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病源于堵!打通身体“淤堵”的方法都在这里了,通经络、净五脏、补气血,现在知道还不晚

2025年05月19日17:03:07 健康 1669

老张今年68岁,退休后生活悠闲,但最近他总感觉不舒服:胸口时常发闷,稍微运动就气短,晚上还手脚冰凉

老伴看着他坐立不安,劝他去医院检查,结果却没有什么大问题。朋友推荐他去找小区里的李老中医。

李老中医仔细把脉后问:“老张啊,是不是最近有心事?还有,吃饭是不是老喜欢凉的东西?”

老张点头:“是啊,儿子工作不顺心,我这老父亲心里也堵得慌,前阵子天热,我几乎每天都吃冰西瓜。”

万病源于堵!打通身体“淤堵”的方法都在这里了,通经络、净五脏、补气血,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李老中医笑着说:“你的问题在‘堵’,气堵了,血也有点滞,再加上湿气、寒气侵袭,身体就不通了。别担心,我教你几招,把身体的‘堵’都通一通!”

中医讲究“通”,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生活中,气堵、血堵、湿堵、寒堵、热堵是常见问题。中医通过饮食、按摩和调理能有效改善这些问题。

气堵了——调畅气机,远离胸闷烦躁


气堵症状:气为生命的根本,当气机运行不畅时,身体会发出信号,比如胸闷、胁肋胀痛、爱叹气,甚至伴随食欲减退、心情郁闷等。

推荐食疗:橘皮玫瑰粥

材料:橘皮5克、玫瑰花3克、粳米100克、红枣5枚

做法:

  • 将橘皮和玫瑰花用清水稍泡洗净;
  • 粳米和红枣洗净后,加适量水煮粥
  • 粥快熟时加入橘皮和玫瑰花,再煮5分钟即可。

功效:此粥能疏肝理气、舒缓情绪,尤其适合情绪不畅或压力大的人群。

按摩穴位:太冲穴

位置:足背,第一、二趾骨间凹陷处。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3-5分钟,配合轻揉,力度适中。

作用:能调畅气机、舒肝解郁,缓解胸闷、胁痛的症状。

血堵了——活血化瘀,身体更轻松


血堵症状:中医认为血行不畅会导致瘀堵。表现为面色晦暗、皮肤干燥、手脚冰凉、月经不调等。

万病源于堵!打通身体“淤堵”的方法都在这里了,通经络、净五脏、补气血,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推荐食疗:桃仁

材料:桃仁1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

  • 桃仁洗净,用刀稍稍捣碎;
  • 粳米洗净,加桃仁一起煮粥;
  • 粥熟后加入适量红糖,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功效:此粥能活血化瘀、润肠通便,尤其适合血瘀体质人群调理气血。

按摩穴位:血海穴

位置:大腿内侧,髌骨内缘上方约两横指处。

方法:用拇指按压血海穴3-5分钟,每天1-2次。

作用:疏通血脉、改善气血瘀滞,有助缓解女性月经不调及手脚冰凉问题。

湿堵了——祛湿排浊,轻身健体


湿堵症状:湿气为万恶之源,湿堵会引发头重如裹、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及腹胀等不适。

推荐食疗:薏米红豆汤

材料:炒薏苡仁30克、赤小豆20克、茯苓15克

做法:

  • 所有材料洗净后,加足量清水;
  • 用小火煮1-2小时,煮至豆软汤稠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利尿消肿,尤其适合湿气重、易疲劳的人群。

万病源于堵!打通身体“淤堵”的方法都在这里了,通经络、净五脏、补气血,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按摩穴位:阴陵泉穴

位置: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

方法:用手指按压3-5分钟,按压时稍用力,感到酸胀即可。

作用:健脾化湿、祛除体内湿气,缓解身体沉重感。

寒堵了——驱寒暖体,健康过冬


寒堵症状:寒气入侵会导致经脉不通,表现为手脚冰凉、关节酸痛、畏寒怕冷等。

推荐食疗:苏叶姜茶

材料:鲜紫苏叶5克、生姜3片、红糖适量

做法:

