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人民医院:生死时速显担当,一场与生命赛跑的“心”奇迹

鲁网5月15日讯 尊重生命,挽救生命,是医生的责任与使命;丰富的经验,正确的判断,是医生治病救人的资本。

近日,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在平邑县人民医院上演。神经内科一病区、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导管室等科室医护人员以精湛技术和高效协作,成功从鬼门关救治了一位70岁非常不典型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创造了从濒死到新生的医学奇迹。

患者“过敏”昏迷生命垂危,医生精准诊断辨致命危机

4月22日上午8:30分,神经内科一病区的医护人员正在进行紧张有序的晨间交班、查房。只听走廊里传来急切的呼喊声:“梁主任,快救命啊!我大姨在家喷花露水过敏,快不省人事了!”大家急忙迎上去一看,这不是“老熟人”王大妈吗?70岁的王大妈,既往有脑梗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经常找梁克山看病,所以科室医护人员都认识她。只见王大妈大汗淋漓,全身湿透,面色苍白蜡黄,呼吸困难、憋气!根据家属口述是喷花露水后出现的这些症状,再结合患者病情,大家考虑两种情况:过敏性休克!或者低血糖昏迷!梁克山立即部署抢救!吸氧、监护、测血糖、测血压,建立静脉通道,准备抗过敏药物……

监测血糖:7.8mmol/L,排除低血糖昏迷!梁克山依据多年临床经验,立即听诊,发现患者心率极度缓慢,42次/分,心音低钝,双肺广泛湿啰音。难道不是花露水所致过敏性休克?还是另有原因?正是这一细致入微的专业判断,为后续抢救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时间”。

“立即心电图检查!”“急查血常规、肌钙蛋白I、血凝常规、血浆D-二聚体!”立即与胸痛中心主任张开颜联系,并将心电图发到胸痛中心微信群会诊,确诊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冠脉介入治疗,开通闭塞血管!

8:36分,就在会诊电话刚刚打完,患者出现了昏厥。“不好,病人抽搐了,室颤!“立即盐酸肾上腺素注射”“胸外心脏按压”“准备除颤”……患者心跳恢复了!

8:41分,心内科主任张开颜和值班医生张彦峰到达现场,再次行心电图检查,确诊急性心梗,排除禁忌,立即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紧急开通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导管室激活完成。

8:43分,监测患者血压70/40mmHg,脉搏摸不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再次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室颤等恶性致死性心律失常。马上开始转运患者至导管室,同时术前谈话告知患者家属。

争分夺秒,介入手术打通“生命通道”

8:50分,患者进入导管室。

9:05分,桡动脉穿刺成功。

9:06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轻度狭窄。

9:08分,显示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9:14分,在介入医师的熟练操作下,一根灵活的导丝,穿越血栓,球囊迅速到位、扩张,一瞬间,血流恢复了!每个步骤都是那么的完美,门球时间44分钟,第二回合他们以9分钟的手术时间再次获胜!

9:19分,再次复查造影,右冠状动脉血管再通,TIMI3级血流,手术完美结束。

9:25分,从家里赶来的患者丈夫到达导管室,听完抢救过程,禁不住热泪盈眶。感谢的话语,开心的笑容充斥着忙碌的导管室……经过几天住院治疗,病人康复出院。

黄金救治时间窗的“教科书级示范”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尤其不典型者极易漏诊、误诊,急性心肌梗死有着极高的致死、致残率。

这位从患者入院到导丝通过恢复血流仅用时44分钟,远远低于国家90分钟救治标准。如此高效高速的救治流程得益于平邑县人民医院优势资源的整合,充分展现了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方面的硬核实力:从入院-溶栓-急诊PCI介入治疗,各个环节无缝衔接,紧密配合。

5月7日上午,康复后的王大妈和家人一起来到医院,为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和神经内科一病区分别赠送了表达感激之情的锦旗。

平医人让医疗温度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更在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平医人始终以专业为矛、以责任为盾,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以责任担当完美书写了“生命至上”的医者答卷。(通讯员 梁克山 )

责任编辑:王军

来源::18 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