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要命”的喝酒方式!劝你别再这样喝

2023年09月04日09:38:04 健康 1847

适量喝酒可以增进社交、放松身心,甚至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益处。然而,一旦过度喝酒,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以下是6种“要命”的喝酒方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空腹喝酒

空腹喝酒是一种非常伤害身体的喝酒方式。酒精直接刺激胃壁,导致胃黏膜水肿、充血、糜烂,容易引起急性胃炎或者胃出血。同时,由于胃内没有食物缓冲,酒精吸收迅速,容易醉酒,对肝脏造成的损害也很大。因此,在喝酒前最好先吃一点食物,如瘦肉、米饭等,以减缓酒精的吸收速度,减轻酒精对胃黏膜、身体的伤害。

6种“要命”的喝酒方式!劝你别再这样喝 - 天天要闻

2、混着喝酒

混着喝酒是一种常见的但不可取的喝酒方式。不同的酒之间存在着化学反应,混着喝不仅会让人更容易醉酒,而且对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损害也更大。此外,不同的酒有着不同的酒精浓度和性质,混合喝也会增加酒精中毒的风险。所以,在喝酒时,最好选择一种酒类,适量摄入。

3、连续长时间地喝酒

连续长时间喝酒方式会给人体带来额外的负担。长时间的喝酒可能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如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还容易引发胃炎、胰腺炎、酒精性脑病等多种疾病。为了保护肝脏和身体的健康,应定期进行酒精断断续续或者戒酒。

4、连续短时间内大量饮酒(一口气喝多)

短时间内大量喝酒是一种显而易见的“要命”的喝酒方式。可能会导致血酒精浓度急剧升高,增加酒精中毒和急性酒精中毒的风险。如果一次喝酒量过大,还可能导致酒精中毒引发呼吸抑制、昏迷甚至死亡。建议严格控制喝酒的速度和量,避免一口气喝多。

6种“要命”的喝酒方式!劝你别再这样喝 - 天天要闻

5、睡前喝酒

睡前喝酒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而酒精利尿,会让人在夜间频繁排尿,影响睡眠质量。另外,酒精也会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造成抑制,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打鼾等问题。在睡前最好不要喝酒,可以选择喝牛奶、温水等有助于睡眠的健康饮品。

6、与药物混合喝酒

喝酒时与某些药物混用可能导致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一些药物如镇静剂、抗抑郁药和止痛药与酒精混合可能导致过度镇静、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问题。在服用药物期间,应遵医嘱,避免喝酒,以免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

6种“要命”的喝酒方式!劝你别再这样喝 - 天天要闻

以上就是6种“要命”的喝酒方式,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尽量避免这些不良的喝酒习惯。在喝酒时,我们要选择正确的喝酒方式,适量摄入,才能真正享受到酒带来的乐趣和益处。

强行劝酒是饭桌上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自主选择权,不强迫、不逼迫他人喝酒。同样,也要敢于拒绝他人的劝酒,避免喝多,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任。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酒后的安全和健康问题,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平衡饮食、锻炼身体、保持心理健康,才能在享受生活的同时真正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高血压最怕缺钾?5种症状暗示你缺钾了,日常多补充4种高钾食物 - 天天要闻

高血压最怕缺钾?5种症状暗示你缺钾了,日常多补充4种高钾食物

王阿姨今年65岁,平时除了照顾孙子,喜欢出去跳跳广场舞,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但最近她感觉自己身体明显不对劲,跳舞没几分钟就累得气喘吁吁,有时候还头晕腿软。“难道年龄大了真的不行了?”她心里犯嘀咕。家人带她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原来这些症状都是因
大一女生头孢过敏,拔针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应 - 天天要闻

大一女生头孢过敏,拔针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应

4月15日深夜,在湖北省宜昌某高校就读的陶兰,因腹痛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就诊,被诊断为肠胃炎。输液室走廊上,陶兰静静坐在长椅上,盯着吊瓶里的头孢曲松钠缓缓滴落,突然,一阵强烈的不适感袭来,陶兰呼吸急促。4分钟前,护士为其换上这袋药后匆匆离开,陶兰起身呼救,却发现身边没有医护人员,尽管她立即自行...
维生素C是西梅的16倍,还高钙高蛋白质!这种菜现在吃正好 - 天天要闻

维生素C是西梅的16倍,还高钙高蛋白质!这种菜现在吃正好

有一种野菜,经常在乡间田野、路旁沟边出现,以前人们会拿它喂家畜;然而又因为其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被人称为“长寿菜”。它就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菜——马齿苋。马齿苋又叫蚂蚱菜、长命菜、五行草、马苋、五方草等,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协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学霸班,无后门内幕曝光! - 天天要闻

协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学霸班,无后门内幕曝光!

近日,董小姐凭一己之力,将协和4+4培养模式,推入“录取公平性”争议漩涡,人们这才发现,上交大才是国内4+4模式最早的实践者,3年后浙大也采用4+4模式培养医学博士。不过,浙大的巴德年医学班,以695分的变态高考门槛、20%以上的残酷淘汰率,以及“纯分数说话”的招生规则,硬生生撕开了医学教育争议的另一个切口——在公...
协和躺枪背后:浙大4+4医学班695分起底,无后门规则引热议 - 天天要闻

协和躺枪背后:浙大4+4医学班695分起底,无后门规则引热议

近日,董小姐凭一己之力,将协和4+4培养模式,推入“录取公平性”争议漩涡,人们这才发现,上交大才是国内4+4模式最早的实践者,3年后浙大也采用4+4模式培养医学博士。不过,浙大的巴德年医学班,以695分的变态高考门槛、20%以上的残酷淘汰率,以及“纯分数说话”的招生规则,硬生生撕开了医学教育争议的另一个切口——在公...
张国栋栋梁大健康:运动后滋补,快速恢复身体活力 - 天天要闻

张国栋栋梁大健康:运动后滋补,快速恢复身体活力

运动能强身健体,但运动后身体会消耗大量能量,流失水分和电解质,及时合理的滋补有助于快速恢复身体活力,减少疲劳感。运动后首先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及时补充因出汗流失的钠、钾等元素。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汉25岁男子一夜之间眼睛看不清,医生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汉25岁男子一夜之间眼睛看不清,医生紧急提醒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白内障往往是 50 岁以上人群的 “专利”然而武汉 25 岁的市民小吴却在一夜之间患上了白内障经医院检查医生判断这一罕见病症与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回想起自己患上白内障的经历,25 岁的武汉市民小吴至今仍感到难以置信:“就一夜之间,睡一觉起来开始,左眼看不清了。然后慢慢没过两天,右眼也看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