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手术被戏称为“灵魂抽取术”,成为诺贝尔奖的污点

2022年06月30日15:57:22 科学 1995

这个手术被人戏称为“灵魂抽取术”,

宣传精神病人做完手术后可以脱胎换骨;

实则捣毁脑组织,让人变得麻木没有感情,如同行尸走肉一样;

上至美国总统的妹妹,下至几周岁哭闹的小孩,都曾是这个手术的受害者;

上世纪美国著名的肯尼迪家族盛极一时,出现了很多杰出人物。

这个手术被戏称为“灵魂抽取术”,成为诺贝尔奖的污点 - 天天要闻

但鲜少有人知道的是,肯尼迪家族还诞生过一名低能儿,因为生产事故导致智力发育不全的罗斯玛丽·肯尼迪。

作为精英家族中唯一一个智力低下的孩子,罗斯玛丽多多少少遭受到了区别对待。

父母鲜少让她出现在大众视野,但她却表现得非常积极乐观,天使容貌下是一颗纯真的心。

为了能够让罗斯玛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也为了不破坏肯尼迪家族的精英基因,她的父母将她送上了手术台。

请当时最著名的精神病外科医生弗里曼做了一台名为:额叶脑白质切断术的手术。

这个手术被戏称为“灵魂抽取术”,成为诺贝尔奖的污点 - 天天要闻

而手术的失败,让原本还能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的罗斯玛丽,变成只能坐在轮椅上不能自理的偏瘫患者,失去语言能力的同时,智力也降低到了2岁儿童的程度。

这也让肯尼迪家族彻底放弃了她,罗斯玛丽这位原本可以逍遥快乐的名门千金,余生都将在疗养院中度过,直到被人遗忘。

而这件事中,除了这个臭名昭著的额叶切除手术外,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罗斯玛丽成为了肯尼迪家族最长寿的人。

这个手术被戏称为“灵魂抽取术”,成为诺贝尔奖的污点 - 天天要闻

额叶切除手术,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诞生的?

世界上第一种精神科外科手术就是额叶脑白质切断术。

它由外科医生莫尼兹发明,并因此项手术获得了诺贝尔奖

最初人们都将额叶切除术看作精神病人的救命稻草,但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后人们发现,这是一场极其荒唐且毫无人道精神的闹剧。

上个世纪早期,人们对精神系统疾病的认知还少之又少。

即使在今天,精神疾病也依旧是人类无法攻克的难题,但人们对它的偏见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这个手术被戏称为“灵魂抽取术”,成为诺贝尔奖的污点 - 天天要闻

最初人们将精神疾病归类为“玄学”问题,经过几个世纪的研究也没搞清楚它的发病机制。

直到精神病院的出现,医生们开始系统性的治疗、研究精神病患者。

但说是研究治疗,其实早期的精神病院更像是一个酷刑厂。

电击和铁链都是必不可少的装备。

直到19世纪中期,一名受伤的建筑工人让医生们看到了新的曙光。

他的头被一根铁棍插进去,但是奇迹般地活了下去,并且之后性情大变,朋友们都觉得他像变了一个人。

这个手术被戏称为“灵魂抽取术”,成为诺贝尔奖的污点 - 天天要闻

而铁棍插中的正是他的左前额叶。

当时的医生大胆猜想,失去前额叶或许并不会影响生命,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情绪,这对受精神疾病困扰的人来说,岂不是灵丹妙药。

于是一名欧洲医生很快展开了研究,在动物身上实施了实验,分别切除不同的大脑组织做对比。

但当时的大多数医生还存在着理智,他们认为这是一项野蛮、粗俗又毫无人性的手术,所以研究最终被搁浅。

直到二十世纪中旬,外科医生莫尼兹又翻出这项十九世纪的研究,再次开始动物实验。

这次他选择了一只暴躁的大猩猩,在切除额叶后,大猩猩表现出异常的温顺,对任何行为都不会做出过激的反应。

这让莫尼兹喜出望外,很快开展人体实验。

他的第一个实验对象是一名性格极端且偏激的妇女。

这个手术被戏称为“灵魂抽取术”,成为诺贝尔奖的污点 - 天天要闻

在经过电击后,妇女陷入睡眠,莫尼兹在妇女头顶左右边分别开了两个洞,倒入了高浓度酒精溶液,以此破坏神经递质系统。

醒来后的妇女,除了容易犯恶心外,性情变得冷淡,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来,对待人和事物不再有攻击性,在当时的确算得上一次成功的手术。

等到后面莫尼兹又对手术进行了改进,不再倒酒精,而是直接拿真空针将额叶抽出来。

当时没有检查仪器,手术全程都是在医生看不见病人大脑内部真实结构的情况下进行的。

也就是说,完全靠理论支撑。

莫尼兹共同研究的弗里曼医生也对这项手术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比如莫尼兹的手术操作难度大,手术环境要求高,并不能大规模实践。

