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一个最容易被癌症患者忽视的症状,究竟透露着什么样的信号

便秘是晚期肿瘤常见并且极为痛苦的症状,癌症病人出现便秘,不仅会感觉难受,还会影响食量。持续的便秘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包括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部不适、粪便嵌塞、肠梗阻、甚至谵妄;同时会加重患者及照顾者的焦虑和痛苦。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太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排便困难费力,粪便干结、量少或排空不畅。在癌症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和晚期癌症患者中经常出现,最常见的原因是肠道蠕动减慢和肠道功能紊乱。

癌症患者便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癌症患者之所以有便秘,首先是肿瘤的因素,腹盆腔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可引起肠道阻塞,使肠内容物通过受阻,以致到达直肠的粪便很少,不能触发排便反射而引起便秘。

同时,癌症患者进食饮水过少和活动少都会引起便秘。癌症病人很多食欲比较差,摄入的食物量不够,喝水太少,肠腔长期处于不充盈及干燥的状态,自然排便少而困难。同时,癌症病人身体较为虚弱,卧床过多,活动量减少,肠蠕动减慢,肠腔内容物难以推进,很容易发生便秘。

患者化疗期间所用化疗药、利尿脱水药等可导致其气虚下陷、肠道失润、传导无力,致大便秘结;止吐药物致胃肠道功能低下;长春碱类化疗药物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都易引起便秘。同时,化疗患者常常感觉疲乏无力,不愿下床活动,造成卧床时间延长,导致膈肌、腹肌、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减弱,腹压降低,肠蠕动不足,从而使排便动力不足,使粪便排不干净,粪块残留,发生便秘。

那么,癌症患者能解决便秘这一问题呢?营养支持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化疗患者的肠胃功能较差,进食宜清淡、容易消化。同时,为了避免加重患者肠胃负担,还需要少食多餐。此外,随着患者不断康复,还可以逐步让患者进食一些富含粗纤维的豆类、时令水果等,以增强患者的食欲。并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在1日2000-3000ml。通过有效补充水分,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

同时,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最好的排便时间是早晨,不能强行憋便,这样会让毒素再次被身体所吸收,紊乱了排便时间,让排便变得异常。大便的时候不能过度用力,不能一边玩手机一边排便。排便的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时间太长的话会让肛门过度充血,从而诱发痔疮。排便后应该及时使用温热水清洗臀部以及肛门周围,保持臀部的清洁和卫生。

已经患有肿瘤的人而言,便秘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且不说,病痛本身或治疗造成的不适,光是便秘导致的腹胀恶心也会让患者难以应付。因此要积极预防治疗,及时排出毒素,不给已经病弱的身体增加负担,加速身体的康复。对于长时间便秘的肿瘤患者,药物治疗是很有必要的。中医从整体出发,针对不同病因辨证施治,在解除便秘的同时,还可以调整患者紊乱的胃肠功能,并可改善患者的体质。中医治疗肿瘤有诸多优势,是不容忽视,不可或缺的。对于癌症患者而言,在癌症的治疗上还是应该要讲究辨证施治。要从整体观念出发,既要考虑患者局部的治疗,又要对整体的身体状况进行系统的调整,使患者达到体内的阴阳平衡,邪正平衡,解除癌症患者身体上的痛苦,这样才能控制肿瘤的生长,达到长期生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