  • 紫苏叶、生姜洗净后加水煮沸;
  • 出锅前加入适量红糖,趁热饮用。

功效:散寒解表、温中和胃,特别适合寒性体质者。

按摩穴位:大椎穴

位置:颈后正中,第七颈椎棘突下。

方法:用热毛巾敷大椎穴或手指按压,每次5分钟。

作用:疏风散寒、活血通络,缓解寒性引发的不适症状。

热堵了——清热降火,身心舒畅


热堵症状:热堵常见于易上火体质的人群,表现为咽干口苦、心烦易怒、便秘等。

万病源于堵!打通身体“淤堵”的方法都在这里了,通经络、净五脏、补气血,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推荐食疗:三根汤

材料:芦根15克、白茅根15克、葛根10克

做法:

  • 材料洗净后加水煮成汤
  • 代茶饮用,每天1-2次。

功效:清热生津、解毒利尿,适合因热性体质引发的不适。

按摩穴位:曲池穴

位置:肘部外侧,肘横纹外端凹陷处。

方法:拇指指腹按压曲池穴,稍用力,约3分钟。

作用:清热解毒、改善上火症状。

中医提醒: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通过调理饮食、按摩穴位等方法,身体的气、血、湿、寒、热“堵”能得到有效改善。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身体出现明显或持续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不要盲目自治。

健康养生,从日常“通”开始!

来源:青岛广播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互联网掀起“抱冬瓜”消暑热潮?中医专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适合这些人群 - 天天要闻

互联网掀起“抱冬瓜”消暑热潮?中医专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适合这些人群

要问最近菜市场什么最火,无疑是冬瓜了。不仅是夏天家家户户必吃的一道菜,冬瓜“本瓜”还有消暑功效。近日,不少网友购入整个冬瓜,清洗后交给孩子或自己抱着用来消暑。抱着冬瓜真的能降温吗?湖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暑霖介绍,冬瓜含水量高达95%以上,当人体接触冬瓜时,它能快速吸...
调查发现:每天都喝酒,多数到了75岁以后,身体或变成这样 - 天天要闻

调查发现:每天都喝酒,多数到了75岁以后,身体或变成这样

王大爷年轻的时候是一名资深销售,年轻时候为了跑业务,不得不参加各种酒局,经常把自己灌得烂醉。一来二去这种“不得不”就变成了习惯,退休之后每天不喝两口酒就感觉浑身不舒服,身边人常常劝他戒酒,他反倒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长期吃硝苯地平,5大问题要清楚,对降压和预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 天天要闻

长期吃硝苯地平,5大问题要清楚,对降压和预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确实能帮助维持血压稳定,但这不是一劳永逸的事。高血压是个慢性过程,药物控制只是其中一环,很多人忽略了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用药知识的重要性。吃药不能光靠医生开,自己也得明白点门道,尤其以下5个问题,搞不清楚,药吃再久也可能白
中医认为,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养生” - 天天要闻

中医认为,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养生”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_养生保健】夏季人体阳气浮越于外,此时,脏腑相对处在虚寒的环境中,脾胃运化功能也比其他季节要弱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吃冰棍、喝冷饮,就会导致脾胃不适,出现大便清稀、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会寒湿困体,引发更
幽门螺杆菌根除是把“双刃剑”?在胃癌预防与反流性食管炎风险之间寻找平衡 - 天天要闻

幽门螺杆菌根除是把“双刃剑”?在胃癌预防与反流性食管炎风险之间寻找平衡

导读“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值此夏至时节,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白昼达到全年最长,草木葱茏,蝉鸣阵阵,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与热情。然而,健康领域的挑战依然严峻。全球50%以上人口已感染幽门螺杆菌。随着饮食结构变化和肥胖率上升,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近期,来自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
什么样的糖尿病最危险?医生呼吁:这5种血糖情况要留意了! - 天天要闻

什么样的糖尿病最危险?医生呼吁:这5种血糖情况要留意了!

昨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遇到位老邻居,他刚做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笑呵呵地说:"才6.2%,比去年好多了,看来我这糖尿病不严重。"我本想祝贺他,却看见报告单上其他几项数据都在飙红。这位65岁的退休教师,正站在一个他完全没察觉的危险悬崖边缘。
杨志旭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落户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天天要闻

杨志旭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落户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7月7日,杨志旭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揭牌暨拜师仪式在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杨志旭教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编辑出版分会会长贾守凯,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宋利宏、纪委书记周杰、副院长胡新磊、副院长胡成栋以及各职能科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