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答每经问:前5月已批准24个罕见病药物上市

2024年06月16日22:30:23 健康 4661

每经记者:李宣璋    每经编辑:陈星

6月14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任务》)有关情况。

《任务》提出,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关于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加快创新药、罕见病治疗药品、临床急需药品等以及创新医疗器械、疫情防控药械审评审批。

近年来,我国药品审评审批改革不断推进,相关部门对创新药有什么支持性政策?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述提问时表示,创新是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群众不断提升的用药需求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家药监局通过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引导和服务药品创新研发,不断完善标准、优化程序、提高效率、改进服务,释放加快“新药好药”上市的政策红利,一大批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国家药监局答每经问:前5月已批准24个罕见病药物上市 - 天天要闻

近年来,国家药监局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引导和服务药品创新研发。图为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人员在原液车间工作。 新华社图

罕见病药物上市数量大增

黄果表示,据统计,2022年至今,已累计批准创新药品82个、创新医疗器械138个,仅今年前5个月已经批准了创新药20个、批准了创新医疗器械21个,其中既有大家比较关心的像cart、单克隆抗体等新生物技术产品,也有创新中成药,还包括采用全磁悬浮技术的人工心脏产品等。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都处于全球前列。

在健全鼓励创新机制方面,针对重点产品,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的原则,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改进和加强沟通交流服务,让注册申请人及早夯实研究基础,可以“少走弯路”。同时,持续贯通“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等四条快速通道,加速推进临床急需、重大疾病防治等新药的审评审批。

在服务临床用药需求方面,将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重大传染病用药、疾病防控急需疫苗和创新疫苗等纳入加快审评审批范围,鼓励以临床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这里还有一组数据,例如大家比较关注的罕见病治疗药物,2022年批准上市3个,2023年批准45个,2024年前5个月已经批准24个,可以说罕见病治疗药物上市数量大幅增加,让很多罕见病患者不再无药可治,能够切实受益。”

在接轨国际审评标准方面,从2017年6月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以来,至今已经采纳实施了全部68个ich指导原则,这意味着我国药品审评的技术要求与国际全面接轨,也意味着我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制药企业、研发机构可以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还意味着全球同步研发的新药可以按照同样的规则,在我国同步申报、同步上市。

“目前,已经有创新药利用国际多中心临床数据在我国实现了‘全球首发上市’,这可以让我国患者更早更快享受到全球最新的药物研发成果。”黄果说。

确保中选产品降价不降质

围绕药品和耗材的集采,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表示,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的降价空间主要来源于企业营销成本的节约,集采通过汇集全国医疗机构的需求量形成一个采购标的,引导企业公平竞争产生合理的价格,一旦中选,产品可以按照采购合同直接销往医院,医院按照承诺的采购量,按时完成采购,并且优先采购和使用中选产品,由此大幅压缩了药品生产企业营销成本。

同时,集采有一项措施,要求医疗机构及时结清企业货款,还有通过医保基金预付政策予以支持,这样有效解决了原来回款周期特别长的问题,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成本。这些流通环节中成本的节约是主要的降价空间。通过价格竞争让利给人民群众。

黄华波表示,为确保中选产品降价不降质量,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第一是设定质量入围门槛。第二是建立质量监管协同机制。第三是开展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

每日经济新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为何天一热,反而是慢性支气管炎高发期? - 天天要闻

为何天一热,反而是慢性支气管炎高发期?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每天给您分享专业的医学科普知识,帮助您及其家人提高健康生活品质,感谢您的支持!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中国大部分地区迎来了盛夏的炎热季节。此时,许多人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频繁出现呼吸道问题,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
万山区开展健康敲门行动 守护失能老人健康 - 天天要闻

万山区开展健康敲门行动 守护失能老人健康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专门上门来服务,让我们免去了去医院来回奔波的困难。”近日,仁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签约医生来到失能老人周安贵家中,为老人进行血糖血压测量、四肢运动功能等健康检查后,家属连连道谢。
此物剧毒!一家五口全中招,2人进ICU! - 天天要闻

此物剧毒!一家五口全中招,2人进ICU!

一句开不了口的“我喜欢你”普通人会改口说:“我想你了”文艺青年最爱说:“今夜月色真美”广东人则会说:“我煲咗汤俾你”▲图源:聊广场说到广东人对煲汤的追求那可谓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能拿去煲汤就绝不放过……▲图源:深圳粤TV各式各样的中药材更是广东人的心头好不过汤可以每天喝药材可不能随便放最近就有一家...
这个集市带你揭秘中医养生秘籍 - 天天要闻

这个集市带你揭秘中医养生秘籍

为迎接“七一”到来,近日杨浦区中医医院联合大桥街道共同举办“‘杏’福市集·宝地健康行”主题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接触中医、了解中医、感受中医的魅力。认识生活中的“仙草”,学习内功心法和葵花点穴手,体验神奇小丸子……互联宝地杨浦园内,设置了健康市集和健康体验两大板块,为市民提供沉浸式的中医文化体验。杨浦区...
为什么我坚持不吃西瓜?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我坚持不吃西瓜?

烈日炎炎的夏天,西瓜是很多人的最爱。特别是冰箱里拿出来的冰镇西瓜,吃起来别提多爽口了。但是,我却不怎么爱吃西瓜。我已经有五六年不吃西瓜了。不是不想吃,是不能吃。西瓜富含维生素和葡萄糖、氨基酸等多种物质,性寒凉,特别适合解暑用。但我只要吃了西
Visualized Cancer Medicine征稿:最重要的问题 - 天天要闻

Visualized Cancer Medicine征稿:最重要的问题

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1866 - 1925)诞辰150 周年,Cancer Communication (其前身是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在2016年发起了一次十分独特的征文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征集有关癌症研究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