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你觉得小孩吃完东西不洗手,真的会病得更重吗?”
这句话是由一位母婴健康讲座上的护士提出的。
她四十岁出头,育有两个孩子,讲到关于儿童清洁问题时,突然收住话头,说出了这个问题。
她提到,自家小儿子比哥哥爱玩泥巴,也经常不按规矩洗手吃饭,结果反倒一年到头没怎么生病。
她说这不是她一个人观察到的现象,很多家长其实都碰到过类似的情况:越“干净”的孩子,越容易感冒、过敏,甚至动不动就咳嗽发烧。
这个观察不只是民间经验,有越来越多医学研究也在揭示类似的现象:免疫力的形成过程,并不需要“过度保护”,而是依赖于微生物的刺激和环境的挑战。
长期生活在高度无菌、清洁过度的环境中,会让免疫系统缺乏锻炼,从而变得敏感、反应失调,甚至攻击自身组织。
一个人的抵抗力并不是靠隔离细菌来维持的,而是靠和环境中的细菌进行持续“协商”而建立起来的。
这种观点有个专业术语叫“卫生假说”。
最早由英国流行病学家大卫·斯特拉恩在1989年提出。
他发现,家庭中兄弟姐妹数量较多的儿童,患过敏性疾病的几率明显更低。
解释是这些孩子从小就暴露于更多的微生物和感染源中,刺激了免疫系统的成熟和调节能力。
这项研究在医学界引起广泛关注,之后几十年陆续有大量研究支持这个结论。
一项针对16000名儿童的全球性调查发现,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患哮喘和湿疹的比例远低于城市孩子,其中生活在农场、养动物、常接触泥土的孩子免疫系统更加健全。
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人类进化的遗产。
人类的免疫系统是与环境共生发展而来的,根本不适应无菌状态。
反而在无菌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免疫系统发育不完整,容易出现过敏、哮喘、肠易激综合征等问题。
但现在的问题是,越来越多家庭为了追求“健康”,对清洁标准不断提升。
洗手液、消毒喷雾、空气净化器成为标配,孩子稍微摸了地就要消毒,吃饭前后反复洗手,连玩具都定期用高温蒸煮。
一项国内大型母婴用品市场调研显示,70%以上的新手父母每周对家中儿童接触物品进行2次以上消毒操作,近一半家庭每天使用消毒液清洁家具表面。
长时间生活在这种“极端清洁”的环境下,不只破坏了自然菌群,还让孩子的免疫系统陷入“缺训练”的状态。
成年人也一样。
免疫系统不活跃并不是件好事,它意味着身体识别外敌的能力下降。
生活中接触灰尘、细菌、花粉等微粒,能让免疫系统保持警觉。
如果过度清洁让身体“长期待机”,一旦遇到真正的病毒或细菌,反而应对不及。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人体肠道的微生态系统会因为过度清洁饮食和环境而失衡。
肠道菌群对免疫功能调节作用极强,是身体的“第二免疫器官”。
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的研究指出,那些长期使用抗菌肥皂、消毒剂、频繁用抗生素的人,其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下降,出现益生菌数量锐减、致病菌占比上升等问题。
而肠道菌群失衡直接关联到免疫力下降、代谢紊乱、情绪障碍等多种疾病。
研究人员甚至提出,现代社会流行的某些“富贵病”——如自身免疫病、代谢综合征、过敏性皮炎,部分原因就来自过度清洁引发的微生态紊乱。
要特别提到的是老年人。免疫系统会随着年龄自然衰退,如果再因为清洁过度减少了环境中微生物的刺激,免疫反应会变得更加迟缓。
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适度的“接触”反而是维持免疫活性的方式。
有研究观察发现,那些生活在社区、公园、养宠物的老年人,血液中的免疫细胞活跃度明显高于居家隔离、不出门的群体。
这意味着,适当接触环境、植物、动物、微生物群落,不但不会让老人更容易感染,反而让他们免疫系统更“在线”。
当然,不代表不需要讲卫生。
卫生不是错,问题是“过度”。
清洁应当是建立在风险管理基础上的行为,而不是出于焦虑的习惯。
比如上厕所前后洗手、做饭前洗手、外出回来换鞋换衣,这些是有效的卫生习惯。
但每天用消毒液擦手机、用紫外线灯照床单、不给孩子玩泥巴、家里搞得像实验室一样,就属于“失衡”。
长期以这种方式生活,损失的不止是钱,更是身体的适应能力。
从现代免疫学角度看,免疫系统需要“训练”,而训练就需要“目标”。
病毒、细菌、寄生虫、尘螨、花粉等,都是免疫系统的天然训练靶。
如果这些刺激都被剥夺,免疫系统就会开始“找茬”——攻击无害物质甚至攻击自身组织,导致过敏、自免、慢性炎症等疾病的发生率提升。
这不是推测,是流行病学上实实在在的统计结果。
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是,这种“越干净越不健康”的悖论,和人类对控制的执念有关。
现代人越来越希望控制环境、控制身体、控制风险,于是开始用仪器、化学剂、技术手段去清除“不确定因素”。
但健康不是用“排除法”建立的,真正的健康是和环境达成某种平衡,而不是与之隔离。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于景艳,王洋,曾祥茜,等.益生菌和不同水平壳聚糖对黄金鲫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J].中国饲料,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