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认为,脏腑养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脏腑在临床上可因六淫侵袭、七情所伤、饮食失节以及脏腑本虚等原因引起相关病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趋避引起脏腑病证的常见病因,对维护健康、减少疾病有积极意义。
心恶热
心中阳热之气不能偏亢,如果心阳偏亢、心火亢盛,则易出现心烦失眠、面赤口渴、口舌生疮,甚则狂躁谵语等病证;另外也指心系疾病患者多有恶热的特点。
莲心甘草茶
做法:取莲子心2g、生甘草3g,以开水冲泡代茶饮,可频频添水,至味淡为止。
功效:具清心安神、泻火解毒之功。适用于心火偏盛所致烦躁不眠、眩晕头痛、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尿赤便秘等病证的调治。
肺恶寒
肺脏在五脏之中与自然界关系最为直接,当外界气候寒冷,外寒侵袭,最易引起肺气失宣,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恶寒、发热等不适或病证。
生姜杷叶粥
做法:取生姜10g、炙枇杷叶6g加适量水煎汁,再加粳米100g煮粥,加少许盐即成。
功效:具解表散寒、化痰止咳、温肺和胃之功。适用于风寒侵袭、肺胃受寒所致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咳嗽咯痰、胃凉胃痛、呕吐腹泻等病证的调治。
肝恶风
此处的“风”主要指“内风”,也就是“肝风”,尤其是在肝肾阴虚的基础上,阴虚不制阳,水不涵木,肝阳过亢而化风,此时因肝风上扰,即会出现头晕目眩、肢体筋脉震颤抽搐等病证。
天麻蜂蜜茶
做法:取天麻6g,加水煎煮20分钟,再入绿茶3g,稍沸片刻取汁,调入适量蜂蜜化开即可。
功效:本方具滋阴潜阳、清热通便之功。适用于阴虚阳亢所致头目眩晕、头痛头胀、腰膝酸软、口干便结、口苦心烦等病证的调治。
脾恶湿
脾主运化水饮、水湿,所以当脾气虚衰,脾阳不足时,无法运化水饮,即会产生水湿。自然界六淫的湿邪,也最易侵犯脾脏,困阻脾气、脾阳,影响脾胃运化水饮,产生水湿,出现身体困重、脘痞腹胀等症状。
三豆苡仁粥
做法:取绿豆、赤小豆、黑豆及薏苡仁各10g,置锅中,加清水600ml左右,用小火煮20-30分钟,晾凉,连豆带汤一起食用。
功效:具健脾益气、利湿清热之功。适用于夏季尤其是夏秋交接的长夏季节出现肢体困乏、胸闷脘痞、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者。
肾恶燥
肾为水脏,主藏精,主津液。自然界六淫燥邪除易伤害肺脏之外,亦易于伤害肾脏。同时,人体本身精液、津液损伤,亦会产生类似于燥邪伤肾的病证。因此说“肾恶燥”。
防燥桑葚茶
做法:取桑葚、锁阳各20g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加盖静置15-20分钟,加适量蜂蜜,搅匀饮用。
功效:本方具滋阴养血、补肾益精之功。适用于肾之精津不足所致形体消瘦、腰膝无力、大便燥结等病证的调治。
来源:武汉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