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看待死亡(四)-走向死亡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2022年11月02日18:07:40 健康 1865

人生在世,终有一死。不过,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死亡的判定标准和过程。怎样才算是死亡呢?濒临死亡时,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人类有办法战胜死亡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认真思考应该如何科学地看待死亡吧。

本文一共四个部分,下面的思维导图概括了本文的结构目录。

科学看待死亡(四)-走向死亡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第二部分:走向死亡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心脏停止跳动、意识消失、身体逐渐变得僵硬——人死后,身体会发生各种变化。人是通过心脏、肺、大脑、肌肉等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工作来维持生命活动的。那么,从“生”变成“死”时,这些器官和组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第2部分将介绍身体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有的现象和变化。

1. 器官功能停止

心脏与全身的器官密切相关,“负循环”导致心脏停止跳动

心脏停止跳动会直接导致死亡。那么,如果是其他器官停止工作,会怎样呢?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肺的功能下降,甚至呼吸停止,血液就会缺氧,最终导致心肌无法继续活动。

此外,就像第1部分介绍的那样,如果脑干功能丧失了,人就无法维持呼吸和心跳,心脏也将停止工作。

科学看待死亡(四)-走向死亡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肺功能下降

科学看待死亡(四)-走向死亡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肠功能下降

科学看待死亡(四)-走向死亡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脑干失去功能

科学看待死亡(四)-走向死亡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肝脏功能下降


科学看待死亡(四)-走向死亡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肾脏功能下降

2. 心脏骤停

心跳有时会骤停

据统计,日本每年因心脏病死亡的人高达20万,居死因的第二位。其中,因心脏病猝死的人每年超过7万。即使日常没有任何自觉症状,心脏有时也会突然停止跳动,其代表性的原因是“心肌梗死”。

动脉堵塞导致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由围绕在心脏外侧的冠状动脉堵塞而引发的心脏病。冠状动脉负责提供心肌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因此,冠状动脉堵塞会阻碍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向下输送,几十分钟后心肌就会坏死,最终导致心脏停止跳动。心梗发作时,胸部会有剧烈的疼痛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管壁上会有凸起的斑块(粥瘤),其破裂后会形成血栓,是冠状动脉堵塞的原因之一。

心室颤动会让意识突然丧失

除了心肌梗死之外,另一种心脏病——心室颤动(简称“室颤”)也会引发猝死。心室颤动是指心脏急促抽搐、无法正常跳动、无法向全身输送血液的状态。室颤发作几秒后,人就会丧失意识,停止呼吸。

如果在10分钟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通过电击消除抽搐,心脏就有可能恢复正常跳动,挽救生命。

科学看待死亡(四)-走向死亡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科学看待死亡(四)-走向死亡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3. 最后的脑信号

临死时产生的“最后的脑信号”

心脏停止跳动后,脑活动却仍然活跃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团队于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竟有如此令人震惊的结论。研究宣称,利用9只小鼠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心跳停止跳动后,小鼠脑部出现了明显的频率为30~100赫兹的脑波(即每秒振动30~100次的脑电活动),并持续了30秒。这个脑波被称为“伽马波”,是与知觉和意识有关的脑波,通常在人注视什么东西或专注于某件事情时可观察到。

科学看待死亡(四)-走向死亡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4. 脑细胞死亡

心脏停止跳动后,脑细胞开始死亡

科学看待死亡(四)-走向死亡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心脏停止跳动、血流中断后,脑部的神经细胞(神经元)将最先受到影响。神经元从血液中吸收并消耗大量的氧和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尽管大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左右,但大脑消耗的氧和能量却占全身的20%。

钙离子大量流入,神经元死亡

神经元会将吸收的氧和葡萄糖作为“原料”,在线粒体内生成能量之源“腺苷三磷酸”(ATP)。

神经元利用ATP来保持细胞内外的电平衡并维持正常的活动。

但是,当血流停止后,氧和葡萄糖的供应被中断,神经元就无法继续生成ATP。这样一来,神经元就无法保持电平衡,会有大量的钙离子从周围涌入,并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

