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病人——《精神病预后档案:从遗弃中诞生》读后

作者在本书序言里提到“希望故事好看”。读完作品后,我觉得他的目的至少部分实现了——这的确是个有意思的故事,虽然其中有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

从书名和内容来看,这部小说只是作者创作计划的开端,两个故事里,第二个整体要好于第一个,特别是一个孩子改变三个女人人生的故事,即便合上书后给我的冲击也非常深。

这个故事的优点,在于非常自然。作品前期进行了大量的铺垫,三个女人在红日的见面并没有任何反常的地方。三人所患的精神类疾病,作为一根很好的主线,将三桩看似毫不相干的案件联系在一起,最终还原了整个案件的全貌。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在将所有线索布局完毕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让读者放松了警惕,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门后的那个女孩儿身上。最后谜底揭晓时,我才了解到,那些看似杂乱的文字,几乎都是作者有意为之。在大量的术语当中,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却出奇的简单和直接,这种意外也算得上是一种惊喜。

在前言里反复强调精神疾病的前提下,作者笔下的“精神病院”不过是一个幌子。到底谁是医生谁是病人,谁需要在正常的世界里去拯救谁,看完作品之后我反而有些迷茫。在一堆精神病人之中,有如此清晰明白的故事逻辑,甚至让人不禁怀疑,到底是作者还是读者精神存在问题。一如周焦不愿意给狗起名,最终在司罕的提示下,给狗起名叫“司罕”那样。

从作品中涉及多处心理学和病理学知识来看,作者当是业内人士。这也造成了两个主要人物中,司罕的设定比顾问骞更成熟一些。两位的人设都是怪人,但司罕更容易为大家所接受,毕竟在一般人的认知里,研究精神问题的人,很多时候为了在思维上迁就病人,思路往往和正常人不一样。真实的情况是否如此因人而异,但司罕那种隔着城墙拐角都能讨人嫌的形象,整体上还是塑造得可圈可点的。

相比之下,“前刑侦队队长”的角色有些费解。他离职的目的,是为了找出goat,但这一内幕几乎整个刑警队都知道,正如小说最后敌人对其的剖析那样,他几乎就是在一线“裸奔”。全书最大的问题,来源于对故事的背景交代不足。关于手电筒和DNA的线索,作者似乎有意把话只说了个开头,但又没有留下足够的空间去描述这些疑问,读者即便到此为止,很难说留下多大的遗憾。再有就是第一个故事里,被害人经历的合理性。他最终选择的方式能否达成目的暂且不说,单说他加把劲儿就能上北大清华的身份,这搁到哪个学校基本上都是重点保护对象。如果教导处主任像书里写的那样,校长估计当不上,被校长开了倒还差不多。