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见·70年深爱】⑦记市十三人民医院:既要“治病” 更要“医心”

2023年05月12日20:01:03 健康 1770

【来源:华龙网健康频道_重庆健康】

开栏语:70年风雨兼程,70年薪火相传,70年开拓创新!2023年5月10日,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将走过整整70个年头。

为更好传承勇于担当的铁路精神与改革创新的行业精神,在医院建院70周年之际,【物见·70年深爱】栏目正式上线,讲述医务人员工作和学习密切相关的物件故事,来呈现医院这70年建设与发展的光荣历程,呈现一代代医务人员这70年拼搏与奋斗的精神风貌。

既要“治病” 更要“医心”

【物见·70年深爱】⑦记市十三人民医院:既要“治病” 更要“医心” - 天天要闻

这个普通的便携式血压计,是两路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张绍勤到社区给居民健康体检的必备物品。

它为成千上万的社区居民测量过血压,多次触碰后已经失去了亮丽的光泽,但依然掩饰不住它沧桑而厚重的分量!

以前的两路口门诊部,如今的两路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困境居民等人群为服务重点,以解决社区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基层卫生服务单位。对老年人、慢特病人及重点人群的管理服务一直都是中心医疗任务的重中之重。自2012年开始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中心为了能给辖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精准的基本医疗服务,向7个社区居委会分派7名家庭医生和7名责任护士,开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定期入户健康体检、宣传健康知识教育等一系列工作。

【物见·70年深爱】⑦记市十三人民医院:既要“治病” 更要“医心” - 天天要闻

张绍勤从2012年起担任王家坡社区家庭医生团队队长,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随访监测管理和老年人健康管理为主,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工作。成为家庭医生后,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坐等病人来医院看病就医,而是变为上门巡诊,每天的工作量成倍增加。然而张医生无怨无悔,恪尽职守,心系患者,不管严寒和酷暑,她都及时为居民治疗和解答。

刚开始推行家医签约服务工作时非常困难,张医生和团队成员需要挨家挨户敲门入户与居民签约。不理解的居民一开门就破口大骂,有些甚至门都不开。经过大家多方努力,改变团队与居民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用一颗真诚的心打动居民,渐渐获得居民的信任,开展的家医服务工作越来越多。

张医生常说:“家庭医生不能只是关注患者的病情,还应该关心患者本人身心和他的家庭,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关注患者长期以来因生病带来的身体及心理上的痛苦。”多年的家庭医生服务工作让张医生意识到,患者的心理教育迫在眉睫,患者只有在心理上接受了,才能更好地配合医嘱,疾病才能得到更好地控制。

【物见·70年深爱】⑦记市十三人民医院:既要“治病” 更要“医心” - 天天要闻【物见·70年深爱】⑦记市十三人民医院:既要“治病” 更要“医心” - 天天要闻

居民徐俊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实徐俊明并不是张医生管辖的社区居民,而是中二路社区居民。第一次来两路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时间大概是2018年年末。他是高血压患者,性子比较急,嗓门也很大,一进门就火急火燎地要求张医生给他开降压药。好在当天就诊人数不多,他来的时候没有其他病人,张医生就先让他休息一会,向他解释才走了那么远的路,血压测出来不够准确。

休息片刻,测出来的血压为160/100mmHg,然后张医生就给他开了些降压药,后面几个月他也定期来医院开降压药。

2019年11月中旬,徐俊明又来找张医生开药。他说脚也有点肿,张医生看了他在其他医院的体检结果,发现尿蛋白200mg/L,还伴随心率快。张医生意识到他的病情更重了,她之前给徐俊明简单地提起过要改变饮食,加强运动,但是他没有引起重视。随着病情加重,张医生向他介绍目前血压和尿蛋白都偏高,说明高血压引起肾功能有一定的损伤,必须降压药配合降尿蛋白的药一起吃。同时建议他要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首先从调整饮食做起,然后适当增加运动量。

张医生一直很关注徐俊明的心态,在治疗期间,反复对其进行心理教育,多次邀请他参加医院的健康知识讲座,积极给与心理上的疏导。终于徐俊明引起重视了,开始严格遵照医嘱,服药检查等治疗均积极配合,坚持每天测血压、每天跳坝坝舞,3个月查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复查肝功、肾功,每年定期体检,现在血压控制得非常好。

就这样,张医生赢得了徐俊明的信赖,也赢得了其他居民的点赞。

【物见·70年深爱】⑦记市十三人民医院:既要“治病” 更要“医心” - 天天要闻

古人云:“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从事最基层的医疗工作,虽然两路口中心医院只是第十三人民医院的一个科室,但那里的医务人员们甘做高楼大厦的一块基石。从心出发,心诚所至,金石为开。时刻用真心赢得居民的信任,用实际行动维护居民的健康,用努力和奉献让十三院这座高楼大厦更加稳固和坚实。

70年荏苒时光,栉风沐雨砥砺行,不负韶华启新程。回顾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70年发展的辉煌历史,一代代十三院人呕心沥血,走过创业时期的披荆斩棘,越过发展时期的沟壑险峻,经过市场竞争的激烈较量,凭着十三院人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

未来,十三院人将继续挖掘潜力,将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回馈社会,惠及广大患者,伴随着十三院铿锵奋进的步伐砥砺前行!(院方供稿)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苏打饼干:“减肥搭子”还是“热量刺客”? - 天天要闻

苏打饼干:“减肥搭子”还是“热量刺客”?

