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
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动作
却让60多岁的周阿姨(化名)
患上了恶性肿瘤?
周阿姨平时很喜欢掏耳朵
没事儿就用那种老式金属挖耳勺掏耳朵
最近
她总感觉自己的右侧耳朵有异常
以为是耳朵有炎症
可是吃了消炎药后也改善不多
除此之外
周阿姨的颈部也开始感到疼痛
到医院检查后发现
周阿姨的外耳道有一圈红色的环形增生
且观察到了一些骨质破坏的迹象
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
进一步的检查结果显示
周阿姨患上了外耳道鳞状细胞癌
且该癌症已经扩散至腮腺
这正是导致她颈部疼痛的原因
郑州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高明介绍:
这种癌症多发于40-60岁的成年人
外耳道皮肤相对较薄
如果频繁使用硬质物体清洁耳朵
就可能会损伤耳道皮肤
进而破坏外耳道的自然防御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
细菌容易趁机而入
导致外耳道感染发炎
若外耳道持续受到外部刺激
并不断经历炎症和修复的过程
某些细胞可能会发生变异
最终可能诱发外耳道鳞状细胞癌
来看看外耳道鳞状细胞癌
都有哪些常见症状:
耳溢液
多数患者会出现耳溢液,可能是血性分泌物。患者常有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外耳道炎病史。
耳痛
当肿瘤累及局部神经或骨质时,可能引起耳部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耳道或耳深部难以忍受的疼痛。
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眩晕
如果外耳道肿块阻塞外耳道或累及中耳甚至内耳,可能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和眩晕等症状。
其他症状
晚期肿瘤可能因侵犯范围扩大而出现更多症状。
高明主任提醒大家
耳道清洁要适度
避免用尖锐、硬质器具长期反复刺激耳道
耳屎是耳朵的分泌物
用专业术语来说叫“耵聍”
耵聍是由耳道皮肤腺体自行分泌出来的
一种灰色、橙色或淡黄色的蜡质分泌物
同时还混有灰尘和皮屑
它的主要成分为60%的角蛋白
12-20%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
醇类、角鲨烯以及6~9%的胆固醇
耳屎组成成分各不相同
主要分为干型和油型
一般来说干型会比较容易脱落
而油型可能会容易积在耳道里
那么耳屎到底该能不能掏?
如何正确掏耳屎?
耳朵里的分泌物有润滑保湿、保护耳膜、抗菌、防噪音、自洁等作用。
正常来说耳朵中的分泌物会随着人们的咀嚼运动向外排出,并不需要特别的干预,所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掏耳朵。
如果实在是耳朵痒或者不适
可到正规医院请医生帮忙处理
特别是当出现下列4类问题时
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有明显的堵塞感
比如,先天外耳道口狭窄,耵聍无法正常自行排出,堵塞形成耵聍栓。当堵塞感明显时,需要去医院检查清理。
出现听力下降
年纪不大,也没有耳疾,却突然出现听力不佳、下降的情况,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
耳朵痛痒
若盯聍短期增多,特别是游泳完耳道进水后,感觉耳朵痛痒,应请专科医生处理,千万不要乱掏,以免引起耳道发炎。
不当采耳后出现问题
比如,采耳时异物(如棉棒的棉花)掉入耳中,或不当采耳造成耳道损伤,严重时出现出血、疼痛、肿胀等症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本文指导专家
郑州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 高明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