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盯上”年轻人 判断急性脑卒中记住“120口诀”

2025年05月25日06:52:06 健康 1081

5月25日是第29个“世界预防中风日”。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风呈现逐年年轻化趋势。不良的生活习惯,正让青壮年成为中风“新靶标”。

年轻不是“护身符” 中风呈年轻化趋势

中风“盯上”年轻人 判断急性脑卒中记住“120口诀” - 天天要闻

中风,又称“脑卒中”,主要指脑部血管堵塞或破裂导致的突发脑组织损伤。其中血管堵塞引起的叫“缺血性卒中”,也称“脑梗死”;血管破裂引起的叫“出血性卒中”,也称“脑溢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今年33岁的山东淄博市民王先生,前几天通宵打游戏,有天早上,突然感觉手和脚都不太对劲。

中风“盯上”年轻人 判断急性脑卒中记住“120口诀” - 天天要闻

来到医院后,王先生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也就是缺血性脑卒中。

中风“盯上”年轻人 判断急性脑卒中记住“120口诀” - 天天要闻

山东省淄博市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孙超:患者常年有高血压的病史,存在一定的基础病。而且他肥胖,饮食极其不规律,血脂也非常高,经常熬夜,这可能是这次引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

熬夜 酗酒等不良习惯易引发“中风”

专家介绍,长期熬夜、高脂、高盐、高油饮食,以及酗酒等是青年人脑卒中概率增大的主要原因。

中风“盯上”年轻人 判断急性脑卒中记住“120口诀” - 天天要闻

天津市环湖医院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巫嘉陵:首先熬夜肯定对血压、血糖的内环境造成影响。熬夜人群患高血压、心脏病甚至脂代谢紊乱、糖尿病的比率远远比生活规律的人要高。这些因素直接和间接地对血管的健康都有一些影响。

卵圆孔未闭等也可能会导致“中风”

除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医生介绍,早发的心脑血管病的家族史,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等其他病因,也会导致脑卒中发生。

在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阳湖院区,29岁的施先生即将康复出院。上个月中旬,他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被确诊缺血性卒中。

中风“盯上”年轻人 判断急性脑卒中记住“120口诀” - 天天要闻

患者 施先生:这只脚完全不能落地,一落地就感觉到没有支撑的作用了。

然而施先生平时身体健康,既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也无吸烟史。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引起施先生“中风”的罪魁祸首,是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心脏左右心房之间的正常通道,出生后多数人会自动闭合。若3岁后仍未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据统计,存在卵圆孔未闭的成年人,大多数终身无症状。极少数情况下,卵圆孔未闭会导致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

中风“盯上”年轻人 判断急性脑卒中记住“120口诀” - 天天要闻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张志翔:有极少数人如果卵圆孔未闭比较大,同时在一些用力的动作下,出现了从右心往左心的血液分流。血液就进入体循环,包括我们的脑子,如果有血栓的话,就有可能到脑子去。

越快越好 争取发病4.5小时内接受治疗

医生强调,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脑卒中,都需发病后尽快拨打“120”,争取在发病4.5小时内接受治疗。

中风“盯上”年轻人 判断急性脑卒中记住“120口诀” - 天天要闻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仇汉诚:每耽误一分钟大概有200万的脑细胞死亡,不要把这个时间浪费在路上,要知道自己周边有哪些能够及时救治的医院。

统计显示,脑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身边的人是否中风?又该如何预防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编写了“120口诀”,可以迅速判断急性脑卒中。一旦发现这些症状,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立刻就医:

中风“盯上”年轻人 判断急性脑卒中记住“120口诀” - 天天要闻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检查患者面部是否出现不对称,如口角歪斜。

中风“盯上”年轻人 判断急性脑卒中记住“120口诀” - 天天要闻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让患者双手平举,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或无法抬起。

中风“盯上”年轻人 判断急性脑卒中记住“120口诀” - 天天要闻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注意患者的言语表达是否含糊不清或突然失语

此外,还有国际上通用的BEFAST口诀,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识别脑卒中。

中风“盯上”年轻人 判断急性脑卒中记住“120口诀” - 天天要闻

B—Balance(平衡能力),指平衡或协调能力减退或丧失,突发行走困难。

E—Eyes(眼睛),指突发视力变化、视物困难或重影等。

F—Face(面部),指突发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手臂),指手臂突发无力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语言),指说话含混、无法表达或无法理解他人言语内容。

T—Time(时间),上述症状出现后,请勿等待,立即拨打“120”,以求医疗救助。

改善生活方式对预防中风至关重要

专家建议,预防中风需多管齐下:首先,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高盐、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戒烟限酒;还要定期体检,早发现并干预高血压等潜在疾病。

中风“盯上”年轻人 判断急性脑卒中记住“120口诀” - 天天要闻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魏东:相较于老年人中风,青年人具有更强的可预防性。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控制危险因素是关键,这两方面做到位了,可显著降低中风发病风险。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迟福林:合力共建高水平的RCEP - 天天要闻

迟福林:合力共建高水平的RCEP

5月24-25日,由中国日报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主办,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海南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支持的“共建高水平最大自由贸易区——2025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开幕式上以“合力共建高水平的RCEP”...
拉米心理:“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 天天要闻

拉米心理:“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在繁忙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把目标放在“更好、更快、更强”的追求上,却忽视了照看好自己的内心世界,拉米心理温馨提示:在充满力量与爱的5月,有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日子在提醒着我们:爱自己!要从呵护我们的“心”开始。
百科 | 水果代餐,多多益善……是真是假? - 天天要闻

百科 | 水果代餐,多多益善……是真是假?

多学一个知识点——这些吃水果习惯不可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但以下食用水果的方式,并不科学。将水果榨成果汁:榨取一杯果汁,通常需要使用三四个水果,这会使人在不知不觉间摄入远超正常
维生素C是蓝莓的近4倍,吃它好处太多了! - 天天要闻

维生素C是蓝莓的近4倍,吃它好处太多了!

又到了吃桑葚的季节,桑葚的吃法颇多,可直接生吃,也能榨汁、配酸奶、泡酒……它有哪些营养价值?一起了解?■ 膳食纤维桑葚的膳食纤维含量在水果中属于优秀水平,其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达4.1克/100克,同为浆果的蓝莓总膳食纤维含量仅为2.4克/100克。适当吃一些桑葚能为我们带来饱腹感,并能促进胃肠蠕动,对肠道健康有益...
【医院营养科】叶艳彬:“小科室”在医疗体系中的独特角色与专业力 - 天天要闻

【医院营养科】叶艳彬:“小科室”在医疗体系中的独特角色与专业力

作者:叶艳彬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引进人才称职/学历: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广东省营养学会妇幼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分会委员;广东省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等。负责及主要参与10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获中国营养学会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