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2022年07月02日04:45:02 科学 1332

“太空出差三人组”顺利返航,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熟,科学家成功研制新冠疫苗……科学突破层出不穷。不过,人们普遍对科学的关注度较低,认为科学十分深奥,距离自己过于遥远。事实真是如此吗?

《科学时代: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

《科学时代: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告诉我们,人类的日常生活与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科学时代: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是一部科学发展史,并非科学成就的简单罗列,而是讲述了完整的发展历程,解读了现代科学的内涵。

科学的发展是连续不断的。科学概念的构建以及科学发明的诞生并非一步到位,很多科技成就的取得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知识体系不断更新迭代,为科学实践提供指导,同时,大量的科学实践也会不断积累经验,为后人的研究奠定基础。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始终是有限的,因此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

例如,书中提到的宇宙探索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伽利略、开普勒等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为宇宙探索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到了20世纪,爱因斯坦又提出了颠覆性的相对论,带来了“时空”的概念。此后,大爆炸等宇宙学理论相继诞生,空间探测器成功发射,人们对宇宙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如果我们只关注重大科学事件的发生,而忽略了它的发展历程,是无法真正理解现代科学的。碎片化的信息无法展示一门学科的形成与演化,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我们理解现代科学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本书不同于其他的科学通史,它将视线聚焦于科学史上的“高光”年代——20世纪。

17 世纪,艾萨克·牛顿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自此以后,科学的发展从未像20 世纪一样有过如此重大的进步:人类成功登月、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青霉素等抗生素及核医学投入临床使用、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诞生……20世纪的种种科学成就奠定了当今及未来世界的科学基石。

这些科学技术的出现不仅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并决定了科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了解20世纪的科学是我们理解当下及未来科学的必经之路。

“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 天天要闻

这张照片记录的是1969 年7月20 日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时的珍贵瞬间,照片中的人物是执行阿波罗11 号任务的航天员巴兹·奥尔德林

全书共分为五章,分别对应太空探索、核能开发、化学应用、生命科学和通信五个主题,展示了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杰出成果。

在字里行间,20世纪的科学发展脉络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能够了解到20世纪科学的重要突破,也能直观感受到人类生活的变迁。

例如,广播、电影、电话、电视和计算机的相继出现,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骤然缩短,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 天天要闻

早期的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质量达27吨

1901年,意大利工程师古列尔莫·马可尼在英国进行了史上第一次跨越大西洋的无线信号传送,对无线电做出了突出贡献。1920年,出现了第一批广播节目。广播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随着电视显像管的发明,电视成功问世,这是20 世纪最受关注的发明之一。从此,声音和图像渐渐走进千家万户。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则为人们带来了信息交流的新方式,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使信息的传递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983年,人们已在家庭中广泛使用个人计算机,《时代周刊》封面将其评为“年度机器”。

“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 天天要闻

《时代周刊》封面(1983 年1月3日刊)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

20世纪,塑料以其制造成本低、易塑形等特点,逐渐替代了一些资源有限的自然材料,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然而,塑料导致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 天天要闻

塑料污染形势严峻,海洋生物面临巨大威胁

如今,科学技术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各类科学产物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学密不可分。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科学的时代,需要跟上现代科学发展的步伐,这本《科学时代: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恰能帮我们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科学时代: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

01 《时代周刊》特别授权

斯蒂芬·霍金相对论作品完整收录出版!

《时代周刊》(Time),又称《时代》,1923年创立于纽约,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也拥有广泛影响力。1999年,《时代周刊》发表了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一篇名为《相对论简史》的文章,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了爱因斯坦对人类知识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 天天要闻

斯蒂芬·霍金,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02 珍贵历史图片

重现20世纪真实场景!

《科学时代: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包含大量珍贵的历史和科学照片,从火箭、探测器、医疗设备、集成电路照片到核能发电原理图,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的科学成就,同时也指出了塑料污染等人类发展必须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 天天要闻

为了能直观地呈现复杂的原子结构, 一名研究人员使用了分子模型做演示,摄于1941 年

03 北大专业译者倾心翻译、审校

这本书由北京大学专业译者倾心翻译,对书中专业知识和专有名词进行了详细地核实,同时为了便于理解,对部分知识点进行了解释。

“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 天天要闻“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 天天要闻“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 天天要闻

《科学时代: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

END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证明:经常自拍,可解锁这3大硬核好处→ - 天天要闻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证明:经常自拍,可解锁这3大硬核好处→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会经常在朋友圈或社交平台上随手晒自拍照吗?说到自拍,在如今的时代,这已经是极为日常的一件事情了。作为一种记录的手段,任何事情都能成为我们自拍的理由,旅游留念、健身房打卡甚至只是平常出门散步,我们也可以自拍一张。
柳州发现3万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缩长眠,牙齿万年不腐 - 天天要闻

柳州发现3万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缩长眠,牙齿万年不腐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徐 来编辑|徐 来《——【·前言·】——》广西柳州凤岩遗址,又挖出一具3万年前古人骨骼。
纯国产!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3C6000系列芯片有多强 - 天天要闻

纯国产!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3C6000系列芯片有多强

长期以来,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深受西方技术的影响,学习和借鉴一直是发展的主旋律。然而,中国的科研团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从未停止自主研发的脚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期,西方媒体纷纷报道,中国在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领域均实现了重大突破
234亿元!科研投入创新高,蚂蚁AI再进化 - 天天要闻

234亿元!科研投入创新高,蚂蚁AI再进化

6月30日,蚂蚁集团发布的《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引发关注。从报告内容看,蚂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施三年后,进行了整体刷新,AI是一大关键词,聚焦场景包括医疗服务、理财服务等。技术始终是蚂蚁战略的底色,《报告》显示,蚂蚁2024年科研投入高达234.5亿元,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营收10%,巨额...
当自然邂逅科技:植物医生在央视“大国品牌”绽放东方美力 - 天天要闻

当自然邂逅科技:植物医生在央视“大国品牌”绽放东方美力

在美妆行业沉迷“概念营销”的当下,植物医生以一项硬核专利撕开竞争裂口,自2014年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携手共建“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十年砥砺前行,结下累累硕果,其核心成分石斛寡糖的发现,为肌肤抗衰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动物园的狼倒毙水塘边无人过问?相关方回应:已剖检属打架溺水,将制作标本 - 天天要闻

动物园的狼倒毙水塘边无人过问?相关方回应:已剖检属打架溺水,将制作标本

6月28日,有网友反映山西省太原动物园有一头狼死亡在水塘边无人处理。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动物园和园林局证实,已经过剖检确定这头狼是因为打架溺水死亡,园方会做成标本处理。>>>网友发视频游客询问动物园的狼为啥倒毙水塘边6月28日,网友发布时长21秒的现场视频显示,在动物园一处水塘边,一头狼疑似口部有血迹,尸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