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你还敢吃吗!记住,真正的节俭是让食物变成滋养,而非毒药

我们父母这一代人,经历过粮票时代的饥饿记忆,他们能一眼认出野菜能不能吃,却不明白为什么如今半盘隔夜菜就能要人命。

事情经过

近日,马彬食物中毒进而引发肝衰竭一事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本来在5月8号当新郎官的,结果一个星期后他就去世了!谁能想到一顿剩饭就要了他的命呢!

这件事情冲上了热搜,他到底吃了什么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红星新闻记者曾获取过一份马某病情介绍,称患者于2025年4月29日在家中进食大量患鸡瘟及过夜鸡肉后出现发热。对于这个说法也获得了马彬父亲的证实!

基本能确定他就是吃了“隔夜剩菜”和“病死的鸡”才出的问题

对于这只病死的鸡,爷爷没有舍得扔掉,而马彬正值壮年,食量相对较大。如果本身身体抵抗力较弱,那么食用这种不安全的食物后,出现健康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老一辈的人是饿怕了,见不得丁点浪费,可现在的剩饭剩菜真不是闹着玩的!他们经常挂在嘴边一句话:“我们那时候……什么没吃过……哪那么多讲究……”!

他们还有一个错误认知,只要他们“自己吃了没事”,他们就认为“谁吃都没事”!其实人与人的“体质”是各不相同的,即便是一家人也是如此!

网友评论

对于这种事情,网友大部分都经历过,都忍不住吐槽……

有网友吐槽他老爸吃苹果,总是从坏的那一个吃起,隔天发现又坏一个,再把这个吃了,就这样吃了一筐烂苹果!

还有一个网友说自己从老妈手下捡回了一条命!他妈妈把家里一只误食了老鼠药的鸡给炖了,她也知道鸡是怎么死的,就是不舍得扔!把鸡肉炖好端上桌了,突然被他年幼的弟弟打翻了,肉撒了一地,这时候家里的狗跑过来吃了,然后狗没了~~~他现在想起来都后怕!

瞧见了网友们的吐槽后,隔夜就变质的剩饭菜,你还敢往嘴里放吗?你吃一次没事,你敢保证永远没事吗?

谁家没个节俭老人呢!

小编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也是发愁的不得了!因为我老妈也是这“节俭大军”中的一员!

我老妈的鼻子特别好使,走到大街上,距离多老远她就能闻到哪里有什么味

“这是啥味啊~是哪烧垃圾了~~”每次听完她的抱怨,我才开始仔细闻,“嗯,确实有烧东西的味”!

她总是能先我一步发现蛛丝马迹!邻居谁谁家用的油不好炒菜呛人,她隔着几十米都能闻到

但是,问题来了,每次家里什么食物变味了,我一闻“酸了”,老妈总会说一句“我咋没闻出来”!

其实她就是舍不得扔,她就想着每人一口吃完得了!

在她这种思想的加持下,小编的整个童年以及青年时期都是伴着“肠胃炎”度过的!20岁以前我都没超过90斤,这种酸爽我深有体会!

反观我老妈,肠胃好得不得了,在她这七十多年的人生里,只拉过一次肚子!

所以我要是以“吃剩饭容易拉肚子,对身体不好”这种说辞来劝她那是一点用都没有!

后来,我给她想了一个办法,既不浪费粮食,也不用硬着头皮自己吃

我帮她买了几只鸡!这几只鸡可帮了大忙了!家里的饭一旦剩了就直接倒给它们吃,然后我们就等着收鸡蛋就行了!从此以后家里就没吃过剩饭了!因为老妈觉得换成鸡蛋更划算!

平时,我也没闲着,网上但凡哪个老人因为节俭吃出毛病了,我都得拿给她看一遍……让她看看吃出毛病进了医院得花多少钱!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一下!

记住:真正的节俭,是让每口食物都成为滋养,而非毒药。

夏天又到了,吃东西要格外注意了!

当发现食物有黏液、酸腐味或异常色泽时,实际腐败程度已达肉眼可见状态的1000倍

老一辈"切掉坏处继续吃"的操作,相当于在赌命——黄曲霉毒素等剧毒物质其实早已渗透整个食物。

肉类、海鲜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隔夜后,细菌分解产生的组胺类毒素可耐受100℃高温,轻则引发呕吐腹泻,重则导致过敏性休克

绿叶蔬菜隔夜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虽未必超标,但长期摄入会与胃酸反应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

另外久放的溏心蛋是沙门氏菌温床,泡发木耳24小时以上产生米酵菌酸致死率超50%。

……

所以,夏天还是别吃剩饭了,勤买点,少做点,随吃随做不行吗!干嘛要一次做那么多,再吃剩的呢?

隔夜的剩菜剩饭你不舍得到,省下的三瓜两枣发不了家,也治不了富!但是一旦吃进ICU,能让你一夜返贫!孰轻孰重呢?

结尾

老年人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他们的节俭可以理解,但是不提倡

过期的、变质的东西该扔就得扔。毕竟现在不是那个吃不上饭的年代了,谁都不会饿死了,我们还是以健康安全为主吧!

年轻人还是要监督老人,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他们就是在保护自己,否则说不定哪天中招的就是你!

你家里有没有“宁死不倒剩菜”的老人呢?

文章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