流向脑部的血液只要中断10秒,脑功能就会下降并丧失意识。停止向神经元供应氧和葡萄糖后,神经元会在几分钟内死亡。

科学看待死亡(四)-走向死亡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神经元

一旦中断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神经元就会死亡

科学看待死亡(四)-走向死亡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神经元放电图


4. 死后僵硬

死亡几小时后,全身的肌肉就会僵硬

科学看待死亡(四)-走向死亡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肌肉组成

人死后,身体会发生各种变化。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死后僵硬”。

死后僵硬是指死亡后全身的肌肉变硬,其他人即使想活动死者的关节也不能动的状态。

死后僵硬是从头到脚逐渐形成的。首先,在死后2~3小时,下颌、颈部开始僵直,然后按照肩、胳膊、腿、手指、脚趾的顺序逐渐扩展。在死后大约6~8小时,全身关节变硬,死后12~15小时僵硬程度发展到顶峰,身体最为僵硬。

僵硬的状况会在死后持续大约24~36小时,之后便又按照出现的顺序逐渐消除。死后僵硬的时间和程度会根据气温和死者的肌肉量有所不同。

人死后,身体为什么会变得僵硬呢?

人死后,血液停止流动,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中断,ATP就会消耗殆尽。而且,肌质网受损,无法回收肌原纤维内的钙离子。结果,肌动蛋白丝和肌球蛋白丝的结合就不能解除,会一直保持收缩状态,从而导致肌肉僵硬。

科学看待死亡(四)-走向死亡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科学看待死亡(四)-走向死亡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接下来我们继续分享第三部分,谢谢阅读。

引自:科学世界2021年8月刊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娄底:医学检验检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 天天要闻

娄底:医学检验检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来源:红网】 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通讯员 张思弦)近日,娄底市城市医疗集团医学检验检查共享中心授牌仪式在市中心医院举行。市卫健委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市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等9家医疗单位分管领导和相关医技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市卫健委领导为娄底市城市医疗集团心电、影像(放射、超声)、检...
这个习惯不仅会导致肝癌,还可能正在威胁你全身,赶紧改掉 - 天天要闻

这个习惯不仅会导致肝癌,还可能正在威胁你全身,赶紧改掉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为肝脏的问题,日子一下子变得特别难熬。你想啊,肝不好,精神萎靡,吃什么都提不起劲儿,工作时总是心神不宁,手脚没力气。平时朋友聚会,也不敢喝一杯,生怕一不小心病情加重。身体折腾得够呛,心里那股焦虑和无奈,真的说不出来。尤其是
焦虑与午睡有关?医生再三提醒:情绪易波动的人,午睡别乱来 - 天天要闻

焦虑与午睡有关?医生再三提醒:情绪易波动的人,午睡别乱来

很多人生活中都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明明按时吃药、按时治疗,焦虑的情绪却还是挥之不去,整天心神不宁,影响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年纪大一些的人,身体和心理的各种小毛病接踵而来,原本想靠点药和休息缓解,结果发现效果远不如预期。很多人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到底
一吃就腹泻的人,是肠胃虚?医生: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 天天要闻

一吃就腹泻的人,是肠胃虚?医生: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你是否也曾疑惑过,为什么有些人一吃东西就拉肚子?难道真的是所谓的“肠胃虚弱”?其实未必,这种情况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严重的问题,尤其需要留意以下4种疾病。一、吃东西总拉肚子,真的是肠胃虚吗? 很多人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刚吃完东西没多久,肚子就开
马上入伏了,提醒抑郁的老年人:天气炎热,4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闻

马上入伏了,提醒抑郁的老年人:天气炎热,4件事最好少做

马上就要入伏了,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尤其是那些长期和抑郁情绪斗争的人,日常生活和治疗往往都充满了挑战。你会发现,很多抑郁的老人不仅是心理上的痛苦,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影响了。说到底,心里不舒服,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连以前喜
二甲双胍天天吃,身体会出现这四种变化 - 天天要闻

二甲双胍天天吃,身体会出现这四种变化

提起来二甲双胍,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作为传统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可谓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首选药物,尤其适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上不仅可以单用,还可以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联合治疗。二甲双胍天天服用,身体会出现这四种变化。
便秘治疗的核心突破 - 天天要闻

便秘治疗的核心突破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发现身边的老年人有这样的困扰: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这其实就是便秘在作祟。据统计,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较高,约为15%-20%,而在长期卧床的老年人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