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世卫组织公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证据,2020年全球新增癌症1929万人,其中乳腺癌新增高达226万,取代了以往长居榜首的肺癌越居第一,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
同样,在我国,所有癌症中,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是排名第一,死亡率排名第四!据统计,我国每76秒就有1人确诊乳腺癌。
每年10月是“乳腺癌防治月”,目的就是呼吁大众注意乳房健康,今天我们来近距离的看看“乳腺癌”——
乳腺癌的前兆
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自己是不是患了乳腺癌。经常有人觉得乳房有点痛就开始担心,又或者捏到一块硬硬的皮肤,惶恐不安。那么乳腺癌的症状到底什么样,我们从头捋一捋:
1. 乳头:
先看一看,乳头外观改变,如内陷、乳头周围皮肤变红、湿疹,甚至出现脱屑结痂等;
再捏一捏,乳头可能出现溢液,自发流出或能挤出液体,多为清亮液体,也有血性的。
2. 皮肤:
局部皮肤凹陷,类似酒窝,称为“酒窝征”;
有些人表现为皮肤想橘皮一样的改变,称为“橘皮征”;
有些人则是皮肤破溃形成溃疡。
3. 肿块:
这是乳腺癌最常见,最典型的表现,常常为最先发现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说的肿块不是捏起来或者抓起来感受到的,很多人抓起来都会觉得乳房里面硬硬的,那不是肿块,那是乳腺腺体……真正的肿块一定是摸到的,就是普通的触摸!
一般癌症的肿块多数是单个的,较硬、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晰,很难被推动,大部分不伴有疼痛,有少数人群在腋窝、锁骨摸到肿块。
如果你摸到一个肿块挺光滑,能来回动,还伴随着疼痛,大概率不是癌症(当然也是有问题的,不过问题不会太大)。
4. 疼痛:
部分人可能出现乳房疼痛,如拉扯感。
乳腺癌最常见表现就是无痛性的肿块或增厚,一旦发现似乎异样的肿块,无论有没有不适,一定要尽快就医,不要拖延。乳房肿块周围皮肤,形成多个散在硬结,常为乳腺癌晚期的表现。
哪些人容易患乳腺癌?
以下为最新专家共识提到有明确证据的高危因素——
- 部分良性乳腺疾病患者的乳腺癌发病风险高;
- 子宫内膜异位症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 高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 特定的月经生育因素(晚育、未生育、早初潮)与乳腺癌发病相关;
- 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 乳腺癌易感基因 BRCA1/2 突变与乳腺癌发病相关;
- 肥胖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与正常体重女性相比,肥胖女性乳腺癌风险增加20-40%。有研究表明,未使用激素替代疗法(HRT)的女性来说,BMI 值每升高5kg/m2 ,更年期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将增加11%;
- 大量饮酒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 吸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 暴露于治疗性电离辐射的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增高。
此外,作为男女都有的乳腺,男性也有乳腺癌发生风险,但男性乳腺癌仅占0.5-1%,但由于男性本身不太重视,以及乳房结构不同等因素,男性多数发现乳腺癌就是晚期,可能风险更高,因此也应该重视起来。
如何降低发病风险?
有风险因素,相对应的,就有保护因素,乳腺癌目前有明确证据的保护因素有两个:
- 母乳喂养
- 适宜的体育锻炼
此外,针对风险因素,尽量避免吸烟、酗酒,远离辐射,减肥,避免不必要的外源性雌激素摄入,保持良好的心情等等,都是降低乳腺癌发病率的方法。
抓个重点:
不要吸烟、酗酒!
减肥、减肥、减肥!
运动、运动、运动!
如何预防乳腺癌
定期筛查,是最好的预防方式。
根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肿瘤登记数据,2015年,我国女性45 岁起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维持在较高水平,比西方女性乳腺癌高发年龄提前。因此,根据我国最新乳腺癌指南建议:
1. 筛查年龄及频率
- 乳腺癌高风险人群,推荐从 40岁开始进行乳腺癌筛查,筛查每年一次;
- 一般风险人群,从45岁开始筛查,每1-2年一次。
2. 筛查方式:
- 高风险人群:推荐乳腺超声联合乳腺X线检查;
- 一般风险人群:单独应用乳腺超声即可,如果为致密型乳腺,则推荐乳腺X线联合乳腺超声检查。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
PS:乳腺核磁检查不是常规筛查手段,但对于 BRCA1/2 基因突变携带者,可考虑使用乳腺核磁筛查, 但不推荐作为筛查的首选方法。
以上推荐年龄是综合考虑了我国发病人群及卫生经济学等原因综合考虑推荐的。放到每个人身上,如果有条件,筛查其实可以更早进行。下图为2015年的乳腺癌发病统计,20岁也有可能患乳腺癌。
tips:
致密性乳腺:乳腺X线检查可以发现的,一种正常乳腺类型。
什么是高风险人群?
符合以下A、B、C任意条件中一项者即为高风险人群:
A 有遗传家族史,即具备以下任意一项者:
(1)一级亲属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史;
(2)二级亲属 50 岁前,患乳腺癌 2 人及以上;
(3)二级亲属 50 岁前,患卵巢癌 2 人及以上;
(4) 至少 1 位一级亲属携带已知 BRCA1/2 基 因致病性遗传突变;或自身携带 BRCA1/2 基 因致病性遗传突变。
B 具备以下任意一项者:
(1)月经初潮年龄≤12 岁;
(2)绝经年龄≥55 岁;
(3)有乳腺活检史或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史,或病理证实的乳腺(小叶或导管)不典型增生病史;
(4)使用“雌孕激素联合”的激素替代治疗不少 于半年;
(5)45 岁后乳腺 X 线检查提示乳腺实质 (或乳 房密度)类型为不均匀致密型或致密型。
C 具备以下任意两项者:
(1)无哺乳史或哺乳时间<4 个月;
(2)无活产史(含从未生育、流产、死胎)或初次 活产年龄≥30 岁;
(3)仅使用“雌激素”的激素替代治疗不少于半年;
(4)流产(含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2 次。
注:一级亲属指母亲、女儿以及姐妹;二级亲属 指姑、姨、祖母和外祖母。
最后,强调一下,筛查发现乳腺结节也不要过于担心,大部分乳腺结节是良性的,如果超声对乳腺结节分级了:
1、2级无需担心,不需要处理;
3级,定期复查即可;
4级以上则需要进一步检查;
5级以上需要进一步处理活检,一定积极配合治疗。
虽然这是一种恶性肿瘤,一般不会提到治愈率,但早期发现的乳腺癌普遍生存率较高,不过之后也一定要注意定期进行复查,因为乳腺癌复发率也比较高70-80%,好在早期乳腺癌经正规治疗后,20年无法发生存率可达55%以上。
乳腺癌5年生存率在90%以上,早期乳腺癌治愈率高达95%以上,因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1]赫捷等,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专家组.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 (2021,北京)[J].中国肿瘤,2021,30(3):161-191
[2]邵志敏,沈镇宙,徐兵河.乳腺肿瘤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