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动物诞生于5亿年前,蓝色血液价比黄金,有人却拿它煲汤

2021年05月08日23:30:17 科学 1107


地球是个大舞台,不停地上演着生命的起起落落,每当故事归于平静,它就想方设法掀起滔天巨浪。


当超新星产生的伽马射线击中地球,75%的海洋生物灭绝;当超级地幔柱喷发,96%的海洋生物灭绝;当小行星撞击地球,统治地球1.6亿年的恐龙被清场。


大浪淘沙,一些生命来了又走,包括奇虾邓氏鱼、沧龙等海洋霸主相继灭绝,海洋生态系统经历了多次巨大变化,能躲过一次灭绝的已经非常幸运了,而有些动物却躲过了所有的大灭绝,并延续至今,它就是鲎(hòu)。


这种动物诞生于5亿年前,蓝色血液价比黄金,有人却拿它煲汤 - 天天要闻




延续5亿年的奇迹


当然有,抛开蓝藻等构造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不谈,鲎无疑是活得最长久的动物之一。


它是诞生于5亿年前(奥陶纪)的节肢动物,今天的鲎在形态上与侏罗纪时期的鲎化石几乎是一样的,它们的身体呈宽阔马蹄形,因为形态近似马蹄,所以也叫马蹄蟹,但是它们其实并非蟹类,反而更接近蝎、三叶虫


它靠腹部的鳃片拨动在水中移动,尾巴有一根长而尖的尾剑。尽管看上去很威风,但这种动物的战斗力还不如一只螃蟹,它们只能以蠕虫、薄壳的软体动物为食,有时也吃腐食。就是这样一种弱小的动物,曾经也是海洋中的霸主。


这种动物诞生于5亿年前,蓝色血液价比黄金,有人却拿它煲汤 - 天天要闻

雄性鲎(左)雌性鲎(右)



最古老的板足鲎(也叫海蝎)诞生于奥陶纪,它与今天的鲎在形态上有较大区别,它们更接近于尾部没有长倒钩的蝎子,体长在1.5m。那时候地球还没有成片的大陆,海洋植物刚刚出现,三叶虫、腕足类、棘皮动物最为常见,身长8、9m的直壳鹦鹉螺是这一时期凶猛的海洋肉食动物。


这种动物诞生于5亿年前,蓝色血液价比黄金,有人却拿它煲汤 - 天天要闻

长达10m的直壳鹦鹉



足鲎原本被直壳鹦鹉螺所压制,但一切因为奥陶纪晚期的地球第一次大灭绝而改变。


因为大灭绝而翻身的板足鲎


4.49亿年前,一颗中子星与黑洞由于不明原因相撞,产生伽马射线暴,其中一束不偏不倚击中了地球,射线破坏了地球大气层,击毁了1/3的臭氧层,强烈的紫外线造成了大量浮游生物的死亡,直接改变的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56%物种灭绝。


这种动物诞生于5亿年前,蓝色血液价比黄金,有人却拿它煲汤 - 天天要闻

三叶虫化石



直壳鹦鹉螺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发生了不良基因突变,体型缩小至2米。板足鲎却未受太大影响,在灾难之后,它迅速取代直壳鹦鹉螺,成为顶级掠食者,成为志留纪时代海洋节肢动物中个体最大的种类。


然而这种统治只持续了几千年,随着泥盆纪时代的各种鱼类的崛起,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主宰的时代正式落下帷幕,一些鲎灭绝了,一些活了下来。


这种动物诞生于5亿年前,蓝色血液价比黄金,有人却拿它煲汤 - 天天要闻

板足鲎和鹦鹉螺体型对比



在如今热闹的海洋里,现代鲎早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统治地位,但它们凭借坚硬的带刺外壳逃避很多鱼类的捕食,在40-50m的浅水区拥有一席之地,它们主要的天敌是红海龟,但这种海龟如今已经是濒危动物,它们真正的天敌另有其人。


明明很难吃,却被忽悠上餐桌


鲎在很早开始就进入了中国人的食谱,《本草纲目》记载:


鲎状如惠文冠及熨斗之形,广尺余。其甲莹滑青黑色。鏊背骨眼,口在腹下,头如蜣螂。十二足,似蟹,在腹两旁茎。背上有骨如角,高七、八寸,如石珊瑚状。每过海,相负于背亦曰鲎。其血碧色。腹有子如黍米,可为醯酱。


这种动物诞生于5亿年前,蓝色血液价比黄金,有人却拿它煲汤 - 天天要闻

鲎的卵



《岭表录异》中记载岭南人吃鲎的方法:腹中有子如绿豆,南人取之,碎其脚,和以为酱食之。


可见岭南人从很早开始就有了吃鲎的习惯,发展到今天,各地对鲎的料理方法各有不同,有煲汤的有烧烤的。书中还记载:“小者名鬼鲎,食之害人”,可见,古人也发现吃鲎的一些副作用。


现代研究表面:鲎肉内含有大分子非特异蛋白致敏性物质、及内环酰胺嘌呤类化学物质,吃鲎可引发皮肤过敏性斑疹、红肿和搔痒,严重时导致过敏性休克或致死性毒性反应,中毒的死亡率较高,还有引发严重痛风的风险。


这种动物诞生于5亿年前,蓝色血液价比黄金,有人却拿它煲汤 - 天天要闻

粉丝鲎肉



另外,鲎的味道非常一般,腥味重、肉质柴,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不法商贩为了赚钱,忽悠吃鲎能延年益寿,这也给鲎的生存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蓝色血液,招来杀身之祸


以鲎为食,只是鲎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早在美国的殖民地时期,人们就曾用“鲎肥”给土地增肥。数以百万计的鲎被捕捉起来,碾碎成肥料,有的则成了猪饲料。


