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诊断只需测 2 次

简 单 来 说, 妊 娠 高 血 压 就 是 指 妊 娠 和 高 血 压( 收 缩 压≥ 140 mmHg 和 / 或舒张压≥ 90 mmHg)同时并存。在我国,每 100 位孕妇,大概有 5 位患有妊娠高血压。而且调查发现,我国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事实上,我国孕产妇初次生育年龄已延迟到 26.2 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由此可推测我国妊娠高血压患者将会不断增多。

根据妊娠高血压的定义说明,一些患者在怀孕前就已经患上了高血压,而另一些患者在怀孕前血压正常,而怀孕后血压升高。

这是为什么呢?

怀孕生产是女性的一个特殊生理时期,随着小宝宝的逐渐长大,孕妇的内分泌也会发生改变,并且对代谢和血液量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会给孕妇的身体机能带来沉重的负担。

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可能和胎盘缺血及孕妇免疫低下导致的胎盘功能障碍有关。另外,还可能受到家族遗传的影响。

妊娠高血压诊断只需测 2 次

有人可能会问,妊娠高血压不就是怀孕加上普通高血压的诊断吗?

实际上,妊娠高血压的诊断限值与普通高血压一样,都是140/90 mmHg。不过,妊娠高血压不用看非同一天测量 3 次的结果,只需要孕妇在 4 小时后复测血压,如果 2 次结果中血压均高于 140/90 mmHg,即可诊断为妊娠高血压。如果收缩压在160 mmHg 以上,或舒张压在 110 mmHg 以上,属于重度高血压,间隔几分钟再复测即可诊断并应立刻采取措施。

如果怀疑是“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或者一过性高血压,需要进行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评估;如果血压低于140/90 mmHg,但是比基础血压升高 30/15 mmHg,虽然还不能诊断为妊娠高血压,但也需要密切观察,注意血压变化。

如果孕妇发现血压升高,即使在初期没有任何症状,也一定要进行正规治疗。如果出现头晕、头痛、水肿、眼花、恶心等症状,可能提示血压已经重度升高,必须尽快到医院诊治,不可任其发展。

孕前评估不可少

要预防妊娠高血压,必须未雨绸缪,在备孕的时候就应该进行孕前血压评估。

如果没有高血压病史,而且血压、体重都正常、没有家族史或者怀孕禁忌,可以正常备孕;若有不可纠正的危险因素,应到产科进行孕前咨询;如果 BMI ≥ 24,或者血压在临界值范围(130 ~ 139/80 ~ 89 mmHg),可以考虑备孕,但需要采取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如限盐、减重等。

如果存在高血压病史,需要进一步评估:

——如果已经出现冠心病等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应到高血压专科治疗;

——如果未出现靶器官损害,但血压在 140/90 mmHg 以上,应该改善生活方式或加用药物干预,使血压降低到 140/90 mmHg以下才可以备孕;

——若血压在 160/90 mmHg 以上,则不建议备孕,应先控制好血压,3 ~ 6 个月后再重新评估。

本文内容来自书籍《拯救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