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又拍到“新物种”,2米的怪鱼,是核辐射还是海底物种入侵?

2022年07月02日23:27:09 科学 1044

据日本广播协会7月1日报道,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宣布,他们中的一个研究小组拍到了一只“深海鱼”,它十分巨大,躯体肥壮,就像日本动漫里刻画的恶心生物一样。

日本又拍到“新物种”,2米的怪鱼,是核辐射还是海底物种入侵? - 天天要闻

紧接着日本翻看了一下“未知海洋新物种”的历史记载,与这条一模一样的鱼,去年在日本的静冈县外的骏河湾也发现过,便知道它的名号——横纲沙丁鱼。

所以,这还算得上新物种吗?

算,绝对算!

因为今年发现的这条鱼,比去年发现的同物种个体大了两倍!长度足足有2.53米,如果这个新物种成长期仍在继续的话,谁也不知道它们还能长到多大!而且至今发现不到10条。

日本又拍到“新物种”,2米的怪鱼,是核辐射还是海底物种入侵? - 天天要闻

是海底物种被迫游高?还是日本核辐射造成的鱼种变异?

这是去年在日本东南海岸外的熊野海发现的一种海鳞虫,它们的体型只有其配偶的四分之一,外行听上去没什么,但在研究海洋生物的科学家眼里,这种经过几个世纪都没变过的海虫,突然之间进化出了缩小版,这就有点猫腻呢,但具体原因,人类还不得而知,

日本又拍到“新物种”,2米的怪鱼,是核辐射还是海底物种入侵? - 天天要闻

生态学行为学特征的基础之上,海鳞虫的‘侏儒化’可能与它们和雌性共同生活在贝壳内的生活方式有关,但科学家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一切推理都还在未知答案下的常规逻辑推理,但这种推理很显然完全不能正面回答,为什么海洋生物突然缩小4倍,如此巨大的变化,应该持续几十年、几百年才能符合自然生物进化的规律。

基因变异

核辐射对于生物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还会引起物种的基因变异,所以说核辐射对生物的影响都是毁灭性的。

日本又拍到“新物种”,2米的怪鱼,是核辐射还是海底物种入侵? - 天天要闻

相信大家对于8年前日本发生的核泄漏事件都还有印象,当时日本由于地震导致核电站发生了泄漏,也因此导致周围的许多生物发生了变异,虽然说核泄漏事件至今已过去很久了,但是核泄漏所带来的影响却并没有结束。

这种皮皮虾变身成战斗虾的例子已经不新鲜了。

日本又拍到“新物种”,2米的怪鱼,是核辐射还是海底物种入侵? - 天天要闻

据国际组织对日本福岛核电站附近海域的监测显示:核电站周边海域中,放射性物质明显高于其他水域,受核辐射影响,植物和动物都会产生变异。

日本又拍到“新物种”,2米的怪鱼,是核辐射还是海底物种入侵? - 天天要闻

包括平日里人们常吃的蔬菜水果等,都开始变得畸形而诡异!变大的包菜,长牙的西红柿,变小的向日葵。

日本又拍到“新物种”,2米的怪鱼,是核辐射还是海底物种入侵? - 天天要闻

还有双脸猫与奇大无比的老鼠之类的,由于真实画面有点恐怖,就不一一展示了。

日本又拍到“新物种”,2米的怪鱼,是核辐射还是海底物种入侵? - 天天要闻

对于生物变异,大多数是有害的,不适于生存的。比如变态的海洋生物,它们适应能力可能比较差,生存成问题,也不要指望就能成为一个新物种。

基因突变是什么?

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gene mutation)。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基因虽然十分稳定,能在细胞分裂时精确地复制自己,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

日本又拍到“新物种”,2米的怪鱼,是核辐射还是海底物种入侵? - 天天要闻

在一定的条件下基因也可以从原来的存在形式突然改变成另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就是在一个位点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基因,代替了原有基因,这个基因叫做突变基因。于是后代的表现中也就突然地出现祖先从未有的新性状。

其实核辐射在动物基因突变问题上不是第一次被提起了,当年也存在“切尔诺贝利巨鼠”的传闻。

1993年春,一支美俄联合科考队进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废墟,遭遇受辐射变异的巨鼠袭击,多人丧命。这群巨鼠约有50只,每只体长40厘米左右,20多公斤重。它们见到人会主动攻击,咬合力惊人,一嘴下去,连车胎都能咬爆,最可怕的是能够协同作战。最后,当局派出一个连的军队,携带轻重武器,才彻底消灭了这群巨鼠。

这是1998年刊登在《今日科苑》上的一篇报道。因为这本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有一定权威性,这篇文章后来被广泛转载,人们也就把这种巨鼠叫做“切尔诺贝利巨鼠”。

