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祸根”主要不在盐,而是它!3张不吃药的“处方”,稳稳降血压

2024年03月20日17:55:19 健康 1180

今天的文章开始前,可可想先做个小调查:

现如今,高血压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了。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已达2.45亿人左右。

虽然患病人数多,但真正了解高血压的人却寥寥无几。比如:除了盐,你还知道哪些高血压的诱因?血压高和血压波动大,哪个更危险?……

1

高血压是怎么来的?

70%与“胖”有关!

大家都知道,吃盐(钠)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但有研究发现,70%的高血压都是“胖”出来的!

17成高血压归因于“胖”

《高血压》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到:78%的男性和65%的女性高血压可归因于超重或肥胖。而且体重每增加5%,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20%~30%。

高血压的“祸根”主要不在盐,而是它!3张不吃药的“处方”,稳稳降血压 - 天天要闻

肥胖的人,皮下脂肪会增厚,使毛细血管扩充,血液循环量相对增加。在心率正常的情况下,心搏出量大为增加,长期负担过重就会诱发左心肥厚,血压升高。

有一种说法是,皮下脂肪增厚1厘米,血管长度增加5公里。尤其是东方人,发胖往往先从腹部开始,脂肪主要堆积在下腹部周围,被称为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的发生更为密切。

高血压的“祸根”主要不在盐,而是它!3张不吃药的“处方”,稳稳降血压 - 天天要闻

2BMI超过这个数,建议减肥

如何判定自己是否属于超重/肥胖人群呢?可以看体质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如果算出来BMI在25~28之间,属于超重;大于28,属于肥胖。建议科学减重。

高血压的“祸根”主要不在盐,而是它!3张不吃药的“处方”,稳稳降血压 - 天天要闻

2

血压高和血压波动大

哪个更危险?

血压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正常情况下,早上6~10点是一个小高峰,下午4~6点是第二个小高峰,凌晨2~3点到最低谷,然后再缓缓升高。总体波动情况为白天高、晚上下降10%~20%,呈一个勺型。

如果只是单纯血压高,波动不大,对血管的伤害还比较小。它像是“慢刀子”,会逐渐导致血管内皮受损,诱发脂质沉积,一步步造成血管变硬、狭窄,甚至堵塞或者破裂。这种高血压患病时间久了,才更容易发生血管堵塞或破裂。

但如果是血压波动大,那就危险了。它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巨大的压力冲击在血管壁上,就会造成血管壁的严重损伤,更易引发急性心绞痛、心梗、脑梗等。

节目中林医生和王凯医生的模拟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高血压的“祸根”主要不在盐,而是它!3张不吃药的“处方”,稳稳降血压 - 天天要闻

模拟血压高和血压波动大对血管的危害

而在一天24小时中,2个时间段血压波动大,更暗藏致命危机——

1晨起高血压

晨起的时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兴奋性的激素就分泌了,这会促使我们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所以血压有“晨峰现象”。

但如果晨起排尿排便、心情舒缓后测得血压>140/90mmHg,就属于晨起高血压。这会导致血流对血管壁的冲击加大,可能使原有的斑块破裂、脱落,引发致命危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40%心肌梗死和29%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清晨时段;

清晨高血压也是卒中最大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时段脑卒中的发生率是其它时段的3~4倍。

《亚洲高血压管理共识》也提到:清晨高血压可增加冠心病和脑卒中风险,亚洲人群发病率更高。

对于这类人群来说,可以每天睡醒做3个小动作,来帮助平稳血压。

2夜间高血压

有些人夜间血压不仅没有下降,还可能升高呈反勺型。如果夜间血压≥120/70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祸根”主要不在盐,而是它!3张不吃药的“处方”,稳稳降血压 - 天天要闻

而《欧洲心脏杂志》一项研究发现:睡觉时血压升高,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最高。特别是睡眠时收缩压升高,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明显。

之前节目中也曾提到过,夜间高血压人群比正常人群腔隙性梗死风险高36%,左室肥厚风险高53%!而腔隙性脑梗是脑卒中的早期表现,左心室肥厚是冠心病心衰的早期表现。

比起白天血压高,夜间高血压更容易被忽视。因此有以下表现的人,建议做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夜里睡不踏实、多梦,睡眠不足6小时;

睡觉打鼾;

早晨刚醒时头晕、头痛,起床后症状减轻。

高血压的“祸根”主要不在盐,而是它!3张不吃药的“处方”,稳稳降血压 - 天天要闻

3

高血压突然变正常,是治好了?

警惕2个原因

生病的人都希望疾病好转,但高血压突然变正常却未必是好事,不仅不能随意停药,甚至还需要上医院看看。

1温度升高导致血压下降

随着春天的到来,气温逐渐上升,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血压好像降低了一些。

这是因为血管也会“热胀冷缩”,天气暖和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血压就会下降;加上温度高出汗多了,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丢失,使得血容量减少,也会让血压降低。

此时,有的人可能会萌生减药甚至停药的想法,这是非常危险的。盲目减药、停药,很容易造成血压大幅波动或升高,危害心血管健康。

一般来说,只有当血压下降幅度较大,且伴有低血压症状时,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用量。

高血压的“祸根”主要不在盐,而是它!3张不吃药的“处方”,稳稳降血压 - 天天要闻

2心脏问题导致血压降低

我们都知道,血压包括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其中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泵出血液的压力。收缩压高,说明心脏需要非常“卖力”才能将血液灌注全身。

