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分享摘胆经历,不吃早饭为什么很伤胆?

2025年03月03日20:42:03 健康 1085

来源:生命时报微信

近日,演员蔡明在一档节目中提到由于常年不吃早饭,胆结石疼痛难忍,胆已摘除。

蔡明分享摘胆经历,不吃早饭为什么很伤胆? - 天天要闻

早在2021年3月,蔡明就发布微博回应过胆结石突发的经历。

蔡明分享摘胆经历,不吃早饭为什么很伤胆? - 天天要闻

不少网友看到该片段,纷纷表示“再也不敢不吃早饭了”。胆结石和不吃早饭有什么关系?

《生命时报》 邀请专家,解读其中的关系,并提醒你几件事护好脆弱的“胆”。

受访专家

北京友谊医院普外分中心主任医师 郭伟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临床营养科主任 荀晓霖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西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魏宁

不吃早饭,为什么容易患胆结石?

胆囊位于肝脏后方,形状像鸭梨。它的功能并非分泌胆汁,而是胆汁“仓库”。成年人的肝脏每天会分泌600~1200毫升胆汁,由水、胆固醇、脂肪、胆盐、胆红素等组成。

未进食时,这些胆汁就会储存在胆囊内,胆囊通过不停吸收其中的水和电解质来进行浓缩;

进食时,胆囊会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帮助消化食物中的脂肪,促进胆固醇和各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还能中和胃酸、刺激肠道蠕动等。

蔡明分享摘胆经历,不吃早饭为什么很伤胆? - 天天要闻

然而,如果胆汁中有过量胆固醇、胆红素、钙,或胆汁变少、变稠,就可能会有胆红素钙盐或胆固醇析出,并与胆囊中的细胞碎片、金属离子等物质“抱团”,逐渐淤积、硬化,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结石(一种固体物质)。

值得注意的是,若经常不按时吃饭,尤其是有不吃早饭的习惯,胆汁没有用武之地,只能长时间存留在胆囊里,而胆囊依旧会对胆汁进行“提纯”,致使胆汁浓度变高,胆固醇随之沉淀下来,最终成为结石。

5类人更容易长胆结石

胆结石的种类很多,按照位置可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通常说的“胆结石”一般指胆囊结石。

肥胖、妊娠、糖尿病、高血脂、胃肠手术、长期高脂肪饮食和不规律进食等都是胆囊结石的常见高危因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胆结石。

胆囊结石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种:

胆绞痛: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或睡眠体位改变时,右上腹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程度不一,可放射至右肩胛或背部。

恶心呕吐:疼痛剧烈时常伴恶心、呕吐症状。

消化不良:进食后腹胀,进食油腻食物后更明显。

黄疸:结石阻塞胆管时,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黄,但并非所有患者都有此表现。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立即就医,超声检查可准确诊断胆囊结石。

以下几类人群更易“长”胆结石:

不吃早饭的人

长期不吃早饭或节食的情况下,胆汁浓度就会升高,还可能导致细菌大量滋生,为胆结石的形成创造了便利条件。

缺乏运动者

长时间缺乏运动及体力劳动,会使胆囊肌肉的收缩能力逐渐减弱,导致胆汁的排空过程变得迟缓,容易造成胆汁淤积。

当胆汁淤积时,胆固醇结晶容易析出,形成胆结石风险更高。

高血脂患者

肥胖与高血脂的患者,血液和胆汁中胆固醇的比例高,无法溶解的胆固醇容易形成结晶,经年累月像滚雪球一样变大,最终成为胆固醇结石。

餐后久坐者

长时间保持蜷曲体位,会干扰胆汁的正常排泄,特别是在饭后,使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的比例出现失调。

这种失调状态容易导致胆固醇在胆汁中沉积下来,增加胆结石风险。

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可能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减弱,使胆囊排空不畅;患者胆汁酸分泌减少,胆汁中的胆红素和胆固醇也容易沉积形成胆结石。

得了胆结石,饮食有哪些注意?

