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学家成功让公鼠诞下10只健康幼崽,男人怀孕成为可能?

2022年06月25日14:04:33 科学 1054

在2021年的6月10日,国内的生物科学研究又出现了一个重磅新闻。一篇题目为大鼠雄性共生体的妊娠模型的研究报告发表在了生命科学预映本平台上,而作者是海军医科大学的科研人员。虽然这篇论文还未经同行评审,也还没有正式发表,但在经过媒体的争相报道后。

2021年,科学家成功让公鼠诞下10只健康幼崽,男人怀孕成为可能? - 天天要闻

6月19日,关于公鼠怀孕的关键词迅速登上微博,这条热搜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广泛讨论,部分网友戏谑道:“男性怀孕指日可待了”,虽然是生物学届用于向重大的研究发现,但这篇文章却在可行性和生物伦理方面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2021年,科学家成功让公鼠诞下10只健康幼崽,男人怀孕成为可能? - 天天要闻

我国航空化工生物科学这些领域的蓬勃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除了生活物质上的满足,科技的便利还带来了精神上的丰润。虽然科技的快速发展似乎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但是在这些科学技术领域却也饱受着道德伦理的争议。

生物学也是其中争议最多的领域之一,从怀疑使用转基因食品会导致不孕不育,到克隆人的伦理问题。生物学是在与伦理和道德的讨论中艰难前进的,而这一篇公鼠怀孕的论文也在这次风波中饱受争议。

那么,这个实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男性怀孕是否可行,它又为何饱受争议,实验的意义又何在呢?

2021年,科学家成功让公鼠诞下10只健康幼崽,男人怀孕成为可能? - 天天要闻

具体来说,这篇论文的研究者采用了四个步骤。首先研究者经过手术,将已经去势(将动物以外来方式除去生殖系统或使其丧失性功能称为去势)的雄性大鼠和雌性大鼠背对背的连接成连体鼠,使得二者可以共用血液,经过血液的互通,雌鼠为去去势雄鼠提供了一个雌性微环境。

在经过手术6周后,去势雄鼠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已经达到了和雌鼠相类似的地步,在手术之后的八周,科研人员又将一只健康的雌鼠单侧子宫移植给了连体鼠中的去势雄鼠,这一步,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在雄鼠的身上构建了一个怀孕鼠模型。

2021年,科学家成功让公鼠诞下10只健康幼崽,男人怀孕成为可能? - 天天要闻

接下来,在等待雄鼠的伤口愈合后,研究者从第三只雌鼠体内提取出胚胎,再将处于囊胚期的胚胎分别移植给“连体鼠”雄鼠的移植子宫和雌鼠的原生子宫里。胚胎移植 3 周后,研究者对共生体中“怀孕”的雄鼠进行剖腹产 ,获得了后代小鼠。

依据论文所述,这一次的实验中共有46对连体大鼠,有562个胚胎被移植到了雌鼠的子宫,还有280个被移植到了雄鼠的子宫。最后雌鼠的子宫中还有169个胚胎发育正常,而雄鼠体内只有27个胚胎发育正常。对比可以发现,胚胎在雌鼠体内正常生长的几率是30%左右,而雄鼠仅有9%。

最终的结果显示,雄鼠移植子宫中的280个正常胚胎分娩出了10只幼鼠,分娩的成功率在3.68%。

2021年,科学家成功让公鼠诞下10只健康幼崽,男人怀孕成为可能? - 天天要闻

与国内的媒体竞相报道的男性怀孕指日可待不同,这个研究的结果反而给男性怀孕带来了一个悲观的结论。尽管在体内安装了真正的子宫,也在雄鼠的体内培育出了相似的雌性激素环境,但是胚胎成功繁殖的几率依然远远的低于雌鼠自然繁殖的几率。作为研究者之一的张荣佳表示:“如果实验的结果是正确的,那几乎是给男性怀孕判处了死刑。”

在这个研究登上热搜后,争论便没有停下来过。最大的问题是将这个技术直接用在人体上,是否和自然规律相互违背,另外男性生子也与传统的女性孕育的思想有着激烈的冲突。

2021年,科学家成功让公鼠诞下10只健康幼崽,男人怀孕成为可能? - 天天要闻

其次,在本次的实验中,研究人员不仅将雄鼠阉割去势,还牺牲了三只雌鼠用以供给血液、子宫、卵子,对动物毫无怜悯的进行生物实验,也让人难以接受。在7月1日,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论文的作者向学术交流平台提交了撤稿申请,几日后,又取消了撤稿申请。足以见得论文研究人员的纠结。

支持的一派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促进科技的发展,而不应该将伦理学的观点代入到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去。

