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文旅部发布通知,自2023年2月16日起,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恢复对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的受理和审批。暂缓新批涉外营业性演出活动(演职人员已在境内的除外)。

来源:文旅部官网
1月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全国正在有序开展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
要做到重点人群感染早发现早用药,做好定期联系服务和日常健康监测;重症风险人群早识别早转诊,畅通转诊通道;重症人群早干预早集中,加强急诊力量配备,对高危患者优先安排就诊,优化住院收治,保障患者住院需求和重症患者救治需要。
专家解答新冠和流感如何双重防护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都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二者有很多相似地方,二者临床表现相似,包括发热、全身酸痛和呼吸道症状,所有人群都是新冠病毒和流感的易感人群。老年人群是新冠和流感感染以后出现高危的重点人群,也是防护的重点人群。二者作为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类似,通过飞沫传播,因此防护手段也类似,主要包括外出时、去人多和密闭空间时要佩戴口罩,另外要注意清洁双手、多通风。同时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都是疫苗有效的疾病,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现在正值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感染风险会增加。因此提醒大家,这期间需要对两种呼吸道常见传染病做到共同预防、科学防护,让大家过一个平安春节。
“阳康”后需要继续用药巩固疗效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赵扬玉表示,新冠感染以后,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对症,比如针对发热、腹泻、咳嗽等,如果这些症状都消失了,应该及时停药。药物一方面起治疗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孕妇“阳康”后应继续注意防护,注意睡眠、营养均衡等,逐渐地、适当地、个体化地采取一些运动措施,量力而行,逐渐达到康复。
专家建议:
“阳康”后尽量保持食物多样化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认为,“阳康”以后尽量保持食物多样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每日三餐定时定量就餐,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习惯,要保持好。同时,保证几个重要的营养物质或者食物的摄入,包括但不限于像优质蛋白,每日三餐做好荤素搭配。应该做到餐餐有蔬菜、每天有水果,还有保持充足饮水,少量、多次、规律性饮水,保持良好习惯。
于康提到,因为在“阳康”后很多脏器,包括消化道的恢复还需要一定时间,太急、太多、太猛的补,或者出现暴饮暴食情况,可能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我们还是遵循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更加安全。希望大家放平常心态,慢慢恢复。
尽量少带或者不带低龄儿童
参加春节聚餐、聚会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表示,首先还是建议尽量不要给孩子安排长途远行,如果孩子有病,不要带他出行。建议家长在出行前了解一下目的地人流情况和当地疫情情况,避免去人流过于聚集的地方,因为这样可能会增加孩子感染的机会。
王荃表示,春节期间聚餐和聚会无法避免,建议尽量少带或不要带低龄儿童参加这样的聚餐聚会。如果外出聚餐,尽量选择卫生条件合格的饭店,应该保证孩子饮食的合理和食品安全,包括动物性的食品,应该烧熟、煮透。让孩子在整个春节期间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刺激性食物,减少过油、过甜食物的过多摄入。
感染新冠病毒后是否会使
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加重?
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周玉杰介绍,发烧的时候,体温每升高1度,心跳会升高10-12次,当39度、40度的时候,心跳很快,自己可以听到怦怦的心跳声音,如果正处在发烧中,心跳快是正常现象。当心跳快的同时出现心慌气短,动辄气喘,到了这种程度还是要及时就医,特别是现在不发烧的人又开始心慌,心跳上升平均10次,这在医院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一查心肌酶没有问题,心电图也正常,交感神经兴奋的情况,慢慢可以恢复。如果新冠恢复期心跳还快,超过100多次,还有心慌气短胸闷症状的时候,及时查一查心肌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功能,这在各个医院都是比较简单的筛查,还是有必要的。
多国检出“德尔塔克戎”变异株
专家:还没成为主流毒株
据泰国媒体1月6日报道,泰国医学厅厅长素帕吉透露,泰国在新冠病例中检测出“德尔塔克戎”XAY.2毒株。“德尔塔克戎”毒株传播力是否更强?是否有传入我国的风险?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针对这些问题采访了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
“目前,还没有发现XAY.2毒株在某一国家、地区成为主流流行毒株,增加重症率,从这一点来说,它并没有像XBB毒株那样具有非常强的免疫逃逸能力,目前还是认为XBB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最强。”李侗曾表示:“理论上来讲,重组病毒的特点可能会变得更不确定,一旦流行起来,说明它有了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还需要继续关注。”
李侗曾表示,“乙类乙管”后,出国旅游、探亲访友及从国外入境的人数在增加。“不仅是这一毒株,国外流行的毒株传入国内,可能会导致我国毒株更加多样、复杂,不同毒株也可能继续重组。除了专业部门做好监测工作,群众也要通过接种疫苗、戴口罩等措施,做好个人防护,降低感染风险。”
春节期间,不少人选择出国游,李侗曾表示,不必过于担心,但也要做好准备:“春节期间国外旅游可能会遇到不同于国内的毒株,如果没有‘阳’过,出国旅行肯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感染风险会增加。如果在异国他乡生病,也要考虑就医和用药问题,因此要做好准备,例如口罩、消毒湿巾等防疫物资,最好能了解一下当地的就医流程。”
编辑:于红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