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院走出来34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出名的却是一棵树?

2021年10月10日16:04:05 科学 1913

2021年的诺贝尔已经逐步揭晓,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机构当中有这样一个学院,独占34位诺奖获得者。这就是牛顿、培根、拜伦罗素、怀特海、和维特根斯坦曾学习工作的地方:剑桥三一学院

一个学院走出来34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出名的却是一棵树? - 天天要闻

更有趣的是,虽然有34位诺奖得主,而三一学院一直最出名的是那棵“启发”牛顿的苹果树。现在我们不提这些哲学家,不提苹果树,单数数来自这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物理是强项

位于剑桥大学中心的三一学院建立于十六世纪,从1904到2019年,共有34位诺奖获得者从这里走出。

该学院成第一次被授予诺贝尔奖是1904年。这一年物理学诺贝尔奖授予了约翰·威廉·斯特拉斯(瑞利男爵)。诺奖奖励他在当年通过气体密度研究实验确定氩是一种新元素。

一个学院走出来34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出名的却是一棵树? - 天天要闻

尽管元素氩早在1785年就曾由亨利·卡文迪什制备得出,1894年约翰·威廉·斯特拉斯和威廉·拉姆齐的实验确定了其作为新元素的存在。

氩的发现解释了为什么氮从空气中提取的密度不同于分解氨获取的氮密度。作为稀有气体之一,氩无臭无味,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稀有气体。

因为氩的特性稳固,是惰性气体,因此科学家们以希腊语中懒惰、不工作一词“Argon”用作其化学名称。氩的化学符号也定为Ar。目前,氩因为易于得到,造价低,是用于防止物质反应的重要惰性气体,具有经济效益。

一个学院走出来34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出名的却是一棵树? - 天天要闻

获得诺奖并非偶然,约翰·威廉·斯特拉斯(瑞利男爵)已经研究气体成分十年之久,他曾将气体密度比重进行多次精确。例如他宣布氢和氧的原子量之比实际上不是1:16,而是1:15.882。

正是因为约翰·威廉·斯特拉斯(瑞利男爵)孜孜不懈地研究,他在发表了自己对蒸馏所得氮和化学所得氮的密度不同之后,得到了化学家拉姆赛的注意,并与之共同合作,进一步发现了他们在实验中发现的类氮元素其实并非氮的同位素,而是一种新的元素,即氩。

一个学院走出来34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出名的却是一棵树? - 天天要闻

诺贝尔和平奖

除了大量的物理学诺贝尔奖、化学诺贝尔奖还有医学诺贝尔奖,三一学院还在1925年迎来了一个诺贝尔和平奖。这次的获奖人是奥斯丁·张伯伦。因为他在1925年促成洛迦诺公约而和查尔斯·盖茨·道斯一起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奥斯丁·张伯伦是英国伯明翰人,早年就读于剑桥三一学院,后来辗转柏林和巴黎继续求学。奥斯丁·张伯伦于1888年从政,并于1924年至1928年间任英国外交部长。期间他废除了英国和苏联签署的条约,转向支持英国和法国、比利时结盟。

一个学院走出来34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出名的却是一棵树? - 天天要闻

《洛迦诺公约》主要由奥斯丁·张伯伦起草,核心内容在于确定一战欧洲协约国和中欧、东欧新兴国家间领土界限。其中参与公约签订的七个国家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其中和战败国德国恢复正常关系也是条约重点。

这个条约在美国的支持下,不仅为奥斯丁·张伯伦带来了诺贝尔和平奖,还对世界之后十几年的局势产生着影响:随着英苏合约破裂,苏联逐步受到欧洲的孤立。而欧洲内部,英国通过合约将自己置于仲裁人的地位,并暗示了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时英国的出兵介入。

一个学院走出来34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出名的却是一棵树? - 天天要闻

诺贝尔经济学奖

1998年剑桥三一学院的院长阿马蒂亚·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阿马蒂亚·森在各个领域研究中都有涉猎,但对经济学的贡献尤为突出。他在福利经济学、社会选择领域和发展经济学方面出版了多部著作。

阿马蒂亚·森是一位年长而高产的研究者。他26岁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之后在印度、英国美国任教。晚年,阿马蒂亚·森往返于印度和其他各国之间,依旧活跃于研究领域。2016阿马蒂亚·森成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一个学院走出来34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出名的却是一棵树? - 天天要闻

如今,在疫情全球肆虐的时候,阿马蒂亚·森再次于印度发文章表示自己的担忧。他认为疫情对于印度的贫穷人口可能构成巨大威胁。物资运输困难、粮食短缺、繁琐的核查都可能导致贫穷人口的生活恶化。

阿马蒂亚·森发文中特别提到关注社会边缘人的生活,他们的决定可能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他们决定了粮食种子是否会购买,并且直接影响了来年饥饿危机是否会到来。

一个学院走出来34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出名的却是一棵树? - 天天要闻

关于阿马蒂亚·森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泰戈尔获得诺奖的时候,他的秘书曾希望这位文学大家为自己即将出生的外甥取名字。泰戈尔思索之后说到“阿马蒂亚”,而这个名字的所有者就是后来印度第八位诺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