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诺贝尔奖得主的这套方法论,将令你的论文如虎添翼

2021年10月13日04:50:02 科学 1053
新科诺贝尔奖得主的这套方法论,将令你的论文如虎添翼 - 天天要闻新科诺贝尔奖得主的这套方法论,将令你的论文如虎添翼 - 天天要闻

北京时间10月11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经济学家David Card因“对劳动经济学的实证贡献”获一半奖项,经济学家Joshua Angrist和Guido Imbens因“对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论贡献”获另一半奖项。

众所周知,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高度依赖实验,但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则无法随心所欲地进行实验。毕竟,我们不能为了学术研究就贸然让一国经济进入“实验状态”。

而三名获奖者的研究都与“自然实验”有关。诺贝尔官网在颁奖词中写道:

他们提供了关于劳动力市场的新见解,并展示了可以从自然实验中得出关于因果关系的结论。可以说,“自然实验”推动了经济学的“可信性革命”。

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重大问题都涉及因果关系,例如移民如何影响工资和就业水平,长期的教育如何影响一个人未来的收入……这些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没有可用作比较的东西。我们不知道如果移民减少或者一个人没有继续学习会发生什么。

今年的获奖者证明,通过自然实验可以回答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利用偶然事件或政策变化导致不同人群受到不同对待的情况。

由他们开发的框架——通过阐明建立因果关系所必需的假设,已经被研究人员广泛采用。也增加了实证研究的透明度。可以推断,采用此类实证研究分析方法的论文定会成为一大热门。

10月14日19:00~21:00,我们特邀985高校经济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超老师带来一场直播讲座——《从Data出发,做实证分析的常见误区》,

他将会在“可信性革命”背景下剖析初学者在写实证论文中常犯的一些误区。对实证研究论文有畏难情绪或投稿屡屡碰壁的老师或同学,不妨来听听这场直播课,没准困扰你的难题就将迎刃而解!

讲座亮点

此次讲座非常应景:(1)弗雷德里克研究设计正是对诺奖得主Imbens识别理念的归纳,这一思想将贯穿4次课程;

(2)第一讲(Data--->Facts),将从可信性革命角度剖析初学者在写实证论文中常犯的一些误区;

(3)第二讲(Model--->Knowledge)将会系统阐述什么是“可信性革命”、“因果推断”、“实证研究的设计”这些Angrist和Imbens的思想精髓;

(4)第三讲(Facts--->Model)系统介绍“因果识别”的理念,这将有助于快速帮助初学者了解现代实证因果推断的逻辑,避免走了弯路;

(5)最后一讲(Data--->Facts--->Model--->Knowledge),马超博士将总结三步,结合他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的一些经验教训,分享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做一个“可信”的实证研究,以及一些写作投稿过程中的心得。

希望给到那些对定量技术有抵触情绪、或者目前在投稿屡屡受挫的同学在科研写作中一些启示。

讲师介绍

马超,985高校经济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后(Postdoctoral Fellow),同时任全球劳工组织(GLO, Global Labor Organization)研究员。他长期从事健康经济学、微观应用计量、卫生政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管理科学学报》等经管类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

课程将采用直播方式,可在线互动答疑。

限时1元,立即扫码预约。

新科诺贝尔奖得主的这套方法论,将令你的论文如虎添翼 - 天天要闻

课程大纲

弗雷德里克研究设计三部曲之一:从Data出发,做实证分析的常见误区

1、弗雷德里克研究设计三部曲简介:

你以为的实证论文是Data到Knowledge的一蹴而就,抑或只是对统计软件结果的描述?实则你忽略了艺术性的关键两步

2、那些啼笑皆非的例子

3、关键假设

4、关键性质

5、初学者对回归分析理解上的几大常见误区

报名后,你还将享受以下四项权益:

1.专属学习交流群:群内将统一进行上课提醒和课后问题收集回复;

2.课中互动答疑:马老师将在课上针对大家问题进行细致回答;

3.课件资料免费领:免费领取马老师授课讲义,温故知新;

4.课后免费回看:随时随地,想学就学。

立即扫码预约

10月14日马超老师和你不见不散!

