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多幼儿得脑肿瘤,医生“温柔放疗”预防复发,保护患儿正常发育

(通讯员 陆旖婷)1岁零10个月的沫沫(化名)不幸患上“室管膜瘤”,经历两次大手术才挽回生命,但为了避免肿瘤复发,仍需接受放射治疗。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团队制定个性化放疗计划,精准放射、精确剂量,全力保障沫沫肿瘤预防治疗、正常成长发育“双赢”。

沫沫家住武汉远城区,3月下旬,沫沫因突发腹痛去往小区附近的医院就诊,“当时医生诊断为十二指肠炎,但是半个月仍然不见好转,我们转到了上级医院,这才确诊为室管膜瘤伴随脑积水,分别做了脑积水引流、肿瘤切除两次手术。但我们希望有更好的预防复发办法,既能降低复发概率,又不能让他健康成长。”沫沫的母亲说道。

经过朋友介绍,沫沫母亲找到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曾辉主任。曾主任接诊后,详细评估沫沫病情,制定了针对沫沫后颅窝及颈部包块TOMO放射治疗联合化疗、高压氧治疗的诊疗方案。放疗计划分三步进行,分别对沫沫全脑全脊髓及颈部、术前肿瘤区、瘤床等区域放射治疗,精准勾画放疗靶区,逐步缩小肿瘤“包围圈”,同时保护海马体、晶体等其他正常组织不受射线影响,保障沫沫成长发育不受损伤。

沫沫接受TOMO放疗,曾辉主任为其做好治疗准备

“头几次放疗,沫沫还有些紧张害怕,曾主任给予了一定镇静治疗,并且根据放疗计划,分步骤调整剂量,整个放疗过程中,沫沫几乎没有感到恶心、头疼等等不舒服的症状,病房的医生、护士也常常过来看他,陪他看书玩耍。沫沫越来越配合治疗,心情和身体也比之前好多了。”沫沫母亲表示。

整个放疗计划结束后,沫沫仍需定期复查,确保预防治疗有效。曾主任介绍道,儿童肿瘤患者的家属们,不必过度惧怕治疗。儿童肿瘤患者与成人肿瘤患者的治疗原则是一致的,但是儿童更强调个体化综合治疗。由于幼儿对放射线敏感性较高,所以放疗也是儿童肿瘤患者可以选择的一种治疗手段。放疗多用于局部控制,有助于保护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功能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