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曾经是一个受人尊敬和敬仰的职业,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保驾护航。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和恶化,医患信任危机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医生被打、被骂、被诬陷、被起诉的事件屡见不鲜;
患者被坑、被忽悠、被误诊、被拖延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医患双方都处于一种互相不信任、互相对抗、互相伤害的状态。
这导致了医疗质量下降、医疗纠纷增多、医疗资源浪费等恶性循环。
那么,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相信医生的呢?
事例
给大家分享一个网友讲的故事,可能就会对不信任医生的情况能有更贴切的了解。
“老爷子说心脏不舒服,我说那我陪你去看医生,一口回绝说不去。
但是又一直嘀咕心脏不舒服。
我说我不是医生,你跟我说没用。要么咱们去看医生,医生才能给你解决问题,要是不去看,那你也别提不舒服这个事。
然后同意去看了。
见了医生,描述了症状,医生说那咱们先检查一下,做个心电图,拍个片子。
老爷子按住医生,说先别开单子,你先告诉我是什么病,我再做检查不迟。
医生问,你不做检查我怎么知道你是什么病?
老爷子反问,我不都告诉你我的症状了吗?
医生又问,我能凭你描述的症状就下诊断吗?
老爷子又反问,我症状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你还不知道我什么病,你是不是庸医?
医生脸绿了,说你爱检查不检查,你这病我不看了,你走吧!
老爷子也毛了,说我挂了号花了钱,你凭什么不给我看病?
医生彻底崩溃,从口袋里掏钱,说我自掏腰包,把你挂号费退给你,行不行?
老爷子勃然大怒,拍桌子吼道:我缺你这点挂号费吗?你看不起谁?!我要投诉你!
医生抓起桌上的电话:保卫科吗,这里有个医闹……
……
出了医院,老爷子问你这给我找的什么骗人的民营医院,庸医还说是专家!
我说叫瑞金医院。
老子说,怪不得,连个“人民医院”都不是,垃圾!
再后来,老爷子说他问了他同学,说这个病像是冠心病,吃某某药就行。
我问他你同学是医生吗?
他说不是,但是人家说的没毛病,因为人家也是冠心病,症状说起来都一样。”
原因
我国目前的文化心理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建立医患信任关系的因素。
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对医生过高或过低的期待和评价,如“救死扶伤”、“妙手回春”、“杀人不偿命”、“天下第一贪”等,导致了医患之间的认知偏差和沟通障碍;
现代文化中存在一些对医生不尊重或不理解的态度和行为,如“以权压人”、“以钱买人”、“以暴制暴”、“以讹传讹”等,导致了医患之间的情感冲突和信任缺失;
还存在一些对医生不公平或不合理的要求和压力,如“一刀切”、“一错百罚”、“一事论人”、“一言九鼎”等,导致了医患之间的责任失衡和信任危机。
社会舆论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社会舆论也存在一些影响医患信任关系的问题。
例如,一些媒体在报道医疗事件时缺乏客观公正和专业水准,有意无意地夸大或歪曲事实,制造或传播负面信息,引发或加剧社会恐慌和不满;
一些网络平台在传播医疗信息时缺乏有效监管和规范管理,任由一些谣言或诽谤在网上散布或转载,煽动或满足社会愤怒和好奇;
一些公众在接受医疗信息时缺乏理性判断和批判思维,轻信或跟风一些错误或片面的观点,形成或强化社会偏见和误解。
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公众对医生和医疗机构的信任感和信赖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开始不相信医生的时间并不是一个确定的点,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多方面多层次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入手。
首先,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医生应持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确保医疗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提升沟通能力,使患者能够理解和信任医生的治疗决策。
其次要加强医患沟通:医生应详细解释诊断结果、治疗方案和预后,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患者应主动参与决策过程,医生需尊重患者的意见,并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建议。
最后加强医疗职业道德建设:医生要秉持医德医风,尊重患者的意愿和权益,不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观念,避免利益冲突和不当行为。
同时作为患者,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与医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1. 主动参与:在医生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尽可能提供准确和详细的医疗史,对自己的症状进行描述,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您应该积极提出问题和疑虑,与医生共同参与决策过程。
2. 相信专业能力:尽量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和治疗方案,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如果您对医生的决策有疑问,可以适当地询问医生,并要求医生给予解释和理由。
3. 遵守医嘱: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和药物使用说明进行治疗,遵守医嘱。如果遇到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协商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4. 积极沟通: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向医生反馈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的反馈。在遇到疑问、不满或困惑的情况下,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关切,与医生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最重要的是,医患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更好的医患合作关系,患者和医生应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解决医患之间的信任问题需要医生、患者和医院共同努力。
通过提高专业能力、加强沟通、完善处理机制等多方面的举措,可以逐步建立起医患之间的互信关系,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