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西南,放眼九天”航天人攻坚克难铸国魂

2021年06月02日18:30:52 科学 1277

【强国中坚 高质量发展看国企】“扎根西南,放眼九天航天人攻坚克难铸国魂

中新网遵义6月2日电 (记者 谢艺观)5月29日20时55分,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本次发射任务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了一系列研制和保障工作。

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看老军工企业如何披荆斩棘,焕发新生。

“扎根西南,放眼九天”航天人攻坚克难铸国魂 - 天天要闻

图为中国航天大楼。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攻坚克难,承担大量航天产品研产任务

5月22日,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火星表面地形复杂,“祝融号”火星车如何准确传递运动指令,进而灵活行走、“爬坡下坎”?这一切离不开火星车移动分系统核心传动部件——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的支持。

这次为“祝融号”保驾护航的火星车悬架减速自锁装置,正是由航天江南群建精密公司承研。在此次任务中,科研人员又一次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让小齿轮发挥大作用。

航天江南的前身是1965年我国航天工业建设的第一个三线后方基地——〇六一基地。1970年冬,贵州大山深处生产的首发导弹问世,标志〇六一基地建设后批生产能力形成。

几十年来,〇六一基地承担了大量航天产品的研制、批产任务,为国家多种卫星、运载火箭、战略战术武器系统等重点型号配套研制生产多项产品。载人航天、“嫦娥”工程、“神舟”系列飞船、天宫一号,都有着基地人的一份心血。

除了完成航天型号任务,〇六一基地还承担了重离子回旋加速器和正负电子对撞机等国家重大装备项目关键部件攻关,先后开发录像机、传动器、挖壕机、汽油机、拉丝机、井深仪、加速器、计算机、切割机等民品300多项,其中15项填补国内空白,50余项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近4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忆往昔,航天人一腔热血洒青山

航天江南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一是靠不断创新,二是靠航天人的信念。”航天江南科技委副主任魏俊华表示。

上世纪60年代,响应“好人马上三线”的号召,上海北京等全国各大中城市抽调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开赴黔北山区,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开始了研发工作。

“扎根西南,放眼九天”航天人攻坚克难铸国魂 - 天天要闻

图为大山深处的国营三五三一厂遗址,如今成为了教育基地。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这些技术人员,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如,研究所的导弹自动控制专家赵玉才为掌握控制规律,曾经在一年多的时间,每天坐在计算机前,将近50岁的人视力从正常的1.5下降到0.4。

研究员张万金在一次实验中,电雷管发生意外爆炸, 鼻子被飞出的炸片击得鲜血直流。但为了掌握引信引爆的正确数据,为工厂节约资金,依旧冒险在厂内进行小型模拟引信引爆试验。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军工企业普遍面临需要开辟民用市场的现实。企业走向市场后,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但在江南航天,只要是军品任务, 就会放在第一位。

据航天江南党委工作部副部长李德文描述,1994年4月,集团所属的乌江机械厂接到部队急需一套军品车的任务,工厂总装车间果断暂停民品生产,在零部件尚未配套齐全的情况下,就开始动手,一边总装,一边配套,连续几天加班加点,在七天内完成了一套军品车的总装。

转型升级,老国企焕发新活力

如今的航天江南意气风发,但曾经也经历过重重窘境。

20世纪90年代,由于体制机制、产品结构、创新能力、遗留问题、冗员负担、社会职能等主客观因素交织影响,曾令人艳羡的“三线”企业普遍陷入亏损,迎来严峻的生死考验,〇六一基地也一度变得冷清萧条,债台高筑、车间停产、收入减少、职工下岗、人才南飞……

后通过实施企业破产和“九五”调整改造,〇六一基地扭转了连续多年的亏损局面,形成新的研发生产能力。

“扎根西南,放眼九天”航天人攻坚克难铸国魂 - 天天要闻

图为航天江南梅岭电源厂研发的电池。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目前,航天江南的贵州航天城、自主可控航天智慧产业园、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三大园区的规划布局基本完成;核心能力显著提升,初步具备第X代系统研发制造能力;智能制造水平迈上新台阶,效率、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航天江南营业收入从104.63亿元升至160.29亿元,经济规模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11.20%;全员劳动生产率从每年15.69万元/人增至每年27.24万元/人,价值创造能力不断增强,年均增速达14.19%。

“下一步航天江南将重点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技术上突破创新,通过追踪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加强技术储备。二是产业化提升,民用产品智能制造方面进一步提高。”航天江南科技委常委蔡景元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西安突然狂风暴雨闪电,网民说他拍到了龙!专家回应:可能不大需研究 - 天天要闻

西安突然狂风暴雨闪电,网民说他拍到了龙!专家回应:可能不大需研究

一、狂风雷暴突袭古城,多名网友称“天上游龙飞舞”5月2日晚,西安市民经历了一场猝不及防的强雷雨突袭。随着夜色降临,原本平静的天空突然响起一连串震耳欲聋的雷鸣,电闪如昼、狂风呼啸,有人形容那场景仿佛酒吧蹦迪现场,天空中不时炸出白光,让整座城市在一瞬间被照亮。然而,就在这场雷暴中,多个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万物皆大 - 天天要闻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万物皆大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今天是 5 月 5 日,也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夏 —— 属于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的到来,意味着我们已经来到了夏天。通常每年 5 月 5 日或 5 月 6 日是公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五一劳动节的遐想 - 天天要闻

五一劳动节的遐想

五一劳动节,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总是能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对于我而言,劳动不仅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脑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领域中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过程。回顾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汗水与收获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里的这种——看起来特别像“塑料袋”的水母!千万别碰!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域发现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触碰!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 天天要闻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通过其微博账号@nyouyou发布声明,打假网传简历。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请微博辟谣尽快清理相关信息。据了解,此类虚假简历最早于2023年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内容涉及对...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 天天要闻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李鑫 摄2025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当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国空间站上,航天员们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众对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总是充满好奇,比如,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不穿航天服进入...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 天天要闻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个头虽小却气势满满,身着酷炫银蓝拼色套装,“E人”属性拉满频频转头挥手……最近,一场人类和人形机器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起跑。在一群形态画风各异的“钢铁选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现场观众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涌现着“萌萌哒”“太可爱了”的评价。...
立即远离!外出遇到这种“塑料袋”别碰,有毒!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外出遇到这种“塑料袋”别碰,有毒!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近期各地进入升温通道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千万别捡!当地时间2024年3月2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半月湾,沙丘海滩上的蓝色水母。数百万奇异的蓝色水母被冲上太平洋海岸的海滩↑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
气象部门回应西安雷雨夜不明飞行物 - 天天要闻

气象部门回应西安雷雨夜不明飞行物

5月4日,“西安现不明飞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热榜:称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现条状不明物,多名网友拍到黑影疾速掠过夜空,有目击者称像龙一样盘旋,至少有“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