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老药新用能否成为新冠患者的“灵丹妙药”?研究发现“接受老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实验组死亡率反而更高

2021年09月24日22:31:03 科学 1581
「Science子刊」老药新用能否成为新冠患者的“灵丹妙药”?研究发现“接受老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实验组死亡率反而更高 - 天天要闻「Science子刊」老药新用能否成为新冠患者的“灵丹妙药”?研究发现“接受老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实验组死亡率反而更高 - 天天要闻

本文为转化医学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Daisy

导读:药物再利用,简称老药新用。新药的研发成本很高,而且非常费时,但是通过改变已有药物的用途有时候可以用来治疗新的疾病,然而有研究发现“接受老药——抗疟疾的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实验组死亡率更高! 9月22日刊登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表明,专家表示,药物再利用并不是开发新的疾病治疗方法(包括COVID-19)的捷径,存在固有的危险和缺陷,甚至不是将新药推向市场的有效途径。目前尚无针对新冠肺炎的“灵丹妙药”,还缺乏严格的临床研究,以及确定新适应症的剂量和时间表等。

“旧壶装新酒”——从老药中筛选候选新药

席卷全国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感染,让一个“老药”在抗击疫情的战争中闪亮登场了,它就是作为抗疟疾的首选药物——氯喹。氯喹是一种碱性药物,通过提高病毒与细胞融合所需的内吞体的pH值,抑制病毒繁殖从而抑制病毒感染。

然而,根据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最新第七版抗病毒药物,认为氯喹抗新冠病毒效果比羟氯喹更好,但是羟氯喹副作用比氯喹更小,更安全羟基氯喹可以帮助锌进入细胞,锌会减慢细胞内的病毒复制。口服后在肺部的集中比血清高700倍,并且羟氯喹具有人体免疫调节的活性,这也是其在预防及早期的治疗方面的药物机理。

「Science子刊」老药新用能否成为新冠患者的“灵丹妙药”?研究发现“接受老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实验组死亡率反而更高 - 天天要闻

药物羟氯喹

自从氯喹和羟氯喹这两种抗疟疾药物进入到“老药新用”治疗新冠肺炎,引发风波不断。瑞典、法国等多个国家停用它们来治疗新冠患者。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开发局局长Rick Bright也曾抵制未经证实的抗疟药物治疗新冠患者。在临床研究方面,巴西研究人员停止了部分羟氯喹研究,原因是一部分患者在接受两剂高剂量的药物后出现心律问题。美国退伍军人卫生管理局医疗中心进行研究后发现“接受羟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实验组死亡率更高!

根据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中的病例报告,羟氯喹才获FDA批准进入COVID-19的3期临床试验,且FDA尚未批准氯喹和羟氯喹用于治疗和预防COVID-19,未来预计招募20万名患者参与关于羟氯喹的100多项研究。

新冠“神药”瑞德西韦的临床数据研究结果也不令人满意。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目前尚无针对新冠肺炎的“灵丹妙药”,而且也许永远不会有。在大流行期间,各国都希望找到有效药物,但是对于药品来说,还需要实验、特定的科学规律和严密逻辑证明其安全有效,政治舆论都不能成为左右科学的把杆,关于特效药的研究,还需等待

SARS-CoV-2治疗药物开发面临挑战和机遇

对此,专家表示,药物再利用并不是开发新的疾病治疗方法(包括新冠病毒)的捷径,将氯喹、羟基氯喹、伊维菌素等类似化合物转化为治疗新冠病毒的药物存在固有的危险和缺陷

澳大利亚药物发现和翻译专家(包括制药行业、学术界和投资者)撰写的一篇论文强调了药物再利用的潜在挑战和机遇。研究人员于9月22日发表了一篇题为“Drug repurposing: Misconception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academic researchers”的文章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论文发表之际,药物再利用作为一种快速获得新冠病毒新疗法的潜在方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Science子刊」老药新用能否成为新冠患者的“灵丹妙药”?研究发现“接受老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实验组死亡率反而更高 - 天天要闻

DOI: 10.1126/scitranslmed.abd5524

虽然有一种假设认为,药物再利用是将新药推向市场的有效途径,但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加州安进市血液学/肿瘤学研究的前全球负责人兼副总裁、波士顿帕台农疗法公司现任联合创始人Glenn Begley博士认为,只有少数几个学术团体成功地改变药物用途的例子

