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网友质疑:中国空间站不是真实存在,是在地面上拍摄的

2022年07月02日08:08:06 科学 1900

近日,中国人苦心经营,耗费20年时间建起的空间站,却遭到国外的网友质疑,认为中国空间站不是真实存在,是造假,而有关空间站的画面是在地面上拍摄的。

对于这个事件的起因,是因为在神舟13号期间,进行了一场直播授课,也就是在空间站上面对中国中小学生,结合外太空的环境,讲解有关外太空的知识。

而一些钻牛角尖的国外网友,全程并没有听几位航天员的授课过程,他们把目光对准了授课过程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中的一杯水。

国外网友质疑:中国空间站不是真实存在,是在地面上拍摄的 - 天天要闻

因为在外太空中属于微重力,这点重力几乎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在外太空中,任何没有固定的物品,在外太空中会属于漂浮的状态。

而在这个角落中的水杯中,看起来不仅水杯没有漂浮起来,而且水杯中的水也没有漂浮,并且水杯与水的接触面也非常平滑,就像在地面中拍摄的一样。

当这张相片出来后,国外一些网友,就进入集体的狂欢,而这些国外的网友也不难猜,都是一些吃不到葡萄就觉得葡萄酸的人。

国外网友质疑:中国空间站不是真实存在,是在地面上拍摄的 - 天天要闻


他们自己的国家造不出空间站,或者国际空间站马上要退役了,所以抱着羡慕嫉妒恨的心态,希望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只要找到一点他们认为不合理的点,就开始造谣,企图抹黑我国的科研成果。

事实上,如果稍微有点科学常识的人,或者关注中国航天工程的人,就会知道事情的真相,也知道有关质疑中国空间站的声音,全部是谣言。

因为空间站可以说是人类科学技术的结晶,代表地球上的最高科学技术水平,其上面有众多非常多精密的电子元器件,如果碰到水的话,就会造成这些电子元器件短路,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国外网友质疑:中国空间站不是真实存在,是在地面上拍摄的 - 天天要闻


所以在空间站中,用水都非常谨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新媒体矩阵,以及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三个大佬联合一起,就对水杯中的水进行解答。

原因很简单,因为怕在真空环境下,杯中乱窜,导致杯中的水泼洒,造成电子元器件短路,所以杯中是固定在座子上的,至于杯中的水为何没有泼洒出来,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水的张力作用。

如果看过全程的太空讲课,就会知道,这个视频是断章取义,因为在整个太空授课期间,这杯水曾经被王亚平拿出来进行过展示,而在展示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到水和杯中在真空状态下,所呈现出有别于地面的形态出来。

国外网友质疑:中国空间站不是真实存在,是在地面上拍摄的 - 天天要闻

所以,断章取义截图的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明显就是单纯的坏,他用整个授课视频中的一个截图,把它发布到网上,可见其是别有用心。

而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质疑,被国外网友发到网上,也不会有多少人观看,但是奇怪的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图片,在外网被疯传,如果说其背后没有人在推波助澜,很难让人信服。

也许很多人会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是这样的质疑,这样的谣言,就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从国外有传到国内。

国外网友质疑:中国空间站不是真实存在,是在地面上拍摄的 - 天天要闻


也被一些不明所以的网友在国内的网络上传播,这就对那些为我国航天事业,默默付出的航天工程师们,极其不公平,一个断章取义的截图,就否定了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

并且有关的质疑也越传越玄虚,以至于传到最后,说中国空间站是在地面上搭建摄影棚拍摄的,如果不加以澄清,就凭一张截图,还不知道会传成什么样子。

这不免让人想起50多年前的另外一场太空任务,那就是阿波罗11号登月计划,从1969年-1972年间,总共执行过7次登月任务,中间6次成功,1次失败。

国外网友质疑:中国空间站不是真实存在,是在地面上拍摄的 - 天天要闻

也同样是从那些发布的图片中找到一点,质疑登月计划的真实性,并且有关登月计划的造谣虽然经过澄清,但是直到今天,已经过去50多年,有关登月计划真实性的问题,还在有人进行质疑,和传播谣言。

但是有关这些质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科学界都得到肯定,但是却在民间受到质疑,有关我国空间站,已经接受17个国家的申请,并且已经开始接受中文训练,并且NASA局长也曾经有关中国空间站,提出可以合作的问题。

从这可以看出,在全球科学界对中国空间站,没有任何质疑,并且中国空间站取得的成就也得到各国的同行们的认可。

国外网友质疑:中国空间站不是真实存在,是在地面上拍摄的 - 天天要闻


所以,那些质疑中国空间站,并且在网上传播的人,不是蠢,就是坏,都已经2022年,只要稍微有一点科学常识,在网上稍微收集一点资料,就不会提出这种质疑了。

如果说国外网上质疑中国空间站,是为了恶心人,那么国内那些人在网上发这些质疑中国空间站的图片,又有什么目的呢?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量子力学如此诡异,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 - 天天要闻

量子力学如此诡异,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

量子力学,这门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物理学分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实验结果,颠覆了人们对物质世界传统认知的局限。量子力学中的叠加态和纠缠态等现象,以其超越日常经验的诡异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仅如此,这些现象在哲学层面也引发了深远的思考,
明天,人工增雨! - 天天要闻

明天,人工增雨!

经历了连续几天的高温终于雨要来啦~就在刚刚徐州气象发布人工增雨作业公告将于6月21日上午到6月21日夜间择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具体情况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来源丨徐州发布、徐州气象一审丨苹果二审丨李璇三审丨仝勋监制丨刘砾总监制丨鲁晓波“无线睢宁”商务合作:13815355808(微信同号)点和扩散一下...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 - 天天要闻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作者:刘泽排版:点点起点钠电关注到,6月19日,湖北虹润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申报的“湖北虹润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获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批复。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
武大博士毕业生高晟俊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独 - 天天要闻

武大博士毕业生高晟俊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独

6月20日,武汉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在九一二操场举行。值得注意的是,仪式前,测绘学院博士毕业生高晟俊获得了学校专门为其定制的学位服,在校徽下绣上他的武大学号。 高晟俊。图/武汉大学微博 同日,高晟俊告诉九派新闻,他今年35岁,即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延续科考生活。 他对极地测绘的兴趣源于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
人这辈子,最顶级的认知:要有“祛魅”思维 - 天天要闻

人这辈子,最顶级的认知:要有“祛魅”思维

01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词,祛魅。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拿学历来说,有人提出了一个观点,要对学历祛魅。意思是,我们要正确看待学历,而不能认为学
拥抱“科学的春天” 大湾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闻

拥抱“科学的春天” 大湾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

伴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各界的热词,一个新的“科学春天”正在到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着力迈向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创科已然成为最重要的赋能者之一。在“机遇湾区”走访活动中,创科也成为政产学研都无法绕开的一个关键词。
植物如何抵抗和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机制 - 天天要闻

植物如何抵抗和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机制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孙自法)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适应的,长期以来颇受学界关注和持续开展研究。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科研团队和美国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发现,尽管气候变暖导致植物生长季节延长,但植物仍能保持叶片生长和衰老时间的稳定平...
为你喝彩|风云岁月:张鹏与中国气象卫星的精准探索 - 天天要闻

为你喝彩|风云岁月:张鹏与中国气象卫星的精准探索

自1970年国家开始上马风云卫星工程,至2023年风云三号07星的辉煌升空,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已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50多年来,风云气象卫星不仅见证了中国气象预报技术的飞跃,也从早期的粗略预测逐步迈向了今日的精准预报。这一变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