不论是核辐射也好,还是自然破坏所导致的地球生物集中变异也罢,其实,人类也无时不刻都处于辐射下,动物和植物在不断变异的同时,科学家们之所以对这个话题很紧张,最担心还是“生物变异”的问题终究落在人类头上。

这种“担心”的逻辑性很容易解释的通,目前发现的变异物种无一显示是“智慧觉醒”,而大多数都是“畸形”与“恐怖的残缺”。

如果是狗狗进化出了人类的智商,那就不是能够让人类担心的事情了。

日本又拍到“新物种”,2米的怪鱼,是核辐射还是海底物种入侵? - 天天要闻

最让人类担心的就是,人类起源于DNA,也会受限于DNA,如果双头人的案例会多发的话,那就不仅仅只是保护环境那么简单了。

1990年3月16日夜晚,美国明尼苏达州西部皮埃尔小镇的女教师帕提,在医院生下了女婴,但没想到的却是“双头连体”双胞胎——她们共有两个头颅、两个大脑和两根在骨盆处融合的脊柱,但却只有一个身体。因此,这两个姐妹要共用两只胳膊、两条腿和一个肝脏、一条大肠、一条小肠、一个膀胱、一个子宫和一个阴道。不过,在这个身体内却有两颗心脏、四叶肺、三个肾脏和两个胃。

日本又拍到“新物种”,2米的怪鱼,是核辐射还是海底物种入侵? - 天天要闻

人类的DNA是具备传承属性的,如果地球这场“生物变异”的灾难落到人类头上,我们虽然不会嘲笑天生的残障人士,但如果这演变成人类的常态,那问题就已经无法挽回了。

人类的科技还远远没到能够触碰DNA的程度,NDA是生命的密码。

如果这种密码还未被人类揭开,就遭受损伤的话,人类也将没有能力修复它,所以,科学家看待“变异”这种事情分两个角度,轻描淡写的说就是畸形,从文明角度来说那就是毁灭。

所以,不论是核辐射,还是自然平衡遭到破坏,人类需要这方面的科学家,以时刻提醒人类的安危。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证明:经常自拍,可解锁这3大硬核好处→ - 天天要闻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证明:经常自拍,可解锁这3大硬核好处→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会经常在朋友圈或社交平台上随手晒自拍照吗?说到自拍,在如今的时代,这已经是极为日常的一件事情了。作为一种记录的手段,任何事情都能成为我们自拍的理由,旅游留念、健身房打卡甚至只是平常出门散步,我们也可以自拍一张。
柳州发现3万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缩长眠,牙齿万年不腐 - 天天要闻

柳州发现3万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缩长眠,牙齿万年不腐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徐 来编辑|徐 来《——【·前言·】——》广西柳州凤岩遗址,又挖出一具3万年前古人骨骼。
纯国产!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3C6000系列芯片有多强 - 天天要闻

纯国产!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3C6000系列芯片有多强

长期以来,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深受西方技术的影响,学习和借鉴一直是发展的主旋律。然而,中国的科研团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从未停止自主研发的脚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期,西方媒体纷纷报道,中国在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领域均实现了重大突破
234亿元!科研投入创新高,蚂蚁AI再进化 - 天天要闻

234亿元!科研投入创新高,蚂蚁AI再进化

6月30日,蚂蚁集团发布的《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引发关注。从报告内容看,蚂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施三年后,进行了整体刷新,AI是一大关键词,聚焦场景包括医疗服务、理财服务等。技术始终是蚂蚁战略的底色,《报告》显示,蚂蚁2024年科研投入高达234.5亿元,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营收10%,巨额...
当自然邂逅科技:植物医生在央视“大国品牌”绽放东方美力 - 天天要闻

当自然邂逅科技:植物医生在央视“大国品牌”绽放东方美力

在美妆行业沉迷“概念营销”的当下,植物医生以一项硬核专利撕开竞争裂口,自2014年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携手共建“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十年砥砺前行,结下累累硕果,其核心成分石斛寡糖的发现,为肌肤抗衰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动物园的狼倒毙水塘边无人过问?相关方回应:已剖检属打架溺水,将制作标本 - 天天要闻

动物园的狼倒毙水塘边无人过问?相关方回应:已剖检属打架溺水,将制作标本

6月28日,有网友反映山西省太原动物园有一头狼死亡在水塘边无人处理。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动物园和园林局证实,已经过剖检确定这头狼是因为打架溺水死亡,园方会做成标本处理。>>>网友发视频游客询问动物园的狼为啥倒毙水塘边6月28日,网友发布时长21秒的现场视频显示,在动物园一处水塘边,一头狼疑似口部有血迹,尸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