头衔之一是历史学博士呢。这些风格上的倒退,或许我们可以用某种灾难的副效果来解释。在强人统治、万众一心、生活水平倒退的时代,人们的审美会大幅倒退,而宗教、传统等势力则会借势还魂。

作者的头衔还有理论物理学学士、人工智能系统开发者。因此,除了历史重演的看点,书中那些像”解释性肿块“一样的经得起检验的技术恐怕是很对硬科幻迷的胃口。

而人工智能系统开发的经验则为此书中对于银河系文明系统、文明的进化的构想提供了亮点。这也是这本小说中的重要部分。

在书中,银河系文明系统是一个超级网络或者说超级智慧,每个文明是其中的一个大的节点,而这个文明中的每一个城市是下一级节点。其中每个智慧生命则是这个智慧的“肉鸡”,作为分布式运算的终端。

不幸的是,这就是这本小说展现出来的对文明进化趋势的判断。人类文明将无法避免地形成一个超级智慧式的集体主义,从而联入银河系的大网络,成为银河系超级智慧的一个节点。类似的构想其实在克拉克的《童年的终结》中就已有过,人类意识联结为一体,最终并入超主。

于是我们看到,这种人类与外星文明交战的想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思考人类的未来。面对毁灭的命运,人类做出选择的可能是什么?还是说人类几乎没有什么选择。

在《玫瑰与蠕虫》中,人类其实根本就没有深入接触银河系文明,他们仅有的几次接触,也只是与一些代表接触。也就是题目中的玫瑰与蠕虫。玫瑰代表的宇宙清道夫想要全面控制人类,蠕虫提供的方案是找一个代理人统治,同时所有人类的意识中的一部分为分布式运算提供“场地”。在这两者的夹击下,人类文明失守得更快。

对于人类的未来,《玫瑰与蠕虫》的作者显然态度悲观。他的不看好主要发源于当下。书中写到,“媒介的进步使社会更加一体化,在这样的社会里个体的重要性越来越低,结构的重要性越来越高。”现代资讯的泛滥使得每个人的智商都在倒退,个人无法处理如此多的信息,他们开始变得不负责任、缺乏远见。因而为了能够人类文明的存续,显然需要一个借助科技力量的集体主义超级智慧。

这样的进化,不只是在银河系其他文明中如此,在地球受到毁灭性打击后的几百年里,一个一直隔绝于其他国家与部落的团体也借助他们的服务器进化出了集体智慧。

难道人类的未来就只能如此了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人们所推崇的“自由”还有可能存在吗?这也是作者思考的问题。但答案依然是悲观的。

作品以在整个太阳系中无足轻重的上尉孔季的选择结尾。这个上尉感染了玫瑰“病毒”,他明白银河系超级网络一定会收编太阳系网络,但他希望这个与世隔绝的集体智慧能够与之对抗。而他,则选择在两者之间游走,一仆侍二主,以获取部分的自由。

如果银河系文明真的依照如此走向发展,那么代表人类个体至高价值的“自由”也将消失,上尉孔季便是人类文明中的最后一个自由人。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作为宇宙第一批星系,银河系内真的只有人类吗? - 天天要闻

作为宇宙第一批星系,银河系内真的只有人类吗?

作为太阳系的上级,银河系的演化历史一直以来都是天文学家十分感兴趣的话题,在分析了银河系中心区域25万颗老年恒星之后,目前认为银河系的年龄在130亿年左右,考虑到宇宙诞生也不过138亿年,所以银河系算是宇宙中第一批星系了。
美国学者:美中应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强沟通 - 天天要闻

美国学者:美中应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强沟通

中新网北京7月4日电 (薄雯雯 赖纨伶)在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重阳金融研究院)3日主办的讲座上,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主席克利夫·库普坎(Cliff Kupchan)表示,美中两国应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强沟通。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文在主持讲座时表示,推...
278万篇AI论文背后,中国研究者做出了哪些贡献? - 天天要闻

278万篇AI论文背后,中国研究者做出了哪些贡献?

AI 浪潮已经席卷而来,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网购联系客服,对面接起电话的大概率是 AI 客服,高考结束填志愿也有“AI 助手”协助择校,甚至还能用 AI 来让照片里的人动起来,让“麻瓜”们也能享受一把哈利波特里的魔法世界。AI 浪潮的背后,是那些潜心“造轮子”的研究开发者们,不断探索新的算法和技术,...
“今天下单,明天见李”,低空经济助力 “脆李航班”;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日开幕 - 天天要闻

“今天下单,明天见李”,低空经济助力 “脆李航班”;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日开幕

“今天下单,明天见李”,2024年“脆李航班”正式启动7月2日,21架货运无人机从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起飞,抵达重庆巫山机场,将所载巫山脆李转运至中国邮政航空波音737全货机,标志着2024年“脆李航班”正式启动,并首次实现了“空空联运”。7月2日,货运无人机在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的脆李果园内转运巫山脆李。巴渝特色名优...
《自然》杂志发表中山大学团队肿瘤耐药机制研究突破性成果 - 天天要闻

《自然》杂志发表中山大学团队肿瘤耐药机制研究突破性成果

北京时间7月3日23时,《自然》杂志(Nature)刊登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何裕隆、张常华教授团队主导的科研成果《NBS1蛋白乳酸化修饰是高效的DNA修复和化疗耐药所必需》,至此,困扰医学界的“谜题”被中国科学家揭开谜底。该项研究首次确认了一种DNA修复蛋白(NBS1)蛋白乳酸化修饰在肿瘤化疗耐药中的关键调控作用,并创新性...
将“丝滑”进行到底 神十八乘组第二次出舱活动全记录 - 天天要闻

将“丝滑”进行到底 神十八乘组第二次出舱活动全记录

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个半小时,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这是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阶段进行的第16次出舱活动。16时19分,航天员李聪打开问天实验舱出舱舱门,开始个人首次太空行走。李聪登上机械臂,拆分固定装置后,搭乘机械臂转移至接设备点,随后航天员叶光富将作...
为什么温度能够达到1.4亿亿亿亿度,最低仅-273.15度呢?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温度能够达到1.4亿亿亿亿度,最低仅-273.15度呢?

在宇宙中,有很多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而温度也算是其中一个。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温度一般都是在零下30到40摄氏度左右,而在夏天,温度也就只有40到50摄氏度。但在宇宙的某些地方,温度却可以达到1.4亿亿亿亿度。这个温度有多高呢?为什么温度能够
受伤小鸟在草地上扑腾,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受伤小鸟在草地上扑腾,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永富 记者 姜振军)“草地上有只鸟好像受伤了,跟普通的鸟不一样。”7月1日,盐城市大丰区的海边,在海上风力发电厂工作的3名工人发现一只鸟在草地上扑腾,他们合力抓住了小鸟,上网一搜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于是拨打了110报警求助电话。△救助红隼 大丰警方供图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大丰区公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