这种动物诞生于5亿年前,蓝色血液价比黄金,有人却拿它煲汤 - 天天要闻

农场用鲎做肥料



而到了近代,人们有了更好的肥料,也了解到了食鲎的危害后,原本该光荣退休的鲎,却迎来了真正的噩梦。


1956年,一位叫福瑞德的科学家在研究鲎的血液循环时,就发现一只鲎死状古怪,这只大面积感染了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鲎,几乎所有血液都凝结成了胶体状,这引起了他的兴趣。


研究发现,鲎血液中却拥有一种神奇的阿米巴样细胞,在它们遭遇病毒的时候,这种细胞会破裂,释放出一种酶,使血液凝固,从而杀灭病毒。利用鲎血的这个特性,科学家发明了利用鲎的蓝色血液作病毒检测试剂。


这种动物诞生于5亿年前,蓝色血液价比黄金,有人却拿它煲汤 - 天天要闻

鲎活体取血



有了这种试剂,人们轻易就可以给各种注射药品作细菌检测,而不用拿兔子(兔子对毒素很敏感,但测试时间长)做试验,因为它独特的生物特性,这种试剂很快在医学上大规模使用,鲎的血液价格也开始飞涨,1升左右的鲎血液价值就可高达15000美元,其价格丝毫不逊于黄金。


每年,有超过50万只鲎被活体取血,虽然取血后被放归,但是仍有10%到30%的鲎会在取血后死去,但这部分鲎还算幸运的,更多的鲎在被取血后,继续被榨干剩余价值。


鲎的价值变迁


在80年代,基于鲎的病毒检测试剂在国内开始发展,我们也开启了相关鲎试剂的研发生产,被抽干血的鲎,或是被送上餐桌,或被用制作甲壳素,聪明的人们自以为榨干它所有的价值,却忽略了它更深层价值。


作为一种生存了近5亿年的生物,它可以说是“活化石中的活化石”,它们和三叶虫是近亲,是研究动物进化史的珍贵材料。


这种动物诞生于5亿年前,蓝色血液价比黄金,有人却拿它煲汤 - 天天要闻

鲎化石




鲎先是成为食材、后又沦为试剂,我们还未彻底搞清楚它的价值,就迫不及待的杀鸡取卵,我们想方设法榨干它最后的价值,但百年后才发现,我们连它最根本的价值都没搞清楚,这实在是最大的笑话。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地理冷知识——尼日尔 - 天天要闻

地理冷知识——尼日尔

尼日尔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iger,La République du Niger)位于非洲中西部,简称尼日尔,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该国北与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接壤,南同尼日利亚和贝宁交界,西与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毗连,
磨损磨耗测试仪分类 - 天天要闻

磨损磨耗测试仪分类

磨损磨耗测试仪的分类可基于摩擦形式、测试标准及功能特性进行系统划分,具体如下:‌一、按摩擦形式分类‌滚动摩擦测试仪‌阿克隆磨耗试验机‌原理:试样与砂轮以倾斜角度(0°~45°)及恒定负荷(如26.7N1)滚动摩擦,模拟轮胎等滚动工况。
生命警示:高原反应处理不当酿成不可逆后果 - 天天要闻

生命警示:高原反应处理不当酿成不可逆后果

5月10日,一名男性游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游时,疑因高原反应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遗憾离世。此事迅速引发网络关注。按照男子朋友的说法,来到四姑娘山镇的第一天,他就感觉身体不适。同行人员特意为他打了一辆顺风车,准备把他送往成都接受治疗。接单的司机表示,头天晚上接到单子,次日早上八点多,该男子和一位女士一同上...
【高清组图】云南元江河谷的“精灵舞者”——栗喉蜂虎 - 天天要闻

【高清组图】云南元江河谷的“精灵舞者”——栗喉蜂虎

在骄阳似火的元江河谷,生活着一群美丽的“精灵舞者”。它们在元江两岸的沙壁上打洞筑巢、繁育后代,它们有一个雅致的名字——栗喉蜂虎。栗喉蜂虎是一种迁徙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其羽毛色彩绚丽、飞行姿态优美,被誉为“中国最美小鸟”。
全球首例:我国量子密码技术实现双重加密里程碑 - 天天要闻

全球首例:我国量子密码技术实现双重加密里程碑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综合科技日报、经济参考网消息,中电信量子集团近日发布了全球首个融合量子密钥分发(QKD)和后量子加密算法(PQC)的分布式密码体系。该体系创新融合 QKD 和 PQC 技术,可提供端到端抗量子计算的密钥分发与
2025年梅雨时间表来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准备 - 天天要闻

2025年梅雨时间表来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准备

“三秋梅雨愁枫叶,一夜篷舟宿苇花”,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及江淮流域,将迎来连绵数日的降雨,而且雨量集中且强度大,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节,因此民间把这段降雨时期称之为“梅雨”,也叫“黄梅雨”,又因高温高湿的特点,很容易导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将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国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 天天要闻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将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国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记者5月14日从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之江实验室了解到,随着太空计算卫星星座1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整轨互联太空计算星座“三体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介绍,“三体计算星座”是由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该设施将通过在轨...
@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闻

@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金华山风光秀丽,岩溶地质景观丰富。近日,专家经过调查,发现金华山上还有丰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罗店镇鹿田村公路旁,竖立着一块“腕足类化石点”的牌子,在这附近山体上,地质专家发现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腕足动物是一类古老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它们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这套地层主要是二叠纪早期,距今2.8...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5月13日隆重开幕:科技赋能应急,创新驱动未来 - 天天要闻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5月13日隆重开幕:科技赋能应急,创新驱动未来

5月13日,作为“长三角地区5·12防灾减灾宣传周”重量级品牌活动之一,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出席并致辞。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尚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上海新时代城市安全与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