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不迷路 ↑ ↑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3年世界肥胖地图(World Obesity Atlas 2023)》显示,2020年全球约有26亿人超重(BMI≥25 kg/㎡)或肥胖(BMI≥30 kg/㎡),约占世界人口的38%。
按照目前的趋势,预测到2035年全球超重或肥胖人口将超过40亿,约占届时全球人口的51%。其中,预测到2035年,中国肥胖成人的增长率将达到5.4%,肥胖成人人数将达到总成人人数的18%。
图片来源:123RF
肥胖与21种疾病相关
▎代谢性疾病
肥胖会增加一系列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展风险。肥胖时,游离脂肪酸在胰岛素敏感的非脂肪组织中过度积累会导致异位脂质沉积,从而导致脂毒性。
脂毒性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而胰岛素抵抗会进一步导致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例如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
▎癌症
肥胖能够从多个方面增加癌症的患病风险,包括:导致身体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激素水平失衡、脂肪酸代谢紊乱和免疫功能降低等。
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肥胖与多种癌症有关,包括:食管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肾癌、胆囊癌、乳腺癌、胰腺癌等。
▎肥胖与呼吸系统问题
研究显示,BMI超过28 kg/㎡的人群是OSA(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高发人群,这是因为当过量脂肪堆积在颈部或咽喉,睡觉时上气道更容易塌陷,导致气流受到阻碍,从而出现呼吸暂停。
不仅如此,肥胖和OSA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不仅肥胖可能导致OSA,OSA也会增强肥胖状态。
▎肥胖与骨骼/关节问题
肥胖是骨关节炎的最大诱导因素之一。负重过重会导致关节不稳定、肌肉无力,并增加骨骼和关节的负荷。脂肪沉积,胰岛素抵抗等各种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肥胖相关的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
生活方式管理是减重的重要手段之一
减重的原则在于摄入的能量低于消耗的能量,主要通过饮食管理和运动管理实现。
▎饮食管理
- 采用低能量、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含复杂糖类(如谷类)的饮食原则。
-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加餐、饮用含糖饮料。
- 减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男性建议为1500-1800千卡/天,女性建议为1200-1500千卡/天,或在目前能量摄入水平基础上减少500-700千卡/天。
▎运动管理
运动是减重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动量和强度应当逐渐递增,最终目标应每周运动15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3-5天。如无法做到一次30分钟的运动,那么短时的体育运动(如10 分钟),累计30 分钟/天,也是有益的。
建议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和高尔夫球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饮食管理和运动方案还应根据个体情况和专业人员的指导而制定。
图片来源:123RF
虽然生活方式的改变被认为是肥胖治疗的基石,但运动依从性却是因人而异。对于饮食、运动管理减重效果不好的人群来说,临床治疗是另一种关键的选择。
参考资料
[1] Yue Ton,et al.,(2022)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DOI :https://doi.org/10.1016/j.drudis.2021.11.001
[2] Chin, Kazuo,et al.,(2018)Reciprocal Interactions Among OSA, Obesity, and Sleep Duration,DOI:10.1007/s40496-018-0176-0
[3]Udhaya Nedunchezhiyanet al.,(2022),Obesity, Inflammation, and Immune System in Osteoarthritis,DOI:https://doi.org/10.3389/fimmu.2022.907750
[4]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2020). 肥胖症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DOI:10.3760/cma.j.issn.1671-7368.2020.02.003.
[5] Andrew G Renehan, et al., (2008). Body-mass index and incidence of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ies.doi: 10.1016/S0140-6736(08)60269-X.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