后续,我们还会推出马超老师主讲的三次《能用最简单的实证方法发表社会科学权威SSCI吗?—经典范例的解读 & 实践中的一些弯路与经验》进阶专栏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

《能用最简单的实证方法发表社会科学权威SSCI吗?—经典范例的解读 & 实践中的一些弯路与经验》课程大纲

二、弗雷德里克研究设计三部曲之二:从Model到Knowledge,你理解了你的问题吗?

1、可信性革命下的因果推断理念

2、什么是实证研究的“设计” (Design-based vs. Model-based)?

3、实证研究的因果为何物(Property vs. Comparison)?

4、回到休谟:为何实证论文需要mechanism?

三、弗雷德里克研究设计三部曲之三:从Facts到Model,Identification更是门艺术!

1、实证分析中的关键步骤identification为何物?

2、拆解不同的识别策略

四、弗雷德里克研究设计三部曲之回归主题:从Date到Knowledge的故事,只用OLS发表权威SSCI的范例与经验教训

1、范例解读:以AER经典论文为例

2、经验教训:以本人在JEBO上的发表为例

3、总结:回到弗雷德里克研究设计导图,你忽略了哪一环?

你也可以把讲座分享给好友一起学习哦~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冷空气要来了!北方极端高温即将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温! - 天天要闻

冷空气要来了!北方极端高温即将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温!

引言今年的夏季,无疑是火热的一年。不同于往年南方梅雨季的凉爽,今年南方气温明显偏高,而北方则是高温持续,炎热难耐。这种南北温差异常明显的天气,其实背后有着许多复杂的原因。本文将就今年夏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以及后期气温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嫦娥六号秀大脚,再次打脸阿波罗?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秀大脚,再次打脸阿波罗?

嫦娥六号成功完成了月球背面钻探取样工作,启程返回地球。似乎故事到这儿就已经告一段落,可没成想,嫦娥传回来的一张“大脚丫子”照片再次引发热烈讨论,有许多朋友据此质疑阿波罗登月涉嫌造假。嫦娥六号发回月球背面挖土照片在嫦娥六号全景相机拍摄的影像中,我们明显看到着陆器支撑腿把月球表面砸出了一个坑,嫦娥的“脚...
瑞士清洁科技公司Enerdrape开发预制地热板,回收城市地下空间的浅层地热能和废热用于建筑物制热或制冷 | 瑞士创新100强 - 天天要闻

瑞士清洁科技公司Enerdrape开发预制地热板,回收城市地下空间的浅层地热能和废热用于建筑物制热或制冷 | 瑞士创新100强

图源EPFL官网钛媒体APP注:瑞士连续12年全球创新指数竞争力排名第一,是全球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也是中国首个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国,在创新发展和科技金融领域与中国具有极佳互补性。由Venturelab主办的“瑞士创新100强”,汇聚了最佳“瑞士制造”的初创及成长期科技创新企业,是瑞士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生态标杆。自2011年以...
日本:触手展开超3米 巨型章鱼现身北海道 - 天天要闻

日本:触手展开超3米 巨型章鱼现身北海道

近日,在日本北海道的知床半岛罗臼海域,出现了令人惊叹的一幕——一只触手展开超 3 米的巨型章鱼现身于此。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据《朝日新闻》6 月 9 日的报道,这种被确认为北太平洋巨型章鱼的庞然大物,以其巨大的体型震撼着人们
土卫二,一颗冰冷的卫星,那里会有生命吗? - 天天要闻

土卫二,一颗冰冷的卫星,那里会有生命吗?

一片神秘的地外海洋,究竟住着谁?一起来看看土卫二上的原住民!"通过卡西尼号的测量,我们知道土卫二的海洋是宜居的。我们知道那里有液态水、能源以及碳、氢、氮、氧、磷和硫等化学物质。"图示:土卫二喷出的冰羽流。(图片来源:美国宇航局)新的研究表明,在土星卫星恩克拉多斯的表面有一些地方,航天器可以在那里着陆,...
就在端午,准备观赏! - 天天要闻

就在端午,准备观赏!

星空有约|月亮“邂逅”星团,这幕美景别错过端午节当天傍晚,一弯蛾眉月将与著名的蜂巢星团近距离相伴,届时只要天气晴好,感兴趣的公众将会目睹到这两个不同天体上演的“亲密一幕”。由于23时左右月亮才会从西方落下,因此观赏、拍摄这一幕美景的时间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