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胀、恶心…检查做了千百遍,却查不出病因!奇怪的胃病是什么?

消化不良

随着年龄的增大,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生命质量在不断下降,生命质量越低,离死亡就越近,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关注的生命的重点就不再是“活得长”,而是怎样“活得好”了,到底你的生命质量如何呢?



今天我们要说的正是一种会悄悄夺走你生命质量的疾病,而且老年人的发病率24.5%生命质量的降低,可能还会影响生命长度。


夺走生命质量的消化不良


在许主任的门诊我们见到了一位患者,常年腹胀、一吃东西就饱,消化不良几十年,开始没注意,一犯病就自己买药吃,严重的时候,呕吐、吃不下饭,一年瘦了将近10斤。


这种看起来像消化不良症状,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出现过,为何会夺走我们的生命质量呢?


原来这种夺走生命质量的消化不良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作症状有以下特点:

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

上腹早饱感或餐后饱胀

食欲缺乏、哽气

恶心或呕吐等症状

症状持续3个月上

消化道内镜、生化检查等均未见异常



消化不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器质性消化不良,它可以通过检查发现病因,比如胃癌、溃疡、胃炎引起的消化不良;另一种叫功能性消化不良,做了很多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但是又有上述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非常高,尤其在老年人当中,1/4的人都出现过类似症状,这种消化不良不容忽视。


老年人为何会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呢?


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


1胃动力不足


下面是青年人和老年人吃东西胃排空的时间对比图,通常情况下,年轻人吃东西基本只需要53分钟,胃部的食物就能排空;但胃动力不好的老年人,胃排空时间会延长,长达195分钟,差不多是青年人的四倍,所以老年人总是觉得有饱胀感。



胃动力不足的因素很多,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各个方面都开始退化,肌肉的力量、神经细胞、介质的释放等也都在改变。所以,胃动力不足随年龄而退化


2消化酶减少


消化酶对人体的消化非常重要,吃进去的蛋白质一定要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才能分解为氨基酸,被小肠吸收入血。老年人的消化酶不足年轻人的20%。



人体两大主要消化酶是胰酶胃蛋白酶。胰酶由胰腺的腺细胞分泌,通过胰管进入小肠。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胰酶会大量分泌,帮助我们消化。


胰酶一旦缺乏,就会出现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首先表现对脂肪的消化不良:


①大便黏腻、粘附在马桶上

②粪便带起泡、油滴

③伴有恶臭


3胃部敏感度升高


内脏神经敏感性提高,也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个发病因素,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能发现我们的胃部敏感是否有问题。



正常人喝约900毫升水,才会感觉到胃部比较满;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因为胃的容受性缩小,喝不到500毫升水,就会感觉到胃部不舒服。所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人可能存在胃部敏感度升高,导致稍微吃点东西就觉得饱。


4胃酸分泌增多


胃酸是胃的屏障,它能杀灭食物中的细菌。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加,胃酸水平并不会降低,甚至还会出现代偿性增高。胃酸增高也是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因素。


哪些食物会引起胃酸增高?

黏性食物不易消化,比如粽子、汤圆

甜食油脂较高,容易刺激胃酸分泌,比如蛋糕

淀粉类食物会分解成糖,刺激胃酸分泌,比如红薯和土豆

豆类食品容易出现胀气

辛辣食品会刺激胃酸分泌



如果我们已经出现了一些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吃这些食物的时候,要适当进行选择。


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除了上述四个因素以外,精神状态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尤其是焦虑、抑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息息相关。


另外,急性胃肠炎史、不良生活方式、肠道菌群老化等也会产生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长期得不到控制,会影响身体的营养吸收,破坏人体免疫力。老年人免疫力一但下降,各种疾病随之而来,生命质量也会迅速下降,如果出现了这种症状,该怎么办呢?


消化不良的用药误区


如果自己有消化不良的症状,首先要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确认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后,再进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可以到药店直接购买,比较安全,副作用较小,但如果使用七天以后,效果不改善,应该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