而如果持续多年的高血压突然回归正常,在排除降压药效果、原发疾病、气温等因素外,就很可能是心脏动力不足了,比如:心梗、心衰、心肌炎等。

此时,心脏泵出的血液减少,会造成脑、肾以及心脏本身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不足,非常危险,需要及时就医。

高血压的“祸根”主要不在盐,而是它!3张不吃药的“处方”,稳稳降血压 - 天天要闻

4

控制高血压的“3张处方”

人人都能用得上

面对“危险重重”的高血压,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呢?在遵医嘱用药的前提下,可可再给大家3个帮助控制血压的小妙招:

1“营养处方”:维生素B6、B9、B12

我国的高血压人群中,近80%的都是H型高血压,即伴有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的高血压。

这类高血压尤其危险,中风几率比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大5~8倍,比正常人高28倍!

高血压的“祸根”主要不在盐,而是它!3张不吃药的“处方”,稳稳降血压 - 天天要闻

对于这类高血压患者来说,降低Hcy水平至关重要。而Hcy代谢离不开维生素B6、B9(叶酸)、B12的帮忙,所以日常多吃富含这3种物质的食物,就有助于减少Hcy在体内堆积。

维生素B6:鸡肉、鱼肉、动物肝脏、蛋黄、豆类等含量丰富;

叶酸:主要存在于深绿色蔬菜、蛋黄、橙汁、芦笋、草莓、花生和豆类中。

维生素B12:猪肝、猪心、羊肝、羊心等含量丰富。

【注意】B族维生素“怕热”,日常烹饪时应尽量避免加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

高血压的“祸根”主要不在盐,而是它!3张不吃药的“处方”,稳稳降血压 - 天天要闻

2“饮食处方”:代盐

有专家曾在节目中提到,高血压人群中有30%的人是盐敏感。通过控制盐(钠)的摄入,就能很好地调节血压。

因此对于这类人群,日常建议使用代盐(低钠盐),通过减钠增钾,帮助降低血压。

高血压的“祸根”主要不在盐,而是它!3张不吃药的“处方”,稳稳降血压 - 天天要闻

另外,对于血压正常的人来说,使用代盐也颇有好处——国内一项分析结果就发现:对于血压正常的老年人,使用代盐降低了40%的高血压发生风险,而且并未增加低血压事件。

不过,对于肾脏疾病患者而言,建议控制钾的摄入,需谨慎使用代盐。

高血压的“祸根”主要不在盐,而是它!3张不吃药的“处方”,稳稳降血压 - 天天要闻

3“运动处方”:等长运动

国际权威期刊《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发现降血压有“最佳运动”——等长训练(靠墙静蹲、平板支撑、扎马步等)有助降血压,运动后血压可降低8.24/4mmHg。

进行等长训练时,每个项目要求持续45秒,中间休息15秒。如果身体状况达不到这一水平,可以从运动30秒、休息30秒开始,逐渐增加时间。

【注意】运动过程中不要憋气用力,注意视自身情况循序渐进;血压过高者不宜运动。

高血压的“祸根”主要不在盐,而是它!3张不吃药的“处方”,稳稳降血压 - 天天要闻

(我是大医生官微)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治疗高血压时,为什么低压难控制,选择药物时需注意什么? - 天天要闻

治疗高血压时,为什么低压难控制,选择药物时需注意什么?

有位患高血压的老年朋友跟华子说,他服用降压药之后,现在血压是130/90mmol/L,高压控制得很好,但低压还是偏高,要怎么办,要不要换降压药呢?华子说,在高血压的治疗中,收缩压(高压)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较高,效果明显;而舒张压(低压)对降
清晨第一眼看手机?身体正在悄悄抗议 - 天天要闻

清晨第一眼看手机?身体正在悄悄抗议

清晨第一眼看手机,似乎成了现代人的 “开机仪式”。解锁屏幕、回消息、刷社交媒体吃瓜、打开短视频,这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却可能让身体在刚苏醒时就埋下健康隐患。
生姜可以预防脑梗?医生提醒:保持大脑健康,这6物要多吃 - 天天要闻

生姜可以预防脑梗?医生提醒:保持大脑健康,这6物要多吃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在中国人的厨房里,生姜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炒菜提香、驱寒暖胃、泡水解腻,一物多能,风头不减。最近有种说法在网上悄悄流行开来: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9岁!哪个省市的人更长寿? - 天天要闻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9岁!哪个省市的人更长寿?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9岁,比上一年度的2023年提升0.4岁,在53个中高收入国家中排第4位。而在1949年时,这一数据还仅是35岁。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另外,什么是“人均预期寿命”?不同省份之间,这一数据又有多大区别呢?这些电影史上的经典角色和形象,你能认出几个?▼先别沉迷黑神话悟空了,这些游戏没20年网...
小暑时节,要护好心脾,推荐10个小妙招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要护好心脾,推荐10个小妙招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_大医精诚】天渐渐热起来,人们很容易感觉到精神疲惫,口渴汗多,会觉得脘腹胀满,有时候会感觉到恶心,甚至腹满腹泻、胸闷气短。之所以出现这些症状,跟盛夏暑邪的2个特点有关:一个是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
“直线升高”胆固醇的3种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别自己害了自己 - 天天要闻

“直线升高”胆固醇的3种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别自己害了自己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我这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