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反反复复,中医认为消散结节,清肝泻火是关键

结节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地方,多出现在甲状腺、乳腺、肝脏、胰腺、肾脏等实质性器官的实质内或表面。把结节切除掉,可是没过几年就会发现结节又重新长出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治标不治本。

举个例子来说,潮湿的木头上很容易长出来蘑菇,把蘑菇采完但是不处理潮湿的木头,过不了多久蘑菇还会重新长出来。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一旦肝气郁结,就会很容易出现气滞血瘀、邪火内生的情况。久而久之,身体内的邪火煎熬津液就容易转化形成有形的痰。痰与火互相交结,就会产生结节。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药方,出自清代名医顾世澄的《疡医大全》,用于治疗瘰疬痰核或肿或痛。

药物组成:夏枯草白蔹连翘玄参、大青盐海藻浙贝母、蛤壳、天花粉枳壳当归地黄、桔梗、薄荷、熟大黄玄明粉甘草

方解: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有清热、散结、消肿之功。白蔹、连翘两味都是苦寒之药,可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并且还能敛疮。

玄参、大青盐、海藻、蛤壳,四味药都有咸味,具有软坚散结的功效,共用可以把身体内的结节、囊肿给软化、散开。

浙贝母味苦、性寒,可清火散结、消痈化痰。天花粉擅长消肿排脓,可以帮助浙贝母清除结节以及囊肿里的痰浊

枳壳常用于宽中理气、消胀除痞。当归行血、补血,使补中有动、行中有补。地黄可用来帮助当归补益破瘀后的新血。桔梗、薄荷引诸味药材上行,桔梗兼顾祛痰排脓,帮助浙贝母化痰;薄荷味辛凉,兼顾疏肝解郁,帮助夏枯草清肝泻火。熟大黄、玄明粉善泻下,可将一身之阴浊排出体外。甘草可调和诸药,缓解峻猛之力。

6个穴位,每天按摩3分钟,远离结节困扰

1、行间穴

疏通肝经,调畅气血,改善肝功能

位置: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2、风池穴

疏通经脉,平肝熄风。

位置:项部,枕骨下,入发际1寸,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3、人迎穴

清咽利膈,消肿散结

位置:喉结旁开1.5寸,胸锁乳突肌的前缘。

4、天突穴

祛痰止咳,疏通肺气

位置:位于人体颈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5、合谷穴

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

位置: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定位时可以用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6、天鼎穴

利咽喉,清肺气。

位置:位于人体的颈部外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当喉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