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记者 孙淑玉 通讯员 李姝慧
当初,怀揣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医者梦想,于旭红选择成为了一名医学生。机缘巧合下,她被口腔专业“选中”。许多人把口腔疾病看作是“小毛病”,但是在于旭红看来,病无大小,再轻微的疾病,医生都需要认真诊疗、细致服务。“医生的目标就是为患者扫除病痛,让患者享受生活的美好。”于旭红表示,每次看见患者经过专家们的综合诊疗,脸上重新绽放出快乐、满意的微笑,都是她的幸福时刻。

烟台市口腔医院专家综合门诊主任于旭红
病无大小 一心为患
“俗话说‘病从口入’,口腔出现问题不但会影响人类各种脏器的健康,还会影响人体营养的摄入。口腔作为全身各个部位的重要‘窗口’,如果不能做好有效‘看守’,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全身健康。”于旭红自学生时代就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口腔医学,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守护更多人的口腔健康。
毕业参加工作后,于旭红也不忘初衷,面对患者,她耐心解答、仔细聆听;制定治疗方案时,她严谨认真,反复推敲;为患者治疗时,她严把质量关,按照流程进行规范化操作。“口腔医生工作的意义是解决人们实实在在的健康需求。”于旭红说。她深知上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因此要求自己的团队坚持电话回访每一位患者,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爱牙护齿小建议,并定期预约已经完成治疗的患者前来复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遗漏的小问题。
“虽然工作中总会面临各种困难,但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患者。有一丝成功的可能,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曾经有一位八旬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不小心丢失了义齿,在女儿的陪伴下慕名来到烟台市口腔医院。初诊检查后发现,老人在镶牙前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处理,但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特殊性以及患者口腔问题的复杂性,外科医生无法为其拔牙,这为后续开展口腔修复工作带来了困难。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家属的理解和信任给了于旭红开展修复工作的底气。修复完成后,老人拉着她的手连声道谢。“患者说,他现在终于能吃饺子了,这句话一下子触动了我的心,让我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我是多么幸运能为这位老人守护口福,让他女儿的孝心得以安放。”于旭红表示。
技术精湛 服务细微
医者之精细,病者之性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对于口腔医学来说,尤其如此。参加工作后,在技术上,于旭红不断精进,把握每一次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患者相信我们的技术,这是对我们莫大的认可。我只有在技术上不断进步,才能不辜负患者的信任,为患者提供治愈疾病的希望。”于旭红表示。

于旭红及团队为患者进行专家会诊
通过不懈的钻研,于旭红在美学修复、种植修复、固定—活动联合修复、咬合重建修复等技术上都取得很大进步,尤其是咬合重建技术,让许多原本“修复无望”的患者看到了希望。
“如果患者长期没有进行修复多颗牙齿缺失,就容易出现咬合紊乱的情况,从而导致咬合功能严重损伤。”于旭红介绍,咬合紊乱在损害口腔健康的同时,也会导致口腔修复空间的丧失,需要通过咬合重建,恢复良好的上下牙咬合,才能恢复咀嚼功能。然而咬合重建是个很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对医生的技术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医生对患者进行仔细的口腔检查,分析牙齿、肌肉、关节等的状态,评估现有口腔修复条件,才能确定咬合设计方案,制作修复体等等,治疗周期也比较长。
“咬合重建技术涉及的专业很多,通常需要多个临床学科的通力合作,牙体牙髓先行、牙周专业保驾护航、借助口腔种植外科、数字化技术、美学修复技术,有时还需要口腔正畸专业和颞颌关节科的参与,才能完成完整的咬合重建治疗。”于旭红表示,一次完美的咬合重建工作离不开专家综合门诊各位同事以及医护团队的全力协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专家联动 高质诊疗
烟台市口腔医院专家综合门诊集聚了各个专业专家力量,可提供综合诊疗服务,共同为患者诊疗。“专家综合门诊提供了一个优质的资源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汇聚医院顶尖团队的力量,依据患者的情况随时进行专家会诊,为患者提供长期、综合、全方位的诊疗方案。”于旭红介绍。
顶尖的医师团队确保了专家综合门诊的技术水平,为了让患者享受到春风拂面般的暖心服务,专家综合门诊在护理团队的打造上也颇费功夫。“医护不分家,一个优质的护理团队不仅是医生的好帮手,更是患者的‘好家人’。”于旭红倡导“用真心换取真心”的理念。“我们每天都有晨会,筛查需要重点关注的患者。我们也会安排护理团队外出进修学习,提高服务水平。”最让于旭红骄傲的是,护理团队的服务时常被患者称赞。
“从一开始不理解口腔医学,到现在爱上口腔医学、投身口腔医学,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但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理念没有变。”于旭红表示,身为一名党员,自己将继续在口腔修复领域默默耕耘,躬身前行,将自己的服务理念和技术经验分享给年轻医师,带动身边的人一同进步,用一片真心做好口腔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