另外,这个实验转化到人体上的可能性并不高,应该理性地看待问题,不能一上来就以社会观点进行批评,毕竟这项研究还是具有着一定的价值。

2021年,科学家成功让公鼠诞下10只健康幼崽,男人怀孕成为可能? - 天天要闻

而反对者则认为道德约束与科学发展是相互监督的,科学的研究需要伦理道德的规范。

而笔者,也支持后者的观点,这里引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永谋的观点。他在《中国科学报》的刊文中指出,网友的“围观”对于科技发展与科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道德约束往往要靠舆论起作用”。他认为,科学家的长处是在知识而非伦理,因此科技伦理审查需要引入科学界之外的人,也正是因此,才设置了科学伦理审查制度,这就是用社会价值来判断科研的动作是否会违背伦理准则的制度。”

虽然关于男性怀孕的争议较大,但科学家对于替代怀孕的研究脚步却没有停下。

2021年,科学家成功让公鼠诞下10只健康幼崽,男人怀孕成为可能? - 天天要闻

人造子宫到男性孕育,各种层出不穷的议题以及代孕方法,令人瞠目。也许有人会疑惑,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折研究各种怀孕的方法。其实最终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减少女性怀孕所造成的身体上的损伤。

从怀孕到生产,女性会经历产前身体浮肿、尿频、疼痛的折磨,产时的剧痛可能会造成下身撕裂,以及无法控制排泄的状况,在产后哺乳也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文化和身体的挑战、心理上也会有产后抑郁的风险。

也正是这种痛苦,催生了代孕的不法产业,让一部分没得选的贫困女性走上了沦为别人生育机器的不归路,也让有些没有文化的女性,在不知道怀孕代价的情况下便交付自己的健康而抱憾终身。

2021年,科学家成功让公鼠诞下10只健康幼崽,男人怀孕成为可能? - 天天要闻

这也正是这些替代怀孕技术一直在迅速发展的原因。缓减人类的痛苦,挽救人类的生命——这正是科技发展的最终议题。

参考文献:

[1]王雪莹. 从科学伦理反思“公鼠怀孕”[N]. 北京科技报,2021-07-19(020).DOI:10.28030/n.cnki.nbjkj.2021.000152.

[2]严阿勇. 小鼠胞浆内精子注射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

[3]解以扬,徐祥德.台风暴雨次天气系统影响因素及扰动传播路径[J].气象,1993(12):9-12+8.

[4]雄性大鼠妊娠模型的建立 A rat model of pregnancy in the male parabiont 生命科学预印本平台 bioRxiv

作者:小果 校稿编辑:小宛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研究人员日前绘制出尼罗河一条现已干涸的支流地图,认为它可能帮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刊载。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区是自吉萨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间的一片沙漠。那里距离尼罗河有数十公里远,但发现了港口遗迹。埃及学家...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 天天要闻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5月2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举行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新闻发布会。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较禁捕前增加47种。长江鲟从禁捕前监测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出现范围扩大。新闻发布会现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表示...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国首届量子精密测量赋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会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正式亮相。该显微镜由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自主研制,这标志着我国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图片来源:国仪量子国...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 天天要闻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联合发布公报,宣布完成了业内首次对 μ 子进行“冷却”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实现世界首个 μ 子(渺子)加速器迈出了一大步。据介绍,研究团队在 J-PARC 中心使带一颗正电荷的正 μ 子减速到几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状态,并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闻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来“小满”节气,民谚有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进入“小满”节气,雨水丰盈,江河的水逐渐增多。根据广州市水文气象数据统计,5月20日广州市降暴雨,其中白云、花都、增城等区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点落在地面,溅起水花。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受强降雨影响,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 天天要闻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陆文杰)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类群,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关键性指标。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常州鸟类生境状况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翱翔在青山绿水间,野外鸟类记录不断刷新,珍稀鸟类频频亮相。它们用翅膀为生态环境投票,实名认证了常州生物多样性工作的丰硕成果。在5·22国际生物多样...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 天天要闻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埃隆·马斯克,这个科技界的狂人,他总是有着让人震惊的想法和计划。这不,他又在火星上动起了脑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么把人送上火星,还在想方设法要在那上面建个城市。图片来自网络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可是挺活跃的,他就在那儿说,未来30年,火星上肯定会有人类城市。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划重点:- ️  英国政府研究人员发现,防止 AI 聊天机器人发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应的保护措施可以被简单的技术绕过。-   通过测试,研究人员发现五个系统 “极易受到攻击”,甚至在没有有针对性地绕过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也能产生有害回应。-   安全防护可以通过 “相当简单” 的攻击绕过,例如指示系统以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