胆囊作为一个消化器官,与“吃”的关系密切。饮食上,胆结石患者要注意这些:

1按时吃早饭

胆囊中的胆汁只有在食物刺激下才能从胆囊中排出。要规律吃三餐,尤其是早餐,避免长时间空腹或暴饮暴食。

2严控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动物内脏、肥肉等动物性油脂会增加胆囊的收缩,引发胆绞痛,胆结石急性期尤其不要吃此类食物。

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仅仅在做B超检查时才发现有胆结石的人,没必要完全拒绝脂肪,可以吃低脂食物,但同时要进食大量叶类蔬菜,以促进脂肪排出。

3减少精白米面

高糖摄入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增加胆固醇,因此,应减少精白米面,多吃粗粮、杂豆、薯类等。

4多喝水

每天喝不少于2000毫升水,可稀释胆汁促进其排出,还有利于排出胆管内的细菌及其他有害代谢物质。

5减少草酸摄入

菠菜、苋菜、莴笋等富含草酸的蔬菜,烹调前先在沸水中焯一下。

6少吃酸味食物

山楂、李子、杨梅、猕猴桃等酸味水果会刺激十二指肠大量分泌胆囊收缩素,引起胆绞痛。

需要提醒的是,蔡明节目中提到的“不能多吃韭菜”,主要是因为韭菜粗纤维含量高,不太好消化,因此胆结石急性发作期不宜多吃。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今年小满是凶日,5月21日小满,提醒中老年人:牢记这4大禁忌 - 天天要闻

今年小满是凶日,5月21日小满,提醒中老年人:牢记这4大禁忌

您发现了吗?今年立夏后的天气像坐过山车——清晨薄雾未散,午间骄阳似火,傍晚又飘起细雨。这种忽冷忽热、湿气弥漫的初夏,正是身体最"遭罪"的时候。而即将到来的5月21日小满节气,更像一扇隐形的健康门:推得对,安然度夏;推得错,可能给中老年朋友埋
花生是心脏的“减速器”?医生忠告:这4种花生,建议多吃 - 天天要闻

花生是心脏的“减速器”?医生忠告:这4种花生,建议多吃

花生一直是争议很大的食物,有些人说它油脂高、热量大,吃多了发胖、不消化,还对心血管不好;也有人说它是长寿豆、植物蛋白之王、血管清道夫。这种说法各有一套逻辑,没法一刀切。但最近不少心内科医生开始重新关注花生的作用,特别是在心率控制、血脂调节、
这5种食物,正慢慢“损伤”血管,不想惹上血栓,尽量少吃些 - 天天要闻

这5种食物,正慢慢“损伤”血管,不想惹上血栓,尽量少吃些

很多人担心血栓,但不知道血栓的根子其实不是“突然形成”的。它从不是一块血块一下子堵住血管,而是血管内皮细胞长期受损、局部炎症慢慢积累、血液黏稠度逐步上升。几种机制交织在一起,最终才出问题。而伤害这一整套系统的,不是剧烈运动,不是情绪波动,而
中日友好医院肖某确在患者麻醉时中断手术离场!处罚结果公布 - 天天要闻

中日友好医院肖某确在患者麻醉时中断手术离场!处罚结果公布

近日,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肖某被其妻子举报违反生活纪律、医德医风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5月15日,南都记者从国家卫健委获悉,事发后,国家卫生健康委迅速成立调查组,派出工作组进驻涉事单位,会同有关方面,对肖某执业行为、医德医风等进行彻查,现将调查处置进展情况进行通报。肖某(左)。据通报,肖某,男,1986年10...
凌博士亮相29届CBE上海美博会 全分子量玻尿酸技术引领国货抗衰新浪潮 - 天天要闻

凌博士亮相29届CBE上海美博会 全分子量玻尿酸技术引领国货抗衰新浪潮

2025年5月12日,第29届中国美容博览会(CBE)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启幕。作为全球美妆行业的年度盛会,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4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3200余家展商,展出超过7万款美妆新品与科技成果。在这场国际化的美妆盛宴中,中国科学家品牌凌博士携其核心科技“全分子量玻尿酸”技术惊艳亮相,以创新实力诠释国货护肤从“跟跑...
夏季一来,血糖就升高?注意这8点,血糖更平稳! - 天天要闻

夏季一来,血糖就升高?注意这8点,血糖更平稳!

一到夏天,很多糖尿病病友的血糖就开始控制不稳。今天给大家分享8个方法,能让血糖更平稳,帮你安全度过这个夏天。1.按时监测血糖糖尿病病友一定要按时监测血糖,因为血糖的高低受到气温、心情、饮食、运动、睡眠等多种因素影响,千万不要认为连续几次监测血糖控制理想就代表血糖控制好了。测血糖一定要规律,无论使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