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长短,心跳知道?研究发现:心跳每多1次,平均寿命或少4个月

2024年02月26日19:25:04 健康 1369

老话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乌龟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是长寿的象征,目前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盖戳认证为最长寿的乌龟是一只叫乔纳森阿尔达布拉象龟,寿命长达189岁。

有人认为乌龟之所以这么长寿,是因为它的心率跳得够慢,约为20-30次/分钟,那假如人的心率慢一点,会不会也更长寿呢?

寿命长短,心跳知道?研究发现:心跳每多1次,平均寿命或少4个月 - 天天要闻

一、心跳每多1次,平均寿命或减少4个月?

有种说法称,人一生的心跳大约固定在30亿次左右,当心跳的总数是恒定时,心脏每分钟跳得越快,寿命就会相应地缩短。对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陈清勇表示,确实有不少研究表明,人的心率与预期寿命成反比。

我国台湾卫生研究院名誉研究员温启邦就曾做过一项相关研究,分别对近200万份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健康人平躺5分钟后的心跳,应保持在60次/分钟左右,超过70次就属于偏快的范畴,心跳每多1次,平均寿命就会减少4个月。

对此,温启邦解释,人一生的心跳大约是25亿次,心跳过快就会加重心脏负荷,这很可能是造成减寿的原因。

无独有偶,美国医学会杂志的心脏病学子刊上的研究指出,每分钟心率加快5次,与心衰、死亡风险增加13%相关,最适宜的心率是60次/分钟。

心跳过快除了会影响心脏健康之外,还可能会增加老年痴呆风险。

寿命长短,心跳知道?研究发现:心跳每多1次,平均寿命或少4个月 - 天天要闻

2021年12月,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官方杂志在发表的一项研究,对来自瑞典的2147名年龄为60岁的老年人进行了12年的追踪随访,结果发现,相较于60~69次/分钟的受试者,静息心率超过80次/分钟的受试者,与痴呆症风险增加55%相关,这种风险独立于心血管风险因素以及心血管疾病。

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表示,如果长期心跳过快,超过了100次/分钟,排除生理性原因的影响后,需要警惕可能是心律失常、贫血、甲亢、心衰以及心肌炎等疾病所致。

寿命长短,心跳知道?研究发现:心跳每多1次,平均寿命或少4个月 - 天天要闻

二、心跳太慢也一定是好事,最好控制在这一范围

静息心率的高低在可一定程度上可反应心脏健康与否,既然心率过快会影响寿命,那心率越慢是否代表着越长寿呢?

人的正常心率范围应在60~100次/分钟,根据最新标准,当心率<50次/分钟就属于窦性心动过缓

心跳过慢会导致全身脏器供血不足,容易有心悸、胸闷、食欲不振以及气紧等症状,严重的时候还可能会威胁生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辅助心跳。

心动过缓出现在运动爱好者、体力劳动者身上,比如运动员的心率可能会在40-50次/分钟,正常人在睡觉时的心率也会放慢,可能在40次/分钟。

寿命长短,心跳知道?研究发现:心跳每多1次,平均寿命或少4个月 - 天天要闻

如果是生理性的心动过缓,一般无需进行治疗。但如果身上伴有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则要及时就医。

心血管王医生刊文表示,目前正常的心跳范围是60~100次/分钟。但一些罹患冠心病、心梗、心绞痛、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议将心率控制在60次/分钟左右最佳。

三、5个小妙招,让心率在合理范围内慢下来

心率的快慢和日常的一些生活细节相关,做好这些事或能帮助让心率降下来。

1、多吃两物

钾元素丰富的食物:如橙子、南瓜、黄豆以及香蕉等食物,这些食物内的钾元素较为丰富,而钾可起到抑制心肌兴奋性、帮助排出多余钠元素,稳定血压,对减轻心脏负担有好处。

镁元素丰富的食物:如谷物、苋菜、蘑菇以及豆类食物,镁对心肌细胞能起到抑制作用,帮助让心脏节律变慢,对心脏的舒张和休息有好处。

寿命长短,心跳知道?研究发现:心跳每多1次,平均寿命或少4个月 - 天天要闻

2、健康生活

熬夜、吸烟饮酒、情绪不稳定、饮用浓茶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容易让心跳出现异常,要及时改掉。

3、控制体重

肥胖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引起心率异常出现,日常要通过饮食、运动等来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4、调节心情

