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这个词语由美国人发明,但中国在尧帝时代就有传说

2022年07月03日22:41:37 科学 1225

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上空发现了一种会发光的圆盘飞行器,当时的报纸只笼统地称它为“椭圆形的发光体”,不明飞行物更引起人们兴趣。


UFO一词是对不明飞行物的命名,美国空军上尉爱德华·鲁佩尔特发明了“UFO”一词,取代了当时所用不准确且有暗示性的“飞碟”一词。


UFO在外国出现出现有记录,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出现过这种现象吗?


UFO这个词语由美国人发明,但中国在尧帝时代就有传说 - 天天要闻

在古老的尧帝时期,我国就流传有UFO外星人事件,那时在西海上,人们看到有一艘圆形的巨舰光芒四射,晚上更是十分光亮,照亮了海水和远处的绿树,隐约还可以看到有穿着羽衣的人,就像传说中的神仙,每隔12年就出现一次,等舜帝继位后,就没有再出现过。


这个神秘现象记载在中国晋代的《拾遗记》书中,这本书专门记录历代将被遗忘的各地奇怪事件与人、物。


史记·周本纪》记载商周时期,UFO火红色物体帮助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故事。那是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即位几年后,计划讨伐暴虐的商纣王。


在周武王讨伐商纣王行军途中中,从天上飞来一个火红色物体,先停留在周武王营帐的上方,后来又飞走了,远远看去,像是一只鸟,并伴有声响。这种不明飞行物,让人感到是上帝帮助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大家信心百倍,一举灭掉了残暴的商纣王。


不明飞行物似乎就是除恶扬善的象征,在《晋书·张祚传》记载,公元354年,张祚篡位,自立为皇帝,都城在姑臧(即今河西走廊的武威)张祚称帝当晚的奇异景象:“当夜,天有光如车盖,声若雷霆,震动城邑,车盖形状如大伞,横视上锐下平。”


这个飞行物这与圆形飞碟非常相似,由于张祚是篡位称帝,古人把这件事视为不祥之兆。果然,张祚当了三年皇帝,就被家族中的其他人杀死了。


UFO这个词语由美国人发明,但中国在尧帝时代就有传说 - 天天要闻

北宋天文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真实的“扬州明珠”事件,友人的书斋建在湖上,一天夜里忽然看见一颗巨“珠”,离他很近。“珠”房大开,有半席那么大,里面有一颗如拳大的宝珠,耀眼夺目,白光如银,光芒像初生的太阳,突然“珠”飞起来,像耀眼的太阳,浮于湖面上。


北宋天文学家沈括所记述的不明飞行物,与现代人的目击报告十分相似,更为神奇的是,这个飞行物竟然时隐时现几十年。


1892年,清代画家吴友的画作《赤焰腾空》,画出了市民在朱雀桥头仰望空中一团火而议论纷纷。《赤焰腾空》图可以说是一副详细生动的报告,记述了火球掠过南京城的时间、地点、大小、颜色、速度等。


北宋时期,世人尚无飞碟和UFO之说法,但这幅《赤焰腾空》图,就成为今人研究UFO的一则最早的历史资料。


近期,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对各种不明飞行物的记录更为详细,解释也更趋于现代化,让人更容易接受。


关于UFO的种种传说,我过记录的更早,在在尧帝时代就有传说,后来的记载就更为详实,潜藏在民间,记录在史册,这些飞行物也有助于我们打开思维,更多地去思考,更有兴趣地探讨天空的奥秘。


UFO这个词语由美国人发明,但中国在尧帝时代就有传说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自然之美:布氏苇莺 - 天天要闻

自然之美:布氏苇莺

布氏苇莺:雀形目、莺科、苇莺属鸟类,属小型鸟类。体长12-15厘米,体重10-12克。其中国内主要分布于新疆以及香港,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水库、水塘、溪流、沼泽等不同水域附近的灌木丛、芦苇丛以及草丛中。
超绝!夏日的沈阳!今天4时5分正式进入…… - 天天要闻

超绝!夏日的沈阳!今天4时5分正式进入……

今日4时5分 我们迎来“小暑”节气小暑,暑气渐盛虽还未到最酷热之时却已奏响了盛夏的序曲年方过半 季夏正始小暑,又称“小热”暑气蒸腾、热浪翻涌虽未到三伏极盛之时但此时的沈城已浸满了夏日的浓烈气息此时节气温飙升最高可达35℃雷雨也时常突袭闷热与
90%稀土中国掌控!美国7000万卖厂悔断肠?今我们技术卡它脖子 - 天天要闻

90%稀土中国掌控!美国7000万卖厂悔断肠?今我们技术卡它脖子

美国这会儿估计正对着空气拍大腿。20多年前7000万美元就卖掉的稀土工厂,现在想花7亿都买不回来。更扎心的是,全球90%的稀土话语权攥在咱们手里,它想造点像样的东西,还得看咱们脸色。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稀土这玩意儿,听着像土里的稀罕物,
清华大学韩敏芳教授团队:从实验室到应用转化,高性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理论与实践 - 天天要闻

清华大学韩敏芳教授团队:从实验室到应用转化,高性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理论与实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其高能量转换效率和广泛的燃料适应性使其在能源领域具备了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分布式发电、便携式能源装置和大型电力系统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平板式SOFC电池堆重复单元(CRU)及千瓦级电堆实物图▲ 2011~2020 年全球SO...
颠覆医学!AI帮助无精男喜当爹,800万扫描找出3个生命火种 - 天天要闻

颠覆医学!AI帮助无精男喜当爹,800万扫描找出3个生命火种

专注AIGC领域的专业社区,关注微软&OpenAI、百度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大语言模型(LLM)的发展和应用落地,聚焦LLM的市场研究和AIGC开发者生态,欢迎关注!全球著名媒体CNN消息,一对国外夫妇饱受18年不孕不育折磨,主要原因是丈夫患有无精症,精液中无法检测到精子,而这是导致男性不育的罕见病症之一。在传统检查中,即使...
罕见!今年三伏天近10年来最短 - 天天要闻

罕见!今年三伏天近10年来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风穿夏,寻觅清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开始变得潮湿闷热,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也快到来。在过去10年,从2015年至2024年,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仅30天,是近10年来最短的一次。酷热还没真正开始,暑意已经蔓延。此时,寻一处清凉,成了夏...
国科大毕业生探访怀柔“一城两都” - 天天要闻

国科大毕业生探访怀柔“一城两都”

7月5日一早,雨过天晴。怀柔科学城新质生产力创造中心门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毕业生们正带着家人走下大巴车,准备进展厅“探秘”——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毕业典礼走进“一城两都”活动的首站。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新华社记者刘祯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运动场座无虚席,热烈的氛围比骄阳更胜。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这里举行。万余名毕业生即将从这个被称作“离科学最近的地方”启程,奔赴各自的科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