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盯上孩子,医生:餐桌上的三种食物是“元凶”,别让娃吃了

文|菁妈

《中国儿童血液病2020年白皮书》提到,0~14岁的婴幼儿和儿童,白血病的发生率是百万之34.3,也就是100万个孩子里面有34个会有白血病,10万个孩子有3个。

白血病就是一种恶性肿瘤,治疗的过程费用极其高昂,而且还不一定能治得好。

为啥现在孩子得白血病的概率这么高呢?其中的“元凶”之一就是甲醛

甲醛在国际癌症协会中是第1类的毒物,和白血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而在我们日常的食物中也有可能含有甲醛,尤其是这4类食物,家长们一定要仔细辨别,千万不要让孩子吃到。

3类食物可能含有甲醛,会导致孩子患上白血病,家长在选择时要注意

第一类:劣质的粉条,面条,饺子皮

有一些不良商家会为了让食物保存得更久,颜色更好看,在制作粉条面条和饺子皮的过程中加入了甲醛,这样的米或者面制品成品看起来颜色很好看,也能保存得更久。

怎么看粉条,面条和饺子皮有没有加甲醛呢?主要从3点来看:

第1点、颜色

正常的粉条颜色看起来不会非常均匀,比如说红薯做的那就是像红薯的颜色,大米做的就会有点白,会带一点黄,而面条也是会偏黄一些。

而经过甲醛浸泡的粉条或者面条,颜色会偏白一些,看起来不是很好看。

第2点、脆性

我们去买粉条或者面条的时候,希望煮的时候不粘锅,有韧性一些,这样的诉求通过添加甲醛就能达到。

所以我们看那些煮不烂的米粉或者面条,要警惕可能会加了甲醛。

第3点、味道

在买粉条或者面条的时候,可以用鼻子来闻一闻,加了甲醛的话会有一种刺鼻的味道。

在买的时候如果没有闻到,但是在煮的时候闻到这股刺鼻的味道,要赶紧把这些扔了,因为极有可能含有甲醛。

除了以上3点之外添加了甲醛的,湿面条和湿粉放几天都不会坏,正常情况下在室外放一天都会坏的。

第二类:冷冻海鲜

冷冻的海鲜,因为在运送过程中可能没有办法保持持续的低温,海鲜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有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让海鲜的颜色看起来更新鲜一些,就会加入稀释的福尔马林水来浸泡这些海鲜,而福尔马林水是一种防腐剂,就是甲醛水。

比如用甲醛水泡过的鱿鱼煮起来会更加的脆,更加的爽口。

如果可以最好买新鲜的海鲜,买冷冻的海鲜的话要用好“三字法则”挑选:

看:如果看着冷冻的海鲜颜色非常的鲜艳好看,那要警惕可能是还有甲醛。

闻:闻味道的时候,闻到有股刺鼻的味道,那就千万不要买。

摸:这些海鲜用手捏一捏,如果看起来很脆,甚至能够把这些海鲜捏碎,那就可能是含有甲醛。

买海鲜的时候尽量到正规的大超市去购买,买了回来要先浸泡再给孩子煮。

第三类:新鲜的蔬菜水果

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接诊过一个甲醛中毒的案例,孩子的妈妈在一个小摊上买了娃娃菜,因为觉得娃娃菜看上去特别的干净,所以没有好好清洗就开始煮了,最终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

有卖蔬菜的小摊贩说,只要把娃娃菜的根部放在含甲醛水的防腐剂里面浸泡一下,这些娃娃菜就可以放多几天,而且看起来非常的新鲜。

家长在购买蔬菜的时候,不要只挑选漂亮的,而任何一种蔬菜,不管看起来干净的还是不干净的,都要回来先浸泡清洗再煮。

给孩子选择的食物最好是当地当季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果可以的话,买新鲜的海鲜,肉类,各种粉面制品可以考虑自己制作会更好一些。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儿童成“白血病”高发人群,除了免疫力差之外,“新”房子是恶梦

6个月婴儿患白血病,可能和妈妈孕期犯的3个错误有关,孕妇要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