超市货架上,苏打饼干凭借“无糖”“碱性”“易消化”等标签,成为不少人眼中的健康零食。减肥人士把它当作代餐,上班族用它应急充饥。但吃苏打饼干真的不会胖吗?这个看似“人畜无害”的小饼干,背后藏着不少热量玄机,今天就来一探究竟!
真相来了丨禁止45岁以上骑手接单?AI误诊险致命?4月十大谣言曝光 - 天天要闻

真相来了丨禁止45岁以上骑手接单?AI误诊险致命?4月十大谣言曝光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了2025年4月辟谣榜,其中都有哪些言论是网络博主为了博取流量、吸引关注而炮制的谣言呢?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公布的10起谣言典型案例包括:中国赴缅甸救援队需募集资金企业信用修复需要收费“智能驾驶”就是“自动驾驶”短信提示社保账号状态“异常”需速办登记认证给12306微信公众号留...
华中首家!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胶质瘤诊疗中心挂牌 - 天天要闻

华中首家!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胶质瘤诊疗中心挂牌

极目新闻通讯员 聂文闻 雷德强5月9日,以“聚于首·创之极”为主题的第二届武汉协和脑胶质瘤前沿论坛在武汉举办。会上,该院神经外科胶质瘤诊疗中心正式挂牌。作为华中地区首家设立独立脑胶质瘤及儿童神经肿瘤病区的医疗中心,武汉协和医院再树行业新标杆。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胶质瘤诊疗中心正式挂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
全省联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为儿童送上健康科普义诊“大礼包” - 天天要闻

全省联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为儿童送上健康科普义诊“大礼包”

极目新闻通讯员 黄洁莹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2025年妇幼健康系统落实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及为民服务实事项目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将联合妇幼健康联盟成员单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联合巡回儿童健康科普及义诊活动,为基层儿童及家庭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医生,我的宝宝快三岁了,日常跟我们很少交流,...
不是迷信!明日四月十五,提醒中老年人:1不睡、2不炼、3不做 - 天天要闻

不是迷信!明日四月十五,提醒中老年人:1不睡、2不炼、3不做

本文个人观点,仅供娱乐,请勿迷信其中!明天就是5月12日了,您注意到手机日历上的"农历四月十五"了吗?这个日子在咱们传统文化里可藏着不少讲究。特别是对咱中老年朋友来说,记住下面这三个提醒,能让您过得更舒坦!农历四月十五正处"立夏"节气里,太
5个偷偷让你变胖的“减肥陷阱” 看完少走弯路 - 天天要闻

5个偷偷让你变胖的“减肥陷阱” 看完少走弯路

肥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今天(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如何避免无效减重?有哪些减肥常见误区?减肥前一定要了解1什么样的胖才是真的超重肥胖? 超重和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遗传、饮食、身体活动水平、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等。体重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BMI=体重(kg)÷...
“国医大师”石学敏,病逝 - 天天要闻

“国医大师”石学敏,病逝

5月11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石学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1日1时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
降脂小能手依折麦布,使用时牢记三要三不要 - 天天要闻

降脂小能手依折麦布,使用时牢记三要三不要

在降脂治疗的“药物家族”中,依折麦布是备受关注的“小能手”。它通过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发挥作用,常与他汀类药物联用,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不过,用药时需牢记“三要三不要”原则,让药效最大化的同时保障安全。 一、要选对用药时机依折麦布不受食物
身体竟有“代谢记忆”? 专家:避免体重反弹要牢记这些要点 - 天天要闻

身体竟有“代谢记忆”? 专家:避免体重反弹要牢记这些要点

今天(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肥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什么是无效减重?该如何避免?无效减重和体重反弹是很多减重者面临的难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何避免这种情况?专家做出了解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 张鹏:一般我们定义减重量少于5%属于无效减重。比如对于一个200斤...
47岁女性从128到98,总结:6个被低估的减脂行为 - 天天要闻

47岁女性从128到98,总结:6个被低估的减脂行为

大家好,我是浅方营养师。前段时间,一位47岁的女士来找我,说试过很多方法,但体重一直卡在128斤下不去。她每天走路半小时,晚饭也吃得少,可就是没变化。我观察了她的饮食和习惯,发现一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调整后她用了不到半年,体重稳定到了98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