稳定的情绪可以让身体内环境保持稳定,而暴躁、紧张、生气等不良情绪会促进心率加快。

寿命长短,心跳知道?研究发现:心跳每多1次,平均寿命或少4个月 - 天天要闻

5、规律运动

运动对锻炼心功能有很大的好处,开始运动时建议从低强度的开始,等到身体逐渐适应后再逐渐加大强度,切不可勉强自己。

心跳与健康之间有很重要的关联,日常要多关注心跳,发现异常后及时就医。但一些由于生理性因素所致的过快、过慢,也无需过分紧张,实在不放心的可以去医院做个系统性检查,不要自己吓自己。


参考资料:

[1] 《痴呆风险竟藏在心率里!随访12年的研究发现,60岁及以上老年人静息心率≥80次/分钟与痴呆症风险增加55%有关丨临床大发现》. 奇点网 2021-12-17

[2] 《官方认定「心动过缓」的标准,心跳慢到什么程度要看医生?》. 生命时报 2021-08-17

[3] 《心跳有个「安全范围」!心脏专家划出3条不能跨过的“红线”》. 生命时报 2020-12-0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男子抱冬瓜睡觉能降温?《黄帝内经》里的消暑密码大公开! - 天天要闻

男子抱冬瓜睡觉能降温?《黄帝内经》里的消暑密码大公开!

最近,全国多地高温“爆表”,空调、风扇全力运转都难以驱散周身暑气。这时,一条“男子抱冬瓜睡觉降温”的新闻迅速走红网络,不少人纷纷效仿,把冬瓜从厨房“请”上了床。那么,抱冬瓜睡觉真能有效降温吗?从古老的《黄帝内经》智慧中,又能找到哪些夏日养生
重磅通知 | 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活动启动 - 天天要闻

重磅通知 | 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活动启动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578 篇文章创新之星由上海市工程管理学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万方医学网、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共同发起,光明网、中国医学传播学教学联盟、医学传播学创新实践基地共同支持的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遴选活动正式启动。附:推荐表格第...
最高收费21万元,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叫停背后:借“创新治疗”之名收费 - 天天要闻

最高收费21万元,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叫停背后:借“创新治疗”之名收费

每经记者:陈星 每经编辑:魏文艺7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一则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在医疗界人士看来,这一喊停并不突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内某知名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处了解到,早在国家卫健委通知正式出台前,该主任医师所在医疗机构所在地的...
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 - 天天要闻

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

微美芒市—芒市具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来源: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责编:雷斑努 虞有琪审核:张崇喜 们文杰往期回顾收藏!2025年芒市公交漫游指南面对暴雨,这些知识要牢记“马路市场”退市 芒市山货交易有了“新家”“700开头” 15位电话号码要来了!@芒市创业者,市妇联2025年...
互联网掀起“抱冬瓜”消暑热潮?中医专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适合这些人群 - 天天要闻

互联网掀起“抱冬瓜”消暑热潮?中医专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适合这些人群

要问最近菜市场什么最火,无疑是冬瓜了。不仅是夏天家家户户必吃的一道菜,冬瓜“本瓜”还有消暑功效。近日,不少网友购入整个冬瓜,清洗后交给孩子或自己抱着用来消暑。抱着冬瓜真的能降温吗?湖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暑霖介绍,冬瓜含水量高达95%以上,当人体接触冬瓜时,它能快速吸...
调查发现:每天都喝酒,多数到了75岁以后,身体或变成这样 - 天天要闻

调查发现:每天都喝酒,多数到了75岁以后,身体或变成这样

王大爷年轻的时候是一名资深销售,年轻时候为了跑业务,不得不参加各种酒局,经常把自己灌得烂醉。一来二去这种“不得不”就变成了习惯,退休之后每天不喝两口酒就感觉浑身不舒服,身边人常常劝他戒酒,他反倒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长期吃硝苯地平,5大问题要清楚,对降压和预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 天天要闻

长期吃硝苯地平,5大问题要清楚,对降压和预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确实能帮助维持血压稳定,但这不是一劳永逸的事。高血压是个慢性过程,药物控制只是其中一环,很多人忽略了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用药知识的重要性。吃药不能光靠医生开,自己也得明白点门道,尤其以下5个问题,搞不清楚,药吃再久也可能白
中医认为,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养生” - 天天要闻

中医认为,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养生”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_养生保健】夏季人体阳气浮越于外,此时,脏腑相对处在虚寒的环境中,脾胃运化功能也比其他季节要弱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吃冰棍、喝冷饮,就会导致脾胃不适,出现大便清稀、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会寒湿困体,引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