所以弗里曼发明了冰锥疗法。

这个手术被戏称为“灵魂抽取术”,成为诺贝尔奖的污点 - 天天要闻

这使额叶切除术在全世界快速流行起来。

别说正规医院的医生可以做这种手术,街边小诊所也完全可以胜任。

冰锥疗法更加简单粗暴,冰锥通过病人的上眼窝进入大脑,通过左右滑动来破坏额叶。

十分钟就能完成。

随时随地都能做。

而且仅需25美元。

短短十几年间,就是几万人做了额叶切除术。

弗里曼请记者大肆宣扬自己,而当时的人们被结果蒙蔽了双眼,都将额叶切除术看作治疗精神疾病的灵丹妙药。

再加上二战的爆发,让许多国家的民众陷入惶恐与焦虑中,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都在增加,尤其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因为创伤应激反应被大批大批的实施免费手术。

后面甚至夸张到,只是一时情绪性格不稳定的人,也被家属拉来强行进行手术,两岁的孩子都不能幸免。

曾有继母因为孩子不按时上床睡觉,而对其进行额叶切除这种荒唐事。

1949年,莫尼兹因为额叶切除术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弗里曼的冰锥疗法同时间段被大肆追捧。

直到1970年,美国才开始陆续禁止额叶切除手术,开始采用药物治疗。

但为时已晚,因为做过手术的人,很多都没了自己原本的性格和喜好,犹如行尸走肉一般,真正麻木不仁地活着,没有情绪的波动。

孤僻、迟钝、麻木、神经呆滞,行为退缩。

这就好像,没有味觉的人吃什么都无所谓一样,而情绪性格是人最鲜明的特色,没了它们,不过是每天吃饭睡觉续命而已。

所以额叶切除术也被人们戏称为“灵魂抽取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他的生活又有何意义呢?

所以额叶切除术的禁止是人道主义的光辉,同时也是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偏见的改善,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南京大学等科研团队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取得的四项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四项研究分别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来源:新华社广州日报新花城编...
昆明现80公斤巨无霸“菌王”,4个壮汉才搬得动 - 天天要闻

昆明现80公斤巨无霸“菌王”,4个壮汉才搬得动

7月7日清晨,一筐体型惊人的巨型野生菌亮相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场,瞬间吸引众人驻足围观。有市民表示,这个是“菌王”吧?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菌。市民崔先生说,这朵巨型野生菌是在嵩明附近发现的,由于菌子体型过于庞大,他找来四位壮汉朋友帮忙,才合力将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 天天要闻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近期,英国专门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和政策网站“碳简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经济活动和能源需求持续上升的同时,中国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约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个月里下降了约1%。这意味着,中国碳排放有望提前达峰。“中国可能已到达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里程碑。”英国广播公司...
脑洞超级大开!《逝者如斯蝇》让你体验苍蝇短命一生:见证各种有趣死法 - 天天要闻

脑洞超级大开!《逝者如斯蝇》让你体验苍蝇短命一生:见证各种有趣死法

快科技7月9日消息,独立游戏团队Playables再次带来了令人脑洞大开的作品——《逝者如斯蝇》。这款游戏将于7月31日登陆Steam平台,玩家将扮演一只苍蝇,体验其短暂而充满趣味的一生。《逝者如斯蝇》延续了Playables团队一贯的风格,采用简单手绘风格的画面,呈现出一只小苍蝇在房间各处游移的场景。与传统游戏不同的是,《逝...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高甜!清华博士情侣,双双选择去…… - 天天要闻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高甜!清华博士情侣,双双选择去……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他来自湖北,她来自新疆2015年他们一起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本科毕业后又一同成为精密仪器系直博生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奋斗拼搏他们性格互补、各有所长在人生的下一程,他们默契约定一同奔赴祖国西部为国防事业挥洒青春热血崇高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走进南三岛参与海洋保护科普活动 - 天天要闻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走进南三岛参与海洋保护科普活动

南都讯 记者程安 实习生许骞文 7月4日,在“双百行动”驻湛江坡头区服务队的组织下,湛江科技学院“满天星”实践团的同学们带着满满热情,来到美丽的南三岛巴东小学,深度参与了一场以“珍爱美丽家园、保护海洋生态”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南三岛三面环海,迷人的海岸线不仅风光旖旎,更是中国鲎保护区和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
今年6月 全球经历“第三热” 西欧气温创新高 - 天天要闻

今年6月 全球经历“第三热” 西欧气温创新高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9日发布报告说,全球刚刚经历了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西欧地区则经历了该机构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 报告显示,6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