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运1942年出生在河南商丘的一个中医世家中,自幼便深受家族影响,喜欢中医。长大后于1963年参军随部队来到了北京,然后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医。
在1968年时,新医疗法医疗队进驻北京部队,他有机会学习了快速针刺法,学成后正式走上了从医之路。
次年夏天,他外调到山西省晋城县,有些空闲时间,他就拿来用在为西黄头大队的农民们进行义诊,由于针到病除,治愈效果奇好,在当地引发轰动。
他走前,当地百姓感谢他免费施治之恩,还专门为他安排了一场大戏。
1969年冬天他回老家探亲,他也不闲着,开始给家乡人民用快速针刺疗法进行义诊,找他来看病的百姓挤满了他家院子,他一天只能休息2个多小时,连家门都没出过。
实在是忙不过来了,只好将自己的弟妹和附近的赤脚医生全部组织起来,培训后给他帮忙。后来公社卫生院的医生也全赶到他家来现场 学习,给他充当助手。
回到部队后,他继续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技能,给战友们义务治疗。1980年,他又学会了耳针专家黄丽春教授的耳穴诊疗法。
此后他就经常来到北京地坛公园采用耳穴压豆疗法给百姓们义诊。因其疗效显著,前来治病的人实在太多,只好发号排队,而不少病人为了能排上号,甚至会在公园东门排上几个昼夜。
王天运进行义诊可不是偶尔为之,他一直连续干了10年,且风雨无阻。他的事迹被多家知名报刊杂志报道,他也获得了“耳穴王”、 “星期天大夫”的雅称。
义诊10年内,他从不收挂号费和诊费,有些病人感于他不辞辛苦的无私奉献,会自愿捐些钱,王天运就准备了一个箱子,指定专人管理,将捐款收集记账,然后分批又捐给了中国儿童和少年基金会。
随着影响的扩大,王天运也被北中医大等多家高校和培训班邀请来授课,他还被数十家医疗单位特聘为专家医师。
他在北中医大国医堂坐诊时,由于人数太多,国医堂为他同时开了六个诊室,最忙时他要和助理们一起接诊600人。
在他诊室里前来治疗近视的患儿不断增多,看到这情况,他又总结制定出了《青少儿近视等眼病防控和逆转行为规范》,创立了“王氏全方位近视综合防控法”。
然而,正当王天运的名声日益高涨之时,他却因为无证行医而被相关部门停诊。这让他倍感无奈和委屈。
作为一名普通的民间医生,他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医学教育,更没有经过正规的医学培训,他的治疗方法完全是基于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所学知识。
他始终坚信自己的治疗方法是有效的,并愿意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
事实上,许多医学专家也认同王天运的“耳穴针疗法”,认为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他们呼吁相关部门应该对民间中医进行更加合理的规范和管理,让更多的民间中医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便捷的医疗服务。
王天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医学的魅力和价值,也让我们反思现有的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为传承和发展传统医学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也要加强对公众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传统医学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