Begley博士表示,监管过程仍然需要明确的商业价值主张、明确的知识产权、对药物代谢方式的既定理解,以及严格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以确定新适应症的剂量和时间表

他举出了一个例子,即重新利用备受争议的失败药物沙利度胺来治疗麻风病和多发性骨髓瘤,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他措施包括重新利用兽医抗蠕虫病药物莫西菌素治疗河盲,以及使用杀菌剂富马酸二甲酯用于治疗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

Begley博士说:“药物的再利用很少像服用经批准的药物,并使用相同的剂量和给药计划在不同的疾病中进行临床试验那样琐碎。”

这需要新的临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适当设计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研究、监管机构监督以及新知识产权的建立。失败率、成本和时间与新药研发相似。这不是权宜之计。”

“此外,如果不解决这些关键问题,许多药物再利用的临床项目无法满足‘临床均衡’,因此是不道德的。”

这项研究的合著者、著名的药物化学家、莫纳什大学Jonathan Baell教授说:“有一种假设认为,药物再利用是将新药推向市场的有效途径。事实上,这是幼稚的,忽略了许多药物开发需要获得监管批准的现实。”

Baell教授表示,目前有100多个药物再利用项目正在进行,以开发针对新冠病毒的新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药物,如瑞德西韦,氯喹,伊维菌素和羟基氯喹。但由于没有明确的随机对照3期临床试验来帮助确定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效用,早期关于其有效性的报告是混合的

他指出:“其中一些重新利用药物的努力,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未能将药物在体内的移动方式或人体对治疗新冠病毒所需浓度药物的反应方式联系起来。”

Baell教授说,正在进行更多的研究,以确定可能被重新用于治疗新冠病毒的药物,但许多化合物缺乏效力,需要非常高的剂量,并且可能无法耐受,才能对临床有益

UniQuest执行董事、商业化和研究合著者Mark Ashton博士说:“药物再利用最普遍的挑战之一是缺乏推动开发和商业化的专业知识。我们不能期望那些在基础科学和临床医学方面拥有无可置疑的专业知识的人,也能拥有成功驾驭知识产权、临床前和临床开发以及潜在候选药物的监管和报销要求所需的专业知识。”

在这方面,大学技术转让办公室或商业和工业专家以及加强对药物再利用机会的监督和识别,可以真正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资料: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09-drug-repurposing-panacea-covid-.html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Science子刊」老药新用能否成为新冠患者的“灵丹妙药”?研究发现“接受老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实验组死亡率反而更高 - 天天要闻

热门·文章

基因测序

【热议】更统一、准确的基因检测如何实现?震惊!两家顶尖基因检测公司给同一批癌症患者做了液体活检,结果竟然大不相同

新冠病毒

【Nature热议】新冠病毒愈演愈烈,然而疫苗的保护效力却在逐渐削弱,我们该怎么办?

新冠病毒

【Nature热议】福建疫情已蔓延四地!以色列110万大规模研究:接种加强针比只接种过两次注射的人感染新冠的可能性低19.5倍

新冠病毒

【Science】近5亿人生活在冠状病毒可能溢出的地区,新冠只是冰山一角,还会有更多SARS样病毒!

肠道微生物

【Genome Medicine】迄今为止首个将肠道微生物数据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后研究,有望成为未来治疗的关键!

类器官研究

【Nature子刊】利用人工合成的新型凝胶可轻松培育出胰腺“类器官”,精确复制人体胰腺

肿瘤研究

【柳叶刀子刊】低剂量CT筛查肺癌真的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吗?英国科学家通过实验带你揭晓答案!

新冠病毒

【重磅】新冠疫苗对德尔塔病毒保护作用有多大?美国疾控中心给出了答案:未接种人群的死亡率是接种人群的11倍!

基因测序

【Nature子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DNAm基因研究:确定了与血液中420,509个DNAm位点的DNAm相关的遗传变异

肿瘤研究

【重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基因的自我矫正功能能够抵御血癌,这有望成为治疗血癌的重大突破!

基因检测

【Nature子刊】150万规模最大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确定了近600个与反社会行为、酗酒、阿片类药物成瘾有关的基因位点

新冠病毒

【Nature】重磅!德尔塔变异病毒为何能够如此快速而凶猛地传播?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带你了解它

推荐·活动

第三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五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