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不可忽视的重症危重症流感
分类:健康
浏览数:5343
2月3日,《康熙来了》节目组发文称,小s(徐熙娣)证实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猝逝日本,终年48岁。据知情人士透露,大s与家人1月29日到日本家族旅行,她在出发前已经身体不舒服,但还是强撑病体出发,一行人先是到箱根泡温泉,大s身体状况并未好转,1月31日晚上急转直下,被救护车送往急诊,2月1日转往东京,但病情并未好转,2月2日早上再度前往医院就医,然而仍治疗无效过世。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的消息令人惋惜心痛,对于这波来势汹汹的流感,一些高危人群需要格外重视,极易发展成重型或危重型,危及生命。
1、年龄<5 岁的儿童(年龄<2 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进行诊断。在流感流行季节,即使临床表现不典型,特别是有流感重症高危因素或住院患者,仍需考虑流感可能,应行病原学检测。在流感散发季节,对疑似病毒性肺炎的住院患者,除检测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外,还需行流感病毒检测。有流行病学史(发病前 7 天内在无有效个人防护的情况下与疑似或确诊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或属于流感样病例聚集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和上述流感临床表现,且排除其他引起流感样症状的疾病。有上述流感临床表现,并具有下列一种或以上病原学检查结果阳性:④流感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较急性期呈4 倍及以上升高。③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高海拔(海拔超过 1000 米)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 pao2/fio2进行校正:pao2/fio2×[760/大气压(mmhg)](1mmhg=0.133kpa);④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 24~48 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②呼吸急促(<2 月龄,rr≥60 次/分;2~12 月龄,rr≥50 次/分;1~5 岁,rr≥40 次/分;>5 岁,rr≥30 次/分),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
在对症、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及治疗合并或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低氧血症或 ards 是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主要表现,需要密切监护,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呼吸支持方式包括:①常规氧疗:pao2/fio2≤300 的重型患者应立即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②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或无创通气(niv):pao2/fio2≤200 应给予 hfnc 或 niv,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建议同时实施俯卧位通气,即清醒俯卧位通气,俯卧位治疗时间每天应大于 12 小时。③有创机械通气:一般情况下,pao2/fio2≤150,或吸气努力明显增强的患者(尤其是儿童),应及时气管插管,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实施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不推荐在 ards 患者中常规使用肺复张手法。④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难治性呼吸衰竭患者,可考虑 ecmo 支持。积极进行气道廓清治疗,如振动排痰、高频胸廓振荡、体位引流、必要时使用气管镜吸痰;加强气道湿化,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建议采用主动加热湿化器;建议使用密闭式吸痰;在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尽早开展被动及主动活动,促进痰液引流及肺功能康复。重型/危重型患者可合并脓毒症及休克,在血流动力学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液体复苏,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尿量及动脉血乳酸变化等。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心肌损伤或心肌炎,并可通过多种机制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疾病,因此对于重型/危重型患者应监测心肌损伤标记物、心电图变化,完善超声心动图检查。重型/危重型患者可合并急性肾损伤,应积极寻找病因,如低灌注和药物等因素。在积极纠正病因的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的指征包括:高钾血症;严重酸中毒;利尿剂无效的肺水肿或水负荷过多。流感相关脑炎/脑病无特效治疗,可给予控制脑水肿及癫痫发作等对症处理;急性坏死性脑病治疗参考《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诊疗方案(2023 年版)》;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横贯性脊髓炎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或)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可使用丙种球蛋白和(或)血浆置换。重型/危重型流感患者不建议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并发难治性脓毒症休克的患者,权衡风险/获益后